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銷售神話破滅?澳優旗下佳貝艾特收入下滑,競品爭搶羊奶市場

近年來,我國羊奶粉消費呈現出快速擴張趨勢。羊奶粉易吸收、分子小、低致敏等特點正在獲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
《2021年羊奶粉市場發展白皮書》顯示,2013-2019年,我國羊奶粉市場以2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2021年我國羊奶粉市場規模已超百億元。
此前,澳優憑借佳貝艾特這款超級大單品,在羊奶粉行業里建立起了絕對性的優勢地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自2018年以來,澳優配方羊奶粉銷售額已連續4年占國內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總進口量的六成以上,居全球羊奶粉銷量第一。
在澳優開啟“牛羊并舉”戰略后,羊奶粉的收入對澳優而言也非常重要。即使在羊奶粉銷售額增速大幅放緩的2020年,澳優羊奶粉的銷售額在其總營收的占比也高達38.9%,接近4成。
2022年6月底,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計劃未來五年將海普諾凱1897這個單一品牌做成80多個億。
據悉,新版嬰幼兒配方食品系列標準將于2023年3月22日正式實施,因此對于乳業而言,二次配方、新國標的比拼無疑開始加速了。乳企巨頭在羊奶粉行業的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羊奶粉行業也將會迎來一次巨變。
“領頭羊”佳貝艾特的市場份額會被進一步擠壓,在國內外乳企巨頭不斷加碼之下,市場上涌現出伊利悠滋小羊、飛鶴小羊妙可、佳瑞妙可、加愛、咩咩飛帆;君樂寶臻唯愛;達能與湖南歐比佳合作的羊滋滋;惠氏的啟賦蘊悠羊奶粉等多個羊奶粉單品,一股腦涌入市場,這勢必會進一步搶占澳優佳貝艾特羊奶粉市場份額,羊奶粉賽道已日益變得“擁擠”。
當羊奶粉行業站上“風口”,奶粉巨頭們的加碼入局,又將為行業帶來哪些改變?
據澳優財報顯示2017-2021年,澳優羊奶粉業務收入的增速分別約為60.2%、58.9%、40.5%、8.8%和7.8%。可以看到,近年來澳優羊奶粉業務營收增長斷崖式下跌。
今年7月3日,澳優發布盈利預告,公告稱2022年上半年收入預計約33.5億元至35億元,按年減少18.0%至21.6%;歸母凈利潤約9500萬元至1.6億元,按年減少73.1%至84.0%。盈利預警一經發布,其股價應聲大跌,盤中跌幅一度超10%!
對此,澳優解釋稱,公司利潤預計按年減少不少于73.1%,主要是由于自家牛奶粉的收入減少所致;公司自家牛奶粉自成立以來一直取得高速增長,過去五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34.1%,其中海普諾凱1897業務單元過去五年的年復合增長率更達61.7%。
但由于中國內地出生率下降及部分地區實行嚴格防疫措施,故2022上半年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面臨前所未有挑戰。
然而,《Real消費》卻發現,2022年上半年,澳優的羊奶粉業務(佳貝艾特)收入約為15.8億元-16.8億元,與去年同期16.882億元相比,減少0.5%-6.4%,有人認為,佳貝艾特的銷售神話正在破滅中。

近兩年,各大奶粉企業布局羊奶粉市場的動作頻頻。去年,伊利通過全資子公司入股澳優,繼續加碼羊奶粉市場;飛鶴借助收購小羊妙可加碼在羊奶粉產業鏈的布局,并推出了小羊妙可、佳瑞妙可、加愛三款羊奶粉產品。
今年,美贊臣中國收購了羊乳老品牌美可高特;達能控股歐比佳,后者代表性產品包括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羊滋滋”;君樂寶亦通過推新,進軍羊奶粉領域。
對于產業發展來說,巨頭的入駐,會利用自身的渠道優勢、品牌優勢,拉動更多的消費者群體關注,會快速促進市場的擴容,提高品類的關注度,迎來乳品‘牛轉羊’的消費潮流。
但當前羊奶粉在走向“大眾化”的進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比如資源不足,據悉全球可規模化、產業化做羊奶產業的產地有限,盡管目前不少品牌在持續加碼上游產業鏈,但隨著羊奶市場用戶群體大規模增長,穩定的奶源供應將是產業需要面對的挑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