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期貨市場上新計劃曝光:棉花、PTA期權研發工作在推進
在豆粕期權、白糖期權相繼落地近半年之后,棉花和PTA期權的研發工作也將落地。
9月8日,由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主辦的2017第二屆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在鄭州舉行。鄭商所理事長陳華平在出席論壇時表示,鄭商所將積極響應國家發展和實體企業需求,努力爭取各方支持,持續推出新產品新業務。
具體來看,包括推動蘋果、紅棗等期貨品種早日上市;在確保白糖期權平穩運行的基礎上,積極推進棉花、PTA期權研發工作;以及適應實體企業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爭取盡快推出場外交易平臺。
據澎湃新聞記者了解,目前,鄭商所蘋果和紅棗期貨的立項已經獲得證監會批復,而棉花、PTA期權研發,以及推出場外交易平臺的相關內容,還是首次公開提及。
棉花普通投資者較易理解,實際上,PTA雖然名字陌生,但廣泛被應用在生活的多個方面。PTA的學名是精對苯二甲酸,是一種是由開采的下端產品,也是化工領域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產聚酯。據統計,國內市場中,有75%的PTA用于生產聚酯纖維,也就是常說的滌綸;20%用于生產瓶級聚酯,是飲料包裝的生產原料;另外5%用于生產膜級聚酯,主要應用于包裝材料、膠片和磁帶。
2017年,是中國商品期權的元年。3月31日,豆粕期權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成為我國首個上市的商品期權。緊接著的4月19日,白糖期權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掛牌交易。
在兩大期權上市儀式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都提到,將適時推出更多期貨、期權新品種。不過,高層并沒有透露過下一個新品種具體會是什么。陳華平在論壇上的這番講話則為市場揭曉了答案。
不過,在開發期貨、期權新產品的同時,監管并沒有放松。
方星海在9月8日上午出席論壇時,圍繞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做了主旨演講,其中提到,要在加強境內市場監管的同時,還要完善與境外監管機構跨境監管合作的制度安排,加強在運行監測和風險防控方面的合作,特別是市場處于極端狀態下的監管合作,為期貨市場對外開放創造良好環境。
這樣的表態,體現了當前監管層對金融市場嚴格、全面、從嚴監管的基調。
對于監管工作,與會的四大期貨交易所高層不約而同表示,一線監管工作已經成為重中之重,而且還在不斷加強。
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滕家偉介紹,上期所加強了四方面的監管工作。
一是,持續強化對交易過程的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置。二是,重點建設對交割倉庫的嚴格監管,技術上推進互聯網和物聯網監控體系。三是,建立健全以會員為中心的交易行為監管模式,增加會員的管控意識。四是,在期貨市場五位一體的監管框架下,加強與派駐機構進行深度合作的模式。
鄭商所總經理熊軍指出,鄭商所一直把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能力、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作為首要任務,不斷強化期貨市場一線監管,筑牢風險防范的第一道防線,切實維護市場平穩運行。具體包括,不斷完善一線監管制度,強化交易行為監管,加強風險監測、風險防范和加強監管協作等。
數據顯示,2017年1至8月,鄭商所共排查異常交易線索4738條,處理異常交易247起,審理違規交易案件49起,對74名當事人分別給予暫停開倉交易、沒收違規所得等紀律處分,并將處分結果記入中國資本市場誠信信息數據庫。同期,鄭商所通過發函詢問、調查等多種方式,共認定113組370個賬戶為實際控制關系賬戶。
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王鳳海特別提到關聯賬戶的問題。
他說:“關聯交易是單個客戶都是合規的,合在一起不合規,分拆目的是為了操縱,操縱背后就是價格的扭曲,這是期貨市場運行過程中所不能容忍的。我們現在正在做這個事,就是通過交易行為來識別是不是關聯交易,包括買賣的順序和時間等等。還有一個就是日常的風險警示,把風險防控前移。期貨市場風險發生了,傷害就已經造成了,最好的辦法是在風險發生之前制止住、化解掉,這就比較理想。從這幾年實踐上看,我覺得以會員為中心的監管下一步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期貨市場運行機制各方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樣才能夠保證期貨市場有序的運行。”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總經理胡政指出,監控指標體系的建立期有待于進一步科學化細化。
他說:“因為我們中國金融期貨市場運行實踐路并不長,尤其是市場這種波動與現貨的密切相關性,以及對整個金融市場的影響,對整個監控指標體系建立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探索的東西。”
胡政透露,中金所最近正在完善監控指標體系,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合理的監控指標體系,讓所有違法違規行為都無處藏身,保障市場能夠平穩有序發展。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