- +1
漲知識|阿膠原用牛皮熬制?專家:那是黃明膠,與阿膠不同
阿膠是用什么熬制的?
澎湃新聞報道了上海跨省破獲假冒東阿阿膠案,引發一場網友關于阿膠原料的討論。有網友留言稱:早期的阿膠就是用牛皮做的,后來用驢皮假造,假造的多了,反而成正宗了。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記者就此采訪了多名專家。
上海龍華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教授蔡駿表示,牛皮制阿膠的說法,并未在文獻上讀到過。關于阿膠的記載,流傳最廣的,是明朝醫藥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阿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
在《本草綱目》中,雖然沒有明確闡明阿膠的原材料是什么,不過,傳統中醫將阿膠俗稱為“驢皮膠”。自北魏或更早即為進貢朝廷的珍品。
蔡駿稱,不同的動物膠,在從中醫角度來說,有著不同的性味和功效。牛皮熬制的,其商品名就叫黃明膠。驢皮熬制的,稱之為驢皮膠。東阿阿膠是驢皮膠中目前公認的最好的地道藥材。黃明膠性平,驢皮膠平中帶溫,功效和適用對象完全不一樣。兩者并不可同日而語。
“這就好比,雖然都是動物膠,但是鱉甲膠(鱉殼熬制),龜板膠(龜殼熬制),性涼。這幾種膠在中醫上,作用的人群完全不一樣。用錯人群只能適得其反。很多時候,不能完全用現代醫學衡量傳統醫藥。”蔡駿說。
雷允上中藥鑒定師、國家一級技師蔣燊則表示,阿膠歷來都是驢皮熬制。牛皮熬制的黃明膠,粘稠度比驢皮膠高得多,高濃度的黃明膠非但不能滋陰補血,還容易上火,“哪怕放上十年再吃,還是上火。”
蔣燊稱,黃明膠因為這個特點,大多時候并不單獨出售,而是作為膏方的粘稠劑,稍微加一點點使用。“古書上,基本不提黃明膠。它之所以會有市場,很大一個原因,是其價格相對便宜。”蔣燊介紹。以目前的行情為例,半斤東阿阿膠1300元,黃明膠的價格,還不到它的一半。不過,黃明膠的用量也極其有限。
不僅如此,在實際熬制中,黃明膠表現出的性狀也和阿膠完全不同。
上海老城隍廟童涵春堂國藥經理、執業藥師陳黎靜解釋,每年阿膠銷售季,各個老字號都會有專門藥師坐堂,幫消費者識別,熬制阿膠。一般他們辨別阿膠真偽的辦法,首先看外包裝,再掃二維碼溯源,如果是外觀造假,這些辦法基本都能甄別出來。但是,如果消費者拿來的是不帶包裝的阿膠,基本就要靠現場熬制鑒別。
“如果是好的阿膠,氣味淡香、成品通透度高。如果是其他,比如牛皮豬皮混合其他食用明膠做的,通透度更差,而且大多有難聞的臭味。”陳黎靜說道。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