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呼風喚雨的蓬帕杜夫人與凡爾賽宮
?“凡爾賽文學”,以其明貶暗褒中透露出的高貴、奢華和優越感,曾在互聯網上火速出圈。作為“凡爾賽”的鼻祖——法國貴族,他們真實的生活什么樣呢?從巴洛克到洛可可,從凡爾賽宮的崛起到建立歐陸霸權,17、18世紀的法蘭西往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
路易十四一手締造的凡爾賽宮,他的個性與謀權對法國國運有何影響?“社牛”兼時尚先鋒蓬帕杜夫人,在宮廷中如何呼風喚雨?為何有人說她的逝世,讓凡爾賽宮陷入了無邊的沉寂?澎湃問吧邀請歷史圖書編輯黃玉婷,一起聊聊凡爾賽宮里的逸聞趣事。

“凡爾賽”生活
@嘎嘎嘎嘎嚯嚯嚯:那時候的貴族生活到底什么樣?
黃玉婷:17、18世紀的法國貴族,一部分作為地方領主居住在其封地的城堡中,掌握地方性的封建權力,遠離政治中心,而另有很大一部分居住在巴黎,頻繁出入凡爾賽宮。這些顯貴群體絕大多數都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在巴黎,凡爾賽宮與貴族們的私人宅邸夜夜笙歌,戲劇、狩獵、化妝舞會輪番舉辦,男男女女身著華服徹夜狂歡。貴族女性每天要花4、5個小時進行兩次梳妝打扮。啟蒙運動的影響和法國文化的蓬勃發展讓她們熱衷于舉辦文化沙龍,周旋于藝術家與知識分子之間。
這些生活奢靡的貴族開銷龐大,使法國政府債臺高筑,并間接導向法國大革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藥師傅:路易十四比女人還愛美是真的嗎?
黃玉婷:是不是真的,不好說,但涂脂抹粉、華服加身,不僅是當時法國上層階級的時尚,更是路易十四刻意強調至高王權的方式之一。題外話,他的王弟奧爾良公爵比女人還愛美,大概率是真的……

童年時期的路易十四和他的弟弟
@oxford:請問幾千名貴族睡覺也在凡爾賽宮里面嗎?
黃玉婷:大體上是的。在凡爾賽宮的全盛時期,居住其中的貴族及其仆從可達三萬六千多人,即便不居住在宮內,他們也會在宮殿附近的郊區或法蘭西島上置辦宅邸。
路易十四為了削弱貴族的權力,巧妙地利用法國人對時尚和娛樂的熱愛,將凡爾賽宮變成法國政治和文化的心臟,將貴族們禁錮在無休止的宴飲和宮廷事務中,當時的貴族以被逐出凡爾賽宮而放逐到自己的莊園為恥,而以在宮廷得到一間房間為榮。
@pennyP:凡爾賽宮內真的至尊奢華嗎?宮廷貴族的生活能有多鋪張?
黃玉婷:凡爾賽宮的生活一方面的確繁華奢侈,重金建造的凡爾賽宮擁有美輪美奐的花園、鏡廊、人工湖、宮殿建筑群、噴泉景觀等,幾千名貴族與王室終日聚集在宮中縱情享樂,如米特福德書中所說,“如果說有哪座房子散發出歡樂的氣息,那就是凡爾賽宮。”
然而凡爾賽宮的生活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舒適,幾千人居住在同一座宮殿中所導致的衛生問題就足以讓舒適度大打折扣。居住的舒適度與宮中的繁文縟節也是促使路易十五與蓬帕杜夫人在宮外尋覓住處的原因。@ninili:凡爾賽宮中君王的情婦一般什么來頭?是否和中國后宮的選妃模式很不一樣?
黃玉婷:來源比較復雜,有上流出身的宮廷貴婦們,有資產階級出身如蓬帕杜夫人,其后還有出身更低的如來自貧民窟的杜巴里夫人,以至于當時的太子妃、后來的路易十六王后安托瓦內特都因她出身太卑賤而拒絕與其交談。波旁王朝的多情君主們選擇范圍可謂“不拘一格”。
中國的選妃制度基于一夫多妻制,后代有嫡庶之分,都擁有繼承權。而法國王室實行一夫一妻制,國王最鐘愛的情婦雖然會有“官方認證”,但其后代沒有繼承權。
@澎湃網友Zj6Jbe:當時法國宮廷男男女女都流行有情夫情婦?原配不在意嗎?
黃玉婷:婚外情的風尚實際上在整個歐洲貴族群體中都相當常見。貴族與皇室男子包養情婦蔚然成風,王室情婦在某些時段甚至擁有正式身份。對女性而言,14世紀以前的西歐就有騎士與貴族女子之間的“典雅愛情”的傳統。這種社會風尚的根源來自基督教對婚姻的神圣性、一夫一妻制的規定,與歐洲早期社會性觀念開放之間的矛盾,加之歐洲貴族的婚姻以政治聯姻為主,因而貴族之中形成了婚姻與愛情相分離的默認共識。

