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戴偉民:未來5年是國產化關鍵時期,Chiplet換道超車
·“有人說,今年是過去5年最差的一年,同時又是今后5年最好的一年。但是我要說的是,風景這邊獨好,因為我們正處于非常的歷史時期,未來5年是國產化的關鍵時期。”
·Chiplet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是換道超車,也是延續摩爾定律的新技術。

芯原股份創始人戴偉民主講《中國Chiplet產業化之路》。
“有人說,今年是過去5年最差的一年,同時又是今后5年最好的一年。但是我要說的是,風景這邊獨好。”8月17日,江蘇南京,芯原微電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芯原股份,688521.SH)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在2022中國IC領袖峰會上做《中國Chiplet產業化之路》報告時提到,當前我們正處于非常的歷史時期,未來5年是國產化的關鍵時期。
戴偉民提到了一個半導體行業現象,“去年還在說,產能在哪?芯片在哪?最近我們聽到的是,需求在哪?有些公司砍單,有些公司下了單不提貨。”
實際上,“去年早些時候我就預測過,今年下半年產能短缺的情況會開始緩解,明年下半年個別工藝節點可能過剩,現在看是這么一個情況。所以很多國際機構都預測今年半導體產業營收增速會顯著放緩。”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說,今年是過去5年最差的一年,同時又是今后5年最好的一年。但是我要說的是,風景這邊獨好,因為我們正處于非常的歷史時期,未來5年是國產化的關鍵時期。”簡單的國產化基本完成,產業正走向深水區,如CPU、GPU、高性能計算的研發等。
戴偉民認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將會迎來一輪新的并購潮,而Chiplet對我們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是換道超車。
半導體產業發展特殊,行業遵循摩爾定律,集成電路上的器件數量每18個月翻一番,半導體行業因此發生了巨大變化。摩爾定律是指單位硅片上的器件密度成指數增長,戴偉民表示,如果單位空間里的功能密度也可以延續,可嘗試Chiplet的方式。
Chiplet俗稱芯粒或小芯片,是指預先制造好、具有特定功能、可二次集成的晶片(die)。例如對原本一塊復雜的SoC芯片,從設計時就先按照不同的計算單元或功能單元對其進行分解,每個單元選擇最適合的半導體制程工藝分別制造,再通過先進封裝技術將各個單元彼此互聯,最終集成封裝為一個系統級芯片組。
Chiplet是延續摩爾定律的新技術,光大證券研報顯示,在摩爾定律日趨放緩的當下有望延續摩爾定律的“經濟效益”,大幅提高大型芯片的良率,降低設計的復雜度和設計成本。
半導體IP是芯片設計上游關鍵技術環節,以搭積木式的開發模式幫助縮短芯片開發時間、降低研發風險。戴偉民表示,Chiplet帶來IP芯片化,Chiplet是硅片級別的IP重用。由于每個芯片不需要同一工藝節點,可以將多個基于不同工藝節點、單獨制造的小芯片封裝到一顆芯片中,實現集成異構化。甚至于可以基于Si(硅)、GaN(氮化鎵)、SiC(碳化硅)、InP(磷化銦)等材料的小芯片通過異質集成技術封裝到一起,實現集成異質化。
英特爾、AMD都在推動Chiplet,戴偉民表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Chiplet之間如何互聯,也就是接口問題。
統一的接口標準對于Chiplet產業落地發展至關重要。今年3月,AMD、英特爾、三星等十大行業龍頭宣布成立Chiplet行業聯盟,共同構建Chiplet互聯標準UCLe(通用芯粒互連技術),推進開放生態。今年4月,芯原宣布加入UCLe產業聯盟,將與UCLe產業聯盟其他成員共同推動UCLe1.0版本規范和新一代UCLe技術標準的研究與應用。
“UCLe將對產業帶來深遠影響。”戴偉民表示,芯原有大量處理器IP、懂芯片懂封裝,從業務基因上來說適合發展Chiplet業務,“我們很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批推出商用Chiplet的公司。”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