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浦東抗疫代表講述一線經歷:有苦有累有付出更多的是自豪

2022年6月21日上午,上海浦東新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舉行。黃日閱 圖
“我們需要在一周內把公司核酸檢測的能力提升5倍。如果沒有各方的幫助,這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上海寶藤生物醫藥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樓敬偉向大家講述了該公司臨危受命,完成核酸檢測“加速度”。
6月21日上午,上海浦東新區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舉行。會上,生動演繹偉大抗疫精神、集中詮釋城市精神品格的典型代表從抗疫一線走到臺前,講述了他們的經歷。
樓敬偉回憶,凌晨兩點開完緊急會議,兩個小時不到,相關部門調配的首批35臺設備到達實驗室,再到當天晚上之前100臺機器到位,加上氣膜實驗室模塊從全國各地急送而來,硬件通量硬是在一周之內實現了大幅擴容。隨之而來的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的缺口,則由浦東新區文明辦、區志愿者協會緊急協助,在浦東文明、浦東發布等多個平臺發布志愿者招募令。短短1個小時內,首批來自張江藥企的18人名志愿者就已入駐實驗室,當天合乎條件能夠參與排班的志愿者數量就超過200人,大大超出預期。
談及這一段經歷,樓敬偉說:“有苦、有累、有艱巨的付出,但是更多的是滿滿的自豪。在這個城市最需要的關鍵時刻,有機會為自己深愛的上海盡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我們感到無上光榮。”
同樣臨危受命的,還有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協會腎臟病透析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援滬血透醫療隊臨時指揮部副總領隊王九生。3月27日,浦東被納入首批分區分批的封控地區,病人對于血透的需求陡然增長,各類求助信息從各個渠道涌進市區兩級的疫情防控指揮部,如何妥善解決需求成為當務之急。
4月1日凌晨,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協會在全國范圍內緊急動員,快速招募176名志愿者組成的“援滬血透醫療隊”。這支由王九生帶領的隊伍,分別支援了以浦東新區為主的上海16家醫院血透室工作,是第一支馳援上海的大型血透專業醫療隊,第一批志愿者在發出招募通知后的40小時就抵達上海,及時緩解了上海血液透析治療的供需矛盾,協助建立了疫情管控條件下的透析治療秩序,從而讓大部分透析患者得到了急需的透析治療。
同樣的,疫情期間,不少上海市民通過聲音認識了一位“二舅媽”——武銀屏,日常生活里、社交評論里,大家都把她叫作武阿姨。在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時間里,武阿姨與家屬的一段微信語音聊天對話被上傳到了網上。
會上,武阿姨也來到了現場,依舊是當初打動人心的聲音。這位有著28年黨齡的老黨員,將自己在滬東新村街道北小區居委會發揮余熱的故事和經歷,向大家娓娓道來:“說實話,我從沒有想過可以站在這么大的舞臺上分享我的經歷,我就是上海最平凡的普通人,有一份熱,就發一份光。其實普通人的拼搏付出、守望相助,正是上海這座城市文明的底色與亮色。這場疫情,上海挺過來了,我相信,我們的上海,會越來越好!”
浦東新區宣傳部部長黃瑋表示:“一個典型就是一束光,我們希望通過他們的講述進一步豐富精神文明建設的內涵,并通過精神文明建設來凝魂聚氣、凝心聚力,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城市重整行裝再出發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