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五十萬條數據,解密四川21市州數字經濟發展活躍度
“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四川省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提出,四川計劃到2022年底,數字經濟規模達到2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40%。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四川省在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方面不斷發力,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大。
川觀智庫數據團隊聯合易觀分析,以四川21市州為樣本,通過對數字用戶規模及滲透程度數據、數字科技產業基地建設情況數據和企業數字化發展情況三個方面50萬余條數據進行算法模擬,測算出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活躍行為,并對其進行分析,形成“2021年四川21市州數字經濟發展活躍度指數榜單”,量化各市州發展全貌及地區間差距。
一、成都市領跑總指數,綿陽市發展勢頭強勁

2021年四川21市州數字經濟發展活躍度指數從數字用戶滲透度、企業數字經濟發展活躍度指數三個方面評價四川21市州的數字經濟發展活躍情況。數據顯示,2021年度數字經濟活躍度指數最高的市州是成都,以總分87.13分位居榜首,其次是綿陽,以43.01分位居第二。眉山、攀枝花、德陽、自貢的綜合得分均超過30分。對比2021年四川21市州GDP來看,數字經濟發展活躍度排名靠前的市州,大多數GDP排名也較靠前,如成都、綿陽、德陽、宜賓等;而眉山、攀枝花、自貢、廣元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表現格外亮眼,躋身前十行列。
二、行業數字用戶滲透情況各有優缺,眉山脫穎而出

數字用戶滲透度在數字經濟發展活躍度算法模型中的權重為40分,采用標桿法進行計分,從數字用戶規模以及社交、長視頻、短視頻、電商、移動支付、銀行服務用戶、在線教育、生活服務、在線辦公、在線資訊10個行業的移動端用戶滲透程度方面考察四川21市州數字用戶側的數字經濟發展活躍情況。
從數字用戶滲透度來看,眉山市以31.13分位居21市州榜首,綿陽市、自貢市、廣元市緊隨其后,得分均超過28分。眉山在電商、生活服務行業的數字用戶滲透程度表現不俗,相較全省其他市州用戶滲透程度最高。
數字用戶規模方面,成都在人口規模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不出意料坐擁第一的席位,但反觀行業滲透度,成都的數字用戶在生活服務、在線教育、在線辦公行業滲透率相對較低,這些行業在未來發展中有潛在拓展空間。
三、數字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呈現去頭部化發展趨勢

數字科技產業基地建設活躍度指數在數字經濟發展活躍度算法模型中的占比為30分,采用標桿法進行計分,主要從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眾創空間、高新園區、大學科技園、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等方面,考察區域內的數字科技產業基地建設情況。以建設情況最優的成都為標桿(滿分30分),綿陽、德陽的數字科技產業基地建設活躍度分列第二、第三,宜賓、攀枝花、瀘州緊隨其后,勢頭迅猛。
分析四川省科技廳官網和四川省發改委的公開數據發現,近年來綿陽、宜賓、攀枝花、瀘州在申報和爭創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省級眾創空間等數字科技產業基地方面積極性頗高,各地均發力打造“城市大腦”、數字經濟產業園,在全省范圍內逐漸呈現去頭部化的發展趨勢。
四、企業緊抓數字化轉型趨勢,優秀案例不斷涌現

企業數字化發展活躍度方面,其在數字經濟發展活躍度算法模型中的權重為30,采用標桿法進行計分,主要考察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服務、電商以及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等行業的企業數字化發展情況。除成都作為標桿(得滿分30分)外,綿陽、宜賓的企業也具有緊隨潮流探索數字化轉型、力圖率先完成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積極性。其中,綿陽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9608家企業擁有1.3萬余個專利,宜賓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軟件著作權保有量僅次于成都,為全省第二。
通過案例分析發現,四川各市州在招商引資、引入先進技術、發展自身數字技術等方面競相發力,主動擁抱企業數字化發展機遇,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快融入數字化時代趨勢、賦能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插上騰飛翅膀。例如,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來自成都、綿陽、德陽等地的企業紛紛亮相,展現四川民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優秀成果。另外,2021年12月四川省企業聯合會、四川省企業家協會發布的《四川企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成果公告》顯示,瀘州、宜賓各有一家企業獲評“企業數字化轉型優秀成果”稱號。
川觀智庫數據團隊
易觀分析
聯合出品
制作團隊:朱煒琳、葛仙雅、黃愛林、呂紫倩、郭韻、陳曉蝶(實習)、李倩倩(實習)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