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償付能力告急還是股權稀釋之需?12家險企擬共增資233億
保險公司增資背后是償付能力告急還是應即將落地的股權管理辦法之需?
據澎湃新聞梳理,今年前八個月,12家保險公司提出增資計劃,共計擬增資額約合233.31億元。這12家公司按增資金額從多到少排列依次是弘康人壽、中荷人壽、法國再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中韓人壽、中法人壽、浙商財險、中華聯合人壽、長江養老、中郵人壽、大地財險、長城人壽、幸福人壽。其中,增資最多的是幸福人壽,共計增資63.86億元。
從增資的12家公司財務狀況來看,有不少存在著凈利潤下降、凈現金流告急等狀況。此外,部分保險公司擬通過增資或是引入新股東來稀釋原有股東的持股比例。目前,監管正在業內對《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二度征求意見,根據最新《辦法》,保險公司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公司注冊資本的三分之一。
截至發稿,今年保監會已批準4家公司共計92.86億元的增資計劃。
“墊底”中法人壽增資后大股東持股比例降至“合格線”
風險評級持續為D的中法人壽或將“喜迎”新股東。
8月14日,中法人壽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披露了其最新增資計劃。公司將引入廣西長久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新增股東,本次增資通過保監會批準后,公司注冊資本將有當前的2億元增加至15億元。
從股權結構來看,增資前中法人壽共有三家股東,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50%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一大股東,北京人濟九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法國國家人壽保險公司分別以25%的持股比例位居其后。
由于法國國家人壽不參與本次增資,增資后,法國國家人壽持股比例由25%稀釋至3.33%,而第一大股東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50%稀釋至33.3%。

這大半年來,33.3%對于不少保險股東來說是個“敏感”數字。
早在2016年底,保監會首次對《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征求意見,對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上限作出規定,要求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得超過保險公司總股本的三分之一。在今年7月的二次征求意見稿中,計算口徑變為單一股東持股占保險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而注冊資本會隨著增資等行為而產生動態變化。據澎湃新聞此前統計,除去國有單一股東占比超過1/3以及外資股東持股比例在25%以上的公司,約有11家公司目前單一股東持股比例超過1/3。
“賠了”僑興債的浙商財險:擬增資緩解償付壓力
2016年踩雷“僑興債”的浙商財險也提出了增資計劃。
在6月20日召開的浙商財險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上,浙商財險七家股東決定將公司注冊資本由15億元增資至30億元。本次增資以向原股東發行股份的方式實施,總計發行15億股,每股1元,由全體現有股東按照持股比例認購。增資完成后無新增股東,各股東持股比例不變。
二季度末,浙商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45.4%,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90.79%,均低于監管紅線。浙商財險表示,二季度末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計算口徑不含已到位的15億元增資,增加計提已到位的15億元注冊資本金后,
公司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將有極大幅度的提升。
2016年下半年,浙商財險為僑興私募債提供信用保證保險,此后僑興債違約,浙商財險當年四季度支付賠付款項大幅增加,此后兩個季度公司賠付款也有所增長。2017年上半年,浙商財險約虧損3.07億元,凈現金流約合-4.03億元,同比下降1.48億元,公司稱這主要是由于保費現金收入的增速跟不上支付賠款和手續費及傭金的增速而造成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