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用心呵護生命,將愛譜寫芳華的護理人
柔肩擔重任,芳華獻白衣!護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護理人員卻用真誠的愛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辛勤耕耘,在廣東醫科大學附屬惠州市婦女兒童醫院(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有這樣一群有愛的護理人,他們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辛勤耕耘,用愛和奉獻書寫著生命的感動。
溫柔陪伴,助力分娩
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助產士是產婦的親密伙伴,是用愛與奉獻為新生命保駕護航的人,她們被稱為“迎接新生命的天使”,但是很多人對助產士這個職業并不太了解。來自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產一區的護士長曾文娟表示,助產士的職責主要是做好產前及分娩全過程中對產婦的護理和指導、觀察產程、給予心理支持,順產接生,讓產婦在充滿愛和溫馨的氛圍里順利分娩。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產一區護士長曾文娟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產一區團隊
當問起迄今為止工作中印象最為深刻的產婦時,曾文娟回憶起了那位身材較為嬌小的產婦小文(化名)。“早上查房時,小文在待產室里不吵不鬧,身邊也不見丈夫的身影,懂事的讓人心疼”護士長曾文娟說。
在了解產婦基本情況后,得知小文的丈夫是一名軍人,因為工作原因無法在小文分娩時陪在身邊。看著在沉默中獨自等待寶寶到來的小文,護士長曾文娟放下其他工作馬上陪伴在她的身邊,摸摸小文的頭,詢問著小文的感受,然后播放著舒緩音樂讓小文閉目養神一會,接著又鼓勵小文吃了一碗粥,這讓痛了一宿的小文恢復了不少元氣。
但是細心的護士長知道,小文沒有丈夫的陪伴始終心里會空落落的。“寶寶可能也想聽聽爸爸的聲音,也許聽到爸爸的聲音寶寶就會更加配合產程呢”護士長曾文娟提議小文可以跟丈夫進行視頻通話并告知丈夫待產情況。就這樣,小文撥通了丈夫的微信,隔著手機屏幕和丈夫聊了起來,待產室瞬間充滿著幸福的味道,有了丈夫的鼓勵和安慰下,小文在丈夫的遠程陪伴下順利宮口開全準備分娩,而此時的護士長曾文娟也做好了接生的準備工作,經過30分鐘的努力,小文順利生產一名女寶寶。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產一區留言區
“工作16年來,我始終用心迎接著每一個新生命的到來。”在曾文娟從事助產工作的這16年間,她陪伴和鼓勵了一個又一個產婦,經她接生的寶寶已有上千個,在她看來,產婦平安順利生下寶寶,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在剛剛過去的5.12國際護士節中,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科護理團隊榮獲“惠州市優秀護理集體”。當我們走進新生兒科時,看到這里有一群剛出生因為特殊原因不能在爸爸媽媽身邊被照顧的早產寶寶,他們無法感受到爸爸媽媽的關心和疼愛,需要在新生兒科里“慢慢長大”。
這些新生的早產寶寶們,雖然暫時離開爸爸媽媽愛的懷抱,但是每天都會有一群細心耐心的護士阿姨們悉心照料著他們的吃、喝、拉、撒,每位護士阿姨都會用愛心和責任心承擔起“臨時媽媽”的責任,當聽到患兒的哭聲時,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判斷寶寶的需求,并且給予相對應的喂奶、換尿褲或者給一個溫暖的袋鼠抱等。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士長何紅蕾
