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32000個攝像頭改變一場高爾夫球賽的底層邏輯
對R&A及其技術合作伙伴而言,數字化轉型是一個由數據驅動的發展過程。
很多人覺得數字化轉型就是采用新技術,但R&A公司CTO Steve Otto卻不這么看,他認為成功轉型的關鍵其實在技術之外。
“我認為數字化轉型代表的是一種文化變革,而其中的數據則是企業所固有的。所謂數據驅動,其本質應該是用數據引導行為,這也是我們公司,乃至整個高爾夫運動實現轉型的根本。”
Otto正在R&A公司踐行這種以數據為導向的思路。
作為一家高爾夫運動管理機構,R&A最近剛剛在英格蘭圣安德魯斯舉辦了The Open高爾夫公開賽。
在介紹幕后技術時,Otto專門向至頂網解釋了R&A團隊及技術合作伙伴NTT Data如何在公開賽期間通過32000個攝像頭收集數據,據此建立數字孿生,從而進一步推動數字化轉型。
球場數據專員會剪輯并標注每一位高爾夫選手的入洞路線,在為期四天的賽程當中,該團隊共捕捉并標了約70小時的視頻內容,研究結果令人印象深刻。
在選手揮桿入洞的一分鐘內,各家媒體就已經能夠拿到完整的球路信息。
其中一部分數據內容會作為提示信息推送至轉播畫面當中,其他一些則作為洞察見解顯示在專門的ShotView網頁上,供高爾夫球迷隨時查看每位球員在賽場上的實時位置、每個球的統計數據。
ShotView數據也會被推送至NTT數據墻,這是一場佇立在球場上的巨大高清屏幕,可以顯示當前球員的入洞進度以及整個球場上的整體視圖。
這些實時數據,能夠幫助粉絲們快速了解賽場上的態勢變化。
而這些高密度信息的最大意義,還在于從The Open公開賽的比拼中提取經驗教訓,以供運動員和高爾夫球迷們事后查詢和參考。
球場結果的可視化功能,由新的數字孿生項目提供全面支持。如果發展順利,該項目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全面改善高爾夫運動的觀看與比賽方式。
Otto解釋道,這個數字孿生副本使用到映射、渲染和算法以支持ShotView技術,而這一切都將為未來的高爾夫運動奠定新的技術基礎。
為了建立高爾夫運動的數字孿生,Otto的團隊詳細繪制了球場元素與球員表現。
球場上開源激光雷達掃描、步行記分員及現場傳感器發回的數據被一一合并,共同為球場景觀和球員表現建立起圖形表示。
所有數據均在云端接受處理,賽事圖像則利用虛幻4引擎渲染得出。喜歡玩游戲的朋友可能了解,虛幻4是由Epic Games開發的3D計算機圖形游戲引擎。
算法會優先考量每一洞的關鍵路線,并通過有趣的擊球與得分圖像將其呈現在ShotView和數據墻上。
Otto表示,數字孿生的穩步發展,也讓他得以認真思考數據采集、模擬和實時分析的重要意義。
根據計劃,數字化轉型的下一階段就是使用數字孿生推動高爾夫運動的發展,包括使用收集自The Open英國公開賽及其他錦標賽內的數據,幫助業余球員改善訓練和運動方式。
Otto提到,“可以想象這樣一個場景,愛好者在高爾夫模擬器上打球,并通過沉浸式圖像技術把自己的表現跟專業球手做直觀比較。”
“未來,這類AR和VR體驗一定會出現在高爾夫乃至更多其他運動項目當中。跟頂級選手同臺競技將不再是夢想。”
除了幫助愛好者們完成訓練之外,Otto還希望借收集到的洞察見解與頂級高爾夫選手們建立起牢固的數據合作關系。
他認為,“這應該成為貫穿整個職業生涯的體驗,從業余階段起步,持續引導選手們步入職業賽場。”
這樣就能收集到更多數據,引入揮桿動力學、高球跟蹤以及體態跟蹤等信息以充實數字孿生模型,最終為高爾夫賽事及專業選手提供更詳盡的數據支撐。
Otto還表示,目前頂級高爾夫選手已經在使用R&A及其他專業數據提供商的服務,不斷磨練并提升自己的運動成績。
“總體來看,職業高爾夫球手很早就接納了這些技術,希望借此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對技術的接納也會擴大這種邊際收益。看到其他運動員借此提高成績,他們也希望享受到同樣的數據分析支持。”
變革與傳統
但對數據和新興技術的快速應用,也許會讓比較老派的傳統高爾夫愛好者們一時難以接受。
但請大家不要擔心,Otto認為,新技術的引入只會在這項運動的底層設施中引發微妙的變化。
“未來的高爾夫球場在外觀上并不會有太大區別,真正的變化其實來自對數據的使用方式。”
“很快,大家就可以體驗到一對一專屬訓練課,用自己的歷史數據表達問題、尋求幫助。總而言之,高爾夫球場不會有多大變化,真正改變的是運動體驗和用戶享受運動的整個過程。”
當然,Otto也承認這種以數據為引導的愿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了達成最終目標,他的團隊必須確保數據內容可用、可信且真實可靠。
雖然The Open公開賽已經展示出以數據為主導的變革力量,但要把信息整合到高爾夫運動中仍有不少亟待克服的復雜挑戰。Otto提到,在繁忙的賽事當周,R&A往往需要整理來自230場比賽的數據、應對多種多樣的數據格式。
因此,盡管變革的步伐正在加快,但Otto認為真正的回報還需要長時間的沉淀。他建議其他企業領導者也能調整心態,以分段式方法逐步推進數字化轉型。
“按部就班、塑造共識,而且要勇于承認數字化轉型所對應的高額投入。有了正確的探索態度,我們才能真正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強大業務。”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