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心動者”到“行動派”!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產生“乘數效應”

從一起民事執行監督案件線索到發現相關可疑案件21件;從一起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到查實不當領取公益林補貼人員77人;從毒品案件辦理到推動毒品問題的綜合治理……2021年以來,這樣的數字檢察辦案場景在浙江省湖州市檢察機關不斷上演著。
“一年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積極推進數字檢察,嘗到了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的甜頭,更感受到了大數據時代給檢察工作帶來的深刻變革。”今年3月21日,在浙江檢察機關數字檢察工作推進會上,湖州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黃輝介紹道。
湖州檢察機關如何從檢察大數據的“心動者”到數字檢察的“行動派”?近日,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個案辦理向類案監督延伸
湖州市吳興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毒品監督案時,沒有就案辦案,而是由個案辦理向類案監督延伸。該院對轄區內近三年毒品案件辦理模式及交易方式進行分析,總結提煉毒品案件中的身份信息、聯系方式、支付途徑、交易地點四大要素,搭建毒品類犯罪監督應用場景,制定毒品案件數字化監督辦案指引。
“監督成效十分明顯,2021年以來至今年1月中旬我院共發出毒品類案件監督文書80余份,法院已判決22人,其中1人被判處無期徒刑,2人被判處十五年有期徒刑,15人被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余人員公安機關正在進一步偵辦和抓捕過程中。”該院檢察長畢琳對記者說。
同時,該院由毒品監督案向關聯性犯罪監督延伸,深入全鏈條犯罪打擊。發現1名偵查人員存在瀆職等違規違法線索,及時移送湖州市檢察院立案偵查,最終法院以徇私枉法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五個月;及時打擊洗錢犯罪,著力查實上游涉毒人員是否使用實名賬戶收取毒資,同時該院還向相關部門就金融賬戶和社交賬戶實名化制度提出檢察建議。
“我們還由刑事監督向融合式監督延伸,利用大數據分析,形成全區近三年涉毒案件辦理檢察工作報告,為加強社會治理效果提供有效指引。”畢琳介紹說,該院通過數據共享,對于經分析研判屬于購毒自吸人員,及時移送有關部門落實強制戒毒措施,或督促開展社區戒毒。針對寄遞毒品多發的情形,督促郵政管理部門嚴格落實“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制度,切斷毒品寄遞流通渠道。
“這是一個由個案辦理到類案監督再到社會治理的典型例子,也是數字檢察的辦案模式。”在今年初的浙江省檢察長會議上,聽完吳興區檢察院毒品類案監督的經驗介紹后,浙江省檢察院檢察長賈宇當場評價道。
一地突破實現全域共享
2016年11月,被執行人吳某被德清縣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被限制高消費。后因吳某的個人財產無法全額清償債務,次年4月,該案被法院裁定終結本次執行程序,吳某就這樣一直當著“老賴”。
今年1月,德清縣檢察院檢察官在辦案中發現,被執行人吳某的子女孫某現就讀于德清縣某高收費私立學校,這一情況明顯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
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該院開展了失信被執行人違反限制高消費令類案監督專項行動,運用教育系統提供的相關名單、裁判文書網等信息,構建數字化監督模型,利用數字化檢察監督手段對司法大數據開展整體性、系統性篩查,發現相關可疑案件21件。該院還與法院、教育局等7家單位對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等10余種數據形成數據實時共享,讓人工篩查演化為“數據跑腿”。同時,以失信被執行人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數字化類案監督為切入點,推動法院和縣教育局建立私立學校學籍信息互通機制,并建立失信被執行人信息互通共享工作機制,從源頭上填補了失信被執行人違反限制高消費令的信息空白。隨后,該監督模型在湖州全市推開,全市檢察機關至今累計發現相關線索90余條。
“一地突破實現全域共享,充分發揮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的乘數效應,既能資源共享,也是檢察一體化的體現。”黃輝介紹說,2021年以來,湖州檢察機關開發的30余個檢察大數據法律監督應用場景,多數源于基層檢察院的創新,進而經市檢察院優化提升并推廣至全市檢察機關共享。
更多應用場景讓法律監督更有力
記者了解到,2021年12月,湖州市被浙江省委政法委確定為全省執法司法信息共享試點市,目前,該市42家市級部門主動共享數據,實現政法類、執法類、管理類數據全面匯聚,已完成56類1850萬條數據的歸集。
“‘有’數據是前提,‘用’數據更是關鍵。”黃輝說,2021年12月底開始,隨著全市共享數據的大幅增加,湖州市兩級檢察院的數據應用也在提速,截至今年3月底,已在浙江省檢察院大數據法律監督平臺上建立法律監督模型52個。
黃輝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市檢察機關新開發的21個應用場景已經成功辦理了一批類案。如盜竊、尋釁滋事行政處罰類案監督。檢察官在辦案中發現,公安機關對多次盜竊被行政處罰的行為人沒有刑事立案,隨后,湖州市檢察院對多次毆打他人、多次盜竊的行政處罰案件開展類案監督。截至3月底,發現立案監督線索46條,發出監督文書14份,目前已立案10人。
“還有性侵未成年人類案監督,比對梳理涉未異常就醫記錄500余條,移交線索70余條,發出監督文書10份。涉車輛查封民事執行類案監督,開展車輛查封扣押民事執行數字化監督,梳理監督線索55條,發出檢察建議8份,扣押車輛2輛,移送刑事犯罪線索4件,聯合法院、公安出臺《關于建立完善車輛查封領域執行協作機制的實施意見》……”黃輝如數家珍。
“一個個應用場景提升了法律監督質效,但是對照‘數字賦能監督,監督促進治理’的法律監督模式重塑變革要求,我們還要作更大的努力,要全面動起來、用起來!”4月8日,在全市執法司法信息共享暨數字檢察推進會上,黃輝再次向全市檢察機關發出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的動員令。
湖州的好做法值得借鑒推廣
以檢察大數據戰略賦能新時代法律監督,是最高檢黨組落實中央要求,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新時代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決策部署。
當前,各地檢察機關在推進信息化建設、大數據應用方面,正在進行積極嘗試,湖州檢察機關無疑走在了前列。湖州檢察機關在強化數據共享的基礎上,利用大數據分析,探索出由個案辦理到類案監督再到優化社會治理的數字檢察辦案模式,不僅在多個應用場景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而且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經驗。
數字賦能監督、監督促進治理,是湖州數字檢察工作給予我們的最大啟示。湖州的做法和經驗,值得更多地方的檢察機關學習借鑒。在互相交流學習中,碰撞出更多好做法,讓大數據賦能法律監督在更多地方產生“乘數效應”。(劉釗穎)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范躍紅 錢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