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譚盾《敦煌五樂神》上海首演,要為東藝新演出季揭幕
“敦煌壁畫中記載了4000多件樂器、3000多名樂伎、500多個古樂隊。我仿佛從畫中聽到了聲音,這讓我有一種沖動,把這些壁畫變成音樂,用交響樂團演奏出來,帶去世界。”
譚盾癡迷敦煌文化,以此為靈感寫出《敦煌·慈悲頌》,2019年在上海首演。三年后,譚盾又一部以敦煌為題、以敦煌樂器為背景創作的《敦煌五樂神》,同樣將在上海首演。
9月9日,譚盾將執棒長沙交響樂團,聯手篳篥演奏家劉雯雯、奚琴演奏家祝云琦、尺八演奏家楊博文、琵琶演奏家韓妍、笙演奏家張夢,以敦煌古樂器五重協奏曲《敦煌五樂神》,為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藝游未境”2022/23秋冬演出季揭幕。


《敦煌五樂神》
《敦煌五樂神》以《三國演義》中的五個歷史人物為原型——用奚琴的滄桑表現趙云的仁,用尺八的空靈表現關羽的義,用篳篥的高亢表現張飛的勇,用笙的柔和表現黃忠的忠,用琵琶的節奏感表現馬超的威……在湮滅的歷史英雄與瀕臨失傳的敦煌樂器之間建立氣質的傳承、精神的回響。
五位獨奏家將逐一奏響手上的古樂器,最后來一段五重奏。譚盾說,這部作品原是他在酒店隔離期間的遣懷作品,進入創作狀態后欲罷不能,最終收獲了一部富有藝術特色的作品。




《女書》
開幕音樂會當天,譚盾還將聯手豎琴演奏家陳妤穎,上演微電影交響詩《女書》。
女書起源于湖南江永縣,是世界上發現的唯一一種女性文字,當地婦女為了把自己的苦難記下來,在織布繡花圖案的基礎上,創造了這種文字,是方塊漢字的變異,現已瀕臨失傳。
微電影交響詩《女書》圍繞13位女書傳人,展開帶有故事性的13個樂章:第一段是序;第二、三、四段講述母女之間的故事;第五段描繪女書村古老的村景;第六、七、八段講述老同,即姐妹之間的故事;第九、十、十一、十二段演繹女兒對母親的思念;第十三段是“活在夢里”,把夢想中的現實融在一面“池塘水鼓”上來演繹。
《女書》中的13部微電影均由譚盾掌鏡拍攝,“電影代表過去,過去存在在影像里;樂隊代表著未來,未來被呈現在舞臺上;而豎琴是最具女性氣質的一件樂器,它是橋,把過去和未來連接起來。”
經歷五年艱辛的田野采風,2013年,《女書》登陸上海,中國首演,轟動一時。九年后,《女書》又將重返上海,舊地重游。

譚盾
譚盾與東藝的緣分不止于此。
2019年,指揮家雅尼克·涅杰-瑟貢執棒美國費城交響樂團、聯手歌唱家雷佳,在東藝世界首演譚盾的聲樂協奏曲《九色鹿》。同年,譚盾執棒法國里昂國立管弦樂團、德國呂貝克合唱學院,在東藝上海首演《敦煌·慈悲頌》。
2021年,譚盾執棒長沙交響樂團,在東藝演出多媒體交響音樂會《武俠三部曲》。一年后,二者再次聯手,為東藝的新演出季開幕。長沙交響樂團是湖南省唯一一支三管編制的大型職業交響樂團,現由出生于湖南長沙的譚盾任終身榮譽藝術總監和指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