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教練只會賣課推銷?中國健身產業良性發展,私教亟待職業化

峰會現場,教練分享經驗。
“腰間的肥油咔咔掉,人魚線馬甲線我想要。”
當劉畊宏用一套本草綱目健身操席卷互聯網,一天漲粉1000萬,兩月漲粉7000萬,人們再次看到健身行業廣闊的前景。
但與此同時,疫情之下的健身行業仍有諸多不確定因素——一邊是潛在健身人群旺盛的需求,一邊是健身房的經營問題,兩種力量的裹挾下,許多健身教練都處在著職業生涯的迷茫期。
那么,健身產業未來的發力點在哪?健身教練又將有哪些個人發展呢?

青春飯?鐵飯碗?
9月1日,成立七年的健身產業互聯網平臺樂刻運動在南京舉辦“青春飯?鐵飯碗!”2022健身教練新十年峰會,并啟動“樂刻教練成長基金”,試圖幫助健身教練持續發展和成長。
當“健身教練送外賣”的新聞屢屢出現在公眾視野,健身教練似乎也被貼上了“青春飯”的標簽。
相比其他行業,年輕、流動性大成為了健身教練最顯著的特點。
根據GymSquare《2022中國健身行業報告》顯示,相比于2020年33.7%的離職率,2021年有40.4%的教練更換了工作單位。
與此同時,2022年“00后”健身教練占比從去年5.7%的占比迅速攀升至14.3%,30歲以上的教練則僅占20.6%。
無論從行業流動速度還是從教練年齡分布,中國健身教練的主體始終都是年輕人。
一方面,健身教練的準入門檻不算太高,網絡上大量培訓學校打著零基礎培訓的旗號,稱只需要參加1-3個月的培訓就能成為高薪健身教練。
另一方面,健身行業良莠不齊的環境也讓公眾對健身教練缺乏認同感,增加了從業者的流動性。
但在2022健身教練新十年峰會上,樂刻運動商家事業部總經理梁皓給出一組數據:樂刻平臺教練平均年齡30.2歲,25-29歲占比最高,達到40.5%;35歲以上的教練超過2000位,占比19%,“過去教練吃青春飯的狀態正在被打破。”
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表示,教練一直是健身行業的痛點,“如果你碰到一個好教練,或許能跟著練兩三年,但如果碰到一個不好的教練,可能三節課之后就不想練了。”
而劉畊宏的爆火卻印證了人們對優質健身教練的需求。對于這一現象,夏東認為:“大家有說這是一次現象級的事件,也有說這是一個很成功的營銷策劃,但是我們的解讀是,這本質上是人們對于健身和健康的需求日益的關注。”
如果說“青春飯”是健身行業當下不可避免的現狀,那么將時間維度拉長,健身教練正朝著夏東口中的“鐵飯碗”不斷前行。

樂刻運動商家事業部總經理梁皓。
“我們想提高行業的平均分”
在夏東的規劃當中,未來的五年甚至十年,行業最需要攻克的難題是推進教練職業化。
不知從何時起,“游泳健身了解一下”成為了健身教練身上的標簽,也讓行業頗為尷尬。投訴事件頻繁、服務口碑暴跌、社會信任度下滑……這些都曾困擾著健身行業整體公信力的發展。
這樣的行業現狀,一部分原因是迫于競爭壓力,但另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教練們的自身水平與素質,因此提高從業者水平頗為重要。
為此,樂刻在2020年第一次提出“健身教練新十年”計劃,為健身教練們設計了六條職業發展路線,其中包括高收入、培訓師、課程研發、門店合伙人、管理運營和健身網紅,從而搭建教練職業發展的良性生態,幫助教練擁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優質的職業發展。
兩年后的今天,“樂刻教練成長基金”啟動,基金將圍繞教練培訓、教練文化、教練關懷等維度,聚焦教練的發展與訴求。
“作為一個平臺,我們考慮的更多的事情是希望提高整個行業的平均分。過去行業的平均分是60分或70分,但推動健身教練職業化,或許能把教練平均分推高到75、80分。”夏東對澎湃新聞記者解釋道。
樂刻或許只是健身行業不斷成長的一個縮影——根據《2022中國健身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健身教練中,大學本科學歷占比為31.3%,而到2021年,這一數據提升至41.1%。
在夏東看來,行業的整體發展仍需更多時間的沉淀:“鏈家從2001年開始發展,直到2019年才宣布房產經紀人中,本科畢業生比例超過50%。”
“原本房產經紀人的平均職業生命周期是12個月,但鏈家能達到30個月。”
當越來越多高素質健身教練出現,健身行業或許也能擺脫曾經貼在身上的尷尬標簽。

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
“十個劉畊宏也沖擊不到我們”
目前,健身行業也發生著改變,線上健身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根據《618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2年各類輕量健身產品上漲明顯:京東家庭健身器材整體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100%,家庭單雙杠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405%,杠鈴成交額同比增長140%,智能健身鏡成交額同比增長300%。
面對“線上健身業態是否會沖擊到店健身業態”的問題,梁皓認為二者并不沖突。
“這是一種互補關系,劉畊宏之所以這么火,因為他可以提供足夠的氛圍,也不需要用戶去做消費決策。但有些用戶在線上練完,他們或許還想嘗試進階鍛煉,比如擼擼鐵等,那么他們就會嘗試線下健身。”
事實上,如今整個健身行業都在嘗試線上健身的推廣。以樂刻為例,近兩年時間,包括蛋清、一琪、Kevin等近百位教練,都在各大直播平臺獲得了流量轉化、廣告收入。
而根據《抖音運動健身報告》顯示:2021年健身類主播漲粉同比增加208%,直播收入同比增加141%。抖音運動健身視頻數量同比增長134%,創作者數量同比增長39%。
面對健身教練主播頭部化的現象,夏東的回答頗為坦然:“教練主播頭部化后是否會離開平臺?我覺得一定有這個可能,但并不是壞事。”
“任何一個頭部主播的出現都是萬分之一的現象,是極少數的。如果他們發展起來,我們應該恭喜他們,而不是看他們是否留在平臺。”
“一個劉畊宏不會沖擊到我們,十個劉畊宏也不會沖擊到我們。”在夏東看來,劉畊宏并非競爭對手,而是行業助力。
“健身的關注度越高,滲透率越高,對健身行業發展也越好。”
“現在中國的健身市場處在早期的百花齊放階段,推動更多的人養成健身習慣,這是我們最大的目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