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張欣:繼續蓋空置房肯定不對,房企應抓住“共享辦公”機遇
【編者按】
11月16日,SOHO中國首席執行官張欣出席了由財新傳媒主辦的第八屆財新峰會“企業家的權與責”分論壇,在該分論壇上,張欣對未來房企的發展與轉型方向做出了判斷,并表示企業家在追求金錢層面上的財富時,也要看到社會責任和社會財富。
張欣表示,我們發現過去20多年,中國各地的房子都蓋了很多,現在不要說一線二線,三四線城市都蓋得滿滿的,我們現在面臨另外一個問題,有很多房子空置下來。那么我們還要繼續蓋空置的房子嗎?這肯定不對,因為你蓋空置房子的時候,沒有使用,租不出去沒有回報,所以金錢上來講沒有給我們帶來財富,同時空置對我們的社會來說也是一個資源浪費。
她認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是很正確的,我們已經蓋了很多房子了,政策確實需要進行這樣一個調整。
“我們發現共享辦公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共享辦公的需求特別適合中國,接下來就是看看我們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張欣說。

以下是澎湃新聞對張欣發言的整理:
談企業家的權與責,我認為企業家和企業是需要追求財富的,但是這個財富應該是一個廣義概念上的財富。企業家是要追求金錢上的財富,虧損的企業沒有存在的價值。同時我們做的每一個產品還有一個社會意義的財富,比如說像我們這樣蓋房子的人,我們發現房子蓋完了可以通過賣出去或租出去獲得金錢上的回報,同時房子還能帶來文化。
我們現在到世界各地旅游的時候,會看到很多建筑,建筑就承載了一個國家的文化。我們去巴黎看到的是埃菲爾鐵塔,去埃及看到金字塔,外國人到中國看長城和故宮,這些建筑在建造的時候都有特殊的需求。今天我們也有功能性的需求,要購物,有商場,可是實際上這些房子比我們的需求還要帶來更多的東西,這個就是我想說的社會財富。
我們蓋的房子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城市面貌之一,因為每一個城市都有不同的面貌,這些面貌第一感覺就是來自于建筑,來自于建筑的文化。所以我想說,企業家在做房地產的時候,作為企業家、股東,要追求利潤,同時也要注意我們的社會責任,這個是我們過去20多年看到的機會,看到金錢意義上的財富和社會財富。
我們發現過去20多年,中國各地的房子都蓋了很多,現在不要說一線二線,三四線城市都蓋的滿滿的,我們現在面臨另外一個問題,有很多房子空置下來。那么我們還要繼續蓋空置的房子嗎?這肯定不對,因為你蓋空置房子的時候,沒有使用,租不出去沒有回報,所以金錢上來講沒有給我們帶來財富,同時空置對我們的社會來說也是一個資源浪費。
我剛才放的視頻,第二段是共享辦公,中國有很多創新企業,我覺得很多企業是沒有能力跟大業主簽三年合同、五年合同的,因為很多的企業剛剛起步,剛剛融了一些錢,以后能不能再融到錢也還不知道,這個時候怎么辦呢?我們發現共享辦公的需求特別適合中國,原因是第一我們有大量閑置的辦公樓可以做這個事情,第二我們有大量創業的企業有這個需求,接下來就是看看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這個既是我們的權利也是責任。我想說企業家的責任,我沒有想太多政治上的想法,任何一個企業追求利潤的同時,也要看到自己的社會責任。
當然,權利也很重要,做企業最關鍵的權利是在公平環境里競爭。比如說我是一個跑步的,如果每次跑步的時候我和別人都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我比別人晚的話,那么我是怎么也趕不上來的,所以在公平環境中競爭也是一個權利,這個權利是很關鍵的。反腐給我們帶來了更平等的權利,很多腐敗的情況下,很多標書寫得就是量體定做的,這個時候因為有腐敗就沒有公平的競爭環境,這也是我們的權利受到了侵犯。我能看到的責任和權利就是這些。
至于現在的房地產政策,我認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是很正確的,我們已經蓋了很多房子了,政策確實需要進行這樣一個調整。
(本文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演講者審定)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