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音樂劇《浮生六記》2.0版,音樂和舞美同升級
“一個人,一餐飯,在窗前,坐一整晚。一對人,卻為何只留下,留下我一個。”這是沈復思念亡妻蕓娘的歌曲《蕓》,演員余笛用哀婉的曲調,將沈復失去摯愛后的追懷娓娓道來,也讓每一位在座者哀傷動容。這一幕發生在音樂劇《浮生六記》的排練現場。
排練現場
音樂劇《浮生六記》改編自清代文人沈復的自傳體散文,通過沈復在蕓娘去世后無數次的長夢、喋喋不休的追憶,再現了二人從年少傾心、相濡以沫到生死離別的唯美愛情故事。
余笛飾演沈復
去年5月,這部充滿東方審美的音樂劇首秀上海,賺了不少熱淚。3月17日-20日,《浮生六記》2.0版將登陸上海藝海劇院,并開啟全國巡演。
全劇在旋律創作上采用中國五聲調式“宮商角徵羽”作為核心動機,同時,以鋼琴、豎琴、黑管、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樂器為主奏樂器,打破了中西和古今的界限。其中,豎琴代表蕓娘,黑管代表沈復。
“我們的音樂改了至少有 1/3,多了好多新的音樂。這些音樂是我們在第一輪演出后總結的,或者第一輪排演來不及加進去,不加又很遺憾、非常需要的音樂。”在劇中飾演沈復,從13歲一直演到69歲的余笛介紹。余笛也是這部劇的藝術總監。
沈復(余笛)和蕓娘(趙嘉艷)
比如新加的《蕓》《三個字》《葬花少年》,“《蕓》很深情,非常直白地表現了沈復當時的心態,能讓觀眾在一開始就明白。《三個字》在一個鬧劇的過程中,猶如棒喝,讓下面的人突然醒過來。”余笛說,“第一輪我們缺少這種戲劇的反差,這次補進來了。”
沈復(余笛)和蕓娘(王潔璐)
“上一輪演出時,當沈復唱《虛度》,我的眼淚嘩地下來了。這一次他唱《蕓》,我的眼淚更停不下來了。”扮演蕓娘,第一輪就和余笛并肩作戰的王潔璐說。
不只是音樂,全劇色調清雅素凈的服飾和舞美同樣將升級,比如“小滿”這個場景變得更唯美了。演員也更新換代,其中,新晉加盟的趙嘉艷也將扮演蕓娘,甜美的笑容讓人過目不忘。
趙嘉艷是1.0版的觀眾,“非常感動,不停流淚,口罩都濕了,我也不想去擦,怕破壞和臺上演員的共情。” 趙嘉艷說,不只是感動,這部劇還喚醒了她內心深處被忽略的潛意識,“就像導演說的,我們每個人都有愛別人的能力,但每天忙忙碌碌的我們總是會忽略,忽略別人給你的,也忽略去給別人。希望大家看完這部戲,向往愛,主動付出愛。”

天人甲乙丙
有觀眾還記得1.0版的結局,沈復、蕓娘坐在觀眾席,身居現代的他們名字都換了,問對方是誰。這樣一個處理,把悲劇結局變成了happy ending,為什么會做這樣的設置?
“人生會終結,戲劇會落幕,但愛不會。生生世世總會有人相愛的,像我們這樣,或者不像我們這樣。”王潔璐用戲中的臺詞作答。
“但說不定,我寫的書會被某些寫戲的渾人改得面目全非,完全不是我們本人的故事。”余笛也用戲中臺詞補充,“意思就是,放在任何一個時空里面,真正相愛的人是不變的。”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