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cronym id="vwv6e"><var id="vwv6e"></var></acronym>
    2.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有码av,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久久,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四虎在线成人免费观看,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實錄|專訪隆基股份李振國:談競爭策略、電池路線與氫能布局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2022-01-05 14:15
      來源:澎湃新聞
      ? 能見度 >
      字號

      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業、全球最大單晶硅片及組件制造商、獲頂級投資機構青睞加持,一系列光環令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基股份,601012)成為近年來最受外界關注的中國光伏企業。在風云變幻的光伏行業,隆基一路凱歌,市值超過4000億元,在資本市場被稱為“光伏茅”。

      屢次另辟蹊徑、發展勢頭猛、垂直一體化,隆基股份迅速壯大的過程中也不乏爭議。近日,隆基股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接受澎湃新聞專訪,在回應外界爭議的同時,談及選擇單晶路線的初衷、競爭策略、2021年光伏產品漲價潮、尺寸之爭、電池技術路線之爭、氫能布局等熱點問題。澎湃新聞對其中的精華內容進行梳理(原文較長,略有精簡):

      隆基股份創始人、總裁李振國

      澎湃新聞:隆基目前的行業地位和影響力有目共睹。但首先,我們還是將時間軸往前拉一拉,請先簡要回顧一下這家公司從創立到壯大的過程,你認為大致可以分為哪幾個階段?

      李振國:我覺得可以站在不同的維度來看待這個歷史。

      從個人維度來講,我(19)90年大學畢業,畢業后的10年,屬于養家糊口的階段;第二個10年,2000年到2009年、2010年左右,屬于自我價值實現的10年,覺得自己有能力做一些事情,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出來了,對社會有用;從2009年開始,它應該是一種責任,因為這個時間公司已經超過1000人的規模了,當然現在已經6萬人左右了,考慮的是讓員工端好這碗飯。

      從行業角度看又是另一個維度。很多人也問我是否很早立志光伏領域,其實不然。2006年之前我做單晶硅的原因是因為我只會做單晶硅。2006年之后,我們開始形成戰略,從技術出發再到能源轉型和社會責任發展展開思考。

      我們認為,是不是最好的技術路線,要看是否建立在光伏行業度電成本最低這個最本質的需求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節點,我們對技術路線進行了深度研究。

      我們的判斷是單晶技術。進而研判降本如何實現,比如RCZ(多次裝料拉晶技術)、金剛線切割等技術不斷推出,其實都是為了強化和實現單晶技術路線的度電成本優勢。

      2014-2015年,我們思考的角度進一步變化。我們確定光伏將是成本最低的清潔能源,這已是大勢所趨。我們開始更多思考如何通過一些調節方案來消除光伏發電的間歇性缺陷。

      2018年,大概5月份,我在清華大學企業家學者班。有個課程去英國劍橋大學上課,一位老院長、80多歲的物理學家給我們授課《2050年的地球》,老先生充滿對地球的擔憂,有些擔憂無法避免,但最現實的擔憂是地球遭到人類活動的破壞。霍金