面對早產寶寶的治療,新生兒科的護士往往都需要有精湛的護理技術,日常給寶寶變換體位、分析血管的走向、關注患兒的生命體征、各種置管護理等都需要這群“臨時媽媽”細心的觀察和用心的服務。
無論是關注患兒日常需求還是對監護儀的觀察,都是護士精準的判斷,正是因為這群“臨時媽媽”24小時無微不至的照顧,給了新生兒科早產寶寶們媽媽般的關懷,才讓這些早產寶寶得以盡快康復。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士
2022年3月,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迎來了胎齡僅有25+3周,體重僅有530g的超早產兒團子。因為在母體中發育未成熟,團子的皮下脂肪很少,皮膚薄的像透明的果凍一樣,根本無法自我維持正常的體溫,且肺部也嚴重受到影響,進入NICU后才是團子的關鍵時刻,只有順利渡過重重考驗,團子才能夠回到爸爸媽媽的懷抱里。
對于超早產兒來說,藥物及營養的供給都需要依靠輸液來完成,面對團子細如發絲的血管,薄如蟬翼的皮膚,新生兒科醫護團隊展開專業討論后決定,由經驗豐富的何紅蕾護士長置管,朱麗蘭主管護理師輔助,科室主任龍艷明全程保駕護航。在測量長度、消毒、鋪巾、穿刺整個置管過程醫護團隊都配合默契,僅僅半個小時就完成了置管。成功置管讓團子在后續治療中保證了充足的營養物質,而團子的喂養過程也歷經艱辛,因為喂養不耐受的原因,團子在出生后最初幾天陸續出現腹脹、嘔吐、便秘等情況,面對這種情況,新生兒科的醫護團隊選擇不同的喂養方式,每天堅持給團子做排氣操,增加腸道蠕動,讓團子始終保持舒適的狀態。
每天新生兒科的“臨時媽媽”都會安排時間與團子獨處,在這1—2個小時內她們放下手中的工作,把團子抱在胸口,全身心給予團子最親密的“袋鼠抱”,團子趴在她們的胸口上會感到既安全又溫暖,聽著她們的心跳和呼吸安然入睡,每天堅持著“愛的澆灌”,團子的生命體征也逐漸平穩。
“我們新生兒科的護士,首先要具備責任心、愛心和慎獨精神,必須具備這些基本才能在專業技術上更進一步考核,如果沒有愛是沒有辦法做好這個護理工作的。”從事護理專業已有21年的新生兒科護士長何紅蕾表。在新生兒科里,有著一群像“團子”這樣特殊的寶寶,護士阿姨們用技術和愛心呵護著這些早產寶寶們,助力這些寶寶們健康成長。
用童話消除孩子的恐懼
帶孩子去醫院看牙是令很多父母頭痛的事情,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換牙、蛀牙、牙疼等口腔健康問題來了,迫不得已父母只能帶孩子到口腔科就診。但當就診時,很多家長都會遇到一個頭痛的問題——如何讓孩子配合醫護人員,不害怕呢?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口腔科為兒童進行口腔治療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口腔科護士長蔡夏媛自有一套辦法,在口腔科里,大多數孩子都能順利看牙,她到底有什么秘訣呢?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口腔科護士長蔡夏媛
故事還要從年初到口腔科就診的一個小女孩說起,5歲的小女孩因為乳牙滯留過久,但小女孩一直害怕看牙醫,媽媽帶著她已經換了三家醫院孩子都不肯就醫,無奈的媽媽只能帶著她來到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口腔科試一試。
第一次與小女孩交流時,小女孩的腦袋搖成撥浪鼓,帶著哭腔小聲說道:“我不要看牙!”,細心的護士長蔡夏媛感受到了小女孩對看牙產生了恐懼和抗拒,得知孩子是第一次來第二婦幼保健院時,蔡夏媛耐心引導緩解她的緊張,試圖讓她放下防備。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口腔科的“魔法”展示柜
在口腔科里有一個神奇的展示柜,里面擺滿了精美的禮品和小朋友喜歡的玩具,但相比于普通的禮品柜來說這個展示柜有著魔法般的魔力。展示柜里擺著卡通鉛筆、小汽車、動漫卡片、公主發夾……各種各樣的小禮物,小女孩在護士長和媽媽的引領下走到展示柜前,仔細打量過展示柜的禮品后突然興奮了起來,“媽媽,你快看,這里有小魔仙的戒指!”原來,小女孩很喜歡魔仙戒指,“這個戒指是一個有魔法的戒指,它只獎勵給勇敢的小朋友,她有神奇的魔法可以把小朋友的舊牙齒變成新牙齒呢”蔡夏媛用魔仙戒指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在營造魔法氛圍后以“牙仙子”的名義查看了牙齒的狀況,輕松地觀察到孩子存在71、81乳牙滯留,恒牙已經萌出的情況,在與家長溝通過后蔡夏媛交代了需要配合的事項和下次預約就診的情況。