凡爾賽宮
@zzZ多喝白開水: 16、17世紀的法國宮廷流行怎樣的時尚風氣喝藝術流派?看那些宮廷畫都略浮夸的畫風很“凡爾賽”。
黃玉婷:你所說的法國宮廷畫中浮夸的風格,應當是巴洛克藝術強烈的裝飾風格,或18世紀奢華精致的洛可可風格的呈現。這種由蓬帕杜夫人引領的更為精巧繁復的洛可可藝術,承接了巴洛克風格,由凡爾賽宮風靡歐洲各國。
16、17世紀法國宮廷崇尚的藝術風格主要有楓丹白露畫派、巴洛克藝術和古典主義風格。追求技藝的精巧完美、具有濃郁的貴族化氣息的楓丹白露畫派是法國文藝復興的產物,而到了路易十四時代,法國藝術以巴黎宮廷為中心進一步興盛起來,宏偉富麗且充滿神秘色彩的巴洛克藝術與強調均衡理性的古典主義風格流行于上流社會,并為18世紀法國成為歐洲文化中心奠定了基礎。
蓬帕杜夫人坑了法國?
@昨日的世界:蓬帕杜夫人為什么是路易十五最著名的情婦?她最得偏愛嗎?
黃玉婷:路易十五一生情婦眾多,而蓬帕杜夫人之所以更為大眾所知,國王的偏愛僅是一個方面,主要還在于她有別于其他曇花一現的宮廷貴婦的一些個人特質。她影響法國宮廷不僅時間長達近二十年,甚至還介入若干重大內政外交事務中,即使事實證明她并沒有政治才能。在文化藝術領域里,蓬帕杜夫人的風度與魅力,卓越的品位和長袖善舞的性格,讓她在與藝術家、知識分子的交往中,成為了眾星拱月般的風尚引領者,以上這些應該也是她在路易十五眼中的加分項。
@pennyP:有種說法是說蓬帕杜夫人坑了法國,是她把法國拖進歐陸戰爭甚至影響了世界割據的節奏?
黃玉婷:這種說辭在歷史上其實屢見不鮮。前有蓬帕杜,后有安托瓦內特。就蓬帕杜夫人而言,她其實并沒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夠主宰國運。法國從路易十四后期已經逐漸深陷外交和政治危機中,路易十五執政后并未有所改善。當然,蓬帕杜夫人肯定是有一定的個人野心,也對公共事務進行了諸多干涉,但正如米特福德在書中所說,她和由她推薦而任職的那些大臣,在職業外交家眼中,不過就像面團一樣任由揉捏。野心有,但能力不足以支撐野心,更遑論坑了法國。
@澎湃網友Zj6Jbe:歐洲人如何評價蓬帕杜夫人和瑪麗皇后等這類女性的?
黃玉婷:蓬帕杜夫人與瑪麗皇后這類女性在其所處的時代飽受攻訐,民眾將王室的腐敗軟弱歸咎于她們,但實際上,如米特福德書中所說,盡管她們的奢侈浪費與政治野心造成了一定的后果,但讓她們背負絕大多數的責難是不公正的。近現代的歷史研究和社會輿論更傾向于對這些女性的品性與影響力作出公正的評價。

《蓬帕杜夫人》,[英]南希?米特福德 著 殷紅伶 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6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