溝通中,護士長蔡夏媛強調家長在與孩子交流中,不可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痛苦的感受傳遞給孩子,甚至變成教育孩子愛護牙齒、認真刷牙的工具。譬如“如果你不好好刷牙,牙齒就會爛掉,到時牙醫就會用大鉗子把牙拔掉”等,自然孩子就會把牙醫當成洪水猛獸。當孩子稍有抗拒時,不應用威脅的語言命令孩子繼續接受治療,那樣只會讓孩子更反抗,甚至因此而留下心理陰影。
日常工作中,蔡夏媛都會考慮到存在抗拒心理的孩子的特殊性,將第一次的看診內容僅限于熟悉環境,信任醫護人員,正面引導、鼓勵孩子。對于家長也會給引導性的建議,讓家長在日常教育中不要給孩子施加恐懼感,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就診過程中配合醫生。
在診室里,口腔科也會根據孩子的喜好為孩子提供可以看動畫片的牙椅,讓孩子在觀看動畫片時轉移注意力,通過護理人員的鼓勵,把牙醫手里的治療器械變成“魔法棒”,讓孩子沉浸在奇幻故事中,主動張開嘴巴配合治療。我們要把孩子的口腔問題解決好,也要照顧到孩子的感受,讓孩子們在看牙過程中感受到理解、信任,學會勇敢面對,不害怕醫護人員,對孩子來說這也是一種成長。護士長蔡夏媛說。
用心聆聽孩子的聲音
來自星星的孩子們總是閃爍著明亮的雙眸,卻缺乏目光交流;他們擁有天使般的笑容,卻似乎總在天邊獨自閃爍;他們并不想離親人那么遙遠,只因為他們患有孤獨癥。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刪
日常工作中,心理科經常會有自閉癥、多動癥、情緒障礙的孩子前來就診,這些孩子四肢健全,與其他孩子并無差異,但是這些因為疾病無法與人正常互動的孩子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心理科護理師、三級心理咨詢師、心理治療師朱慧媚說,這些孩子都需要我們們通過耐心的觀察、細心的評估,協助醫生進行診斷才能被發現,也正是需要通過多方面的觀察,才能在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發泄的情緒中聽到這些孩子們內心深處的聲音。

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心理咨詢師、治療師 朱慧媚測評中
怎樣走進孤獨癥孩子的內心深處?朱慧媚表示,作為心理科的護士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引導孩子,剛接觸醫護人員的患兒都會產生抵觸心理,引導階段就是通過熟悉環境、降低戒備、相互認識等環節讓孩子能夠接受醫護人員,也是為接下來的溝通環節做前期準備。與孩子溝通的環節的即是孩子的測評環節,大部分孤獨癥兒童是無法聽從指揮安靜入座的,往往這個時候心理科的護士們會通過觀察耐心引導孩子,營造一個沒有干預的氛圍吸引孩子主動靠近,并參與到溝通中來。
在溝通中,我們會注重孩子們被鼓勵、被表揚的感受,會在“點贊”和“擊掌”的引導中建立孩子的信任和自信心,讓孩子感受到自尊心被保護,通過多風格、多模式來引導孩子表現出最真實的狀態,才能夠讓醫生在測評中進行專業的診斷,讓孩子更好的展現出自己的特點。心理科的護士往往需要感同身受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觀察孩子們的注意力和喜好,理解孩子的想法,朱慧媚說。
在工作中,每個科室的護理人員都扮演者不一樣的角色,他們用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服務每一位患者,傳承南丁格爾的精神,展現新時代白衣天使的風采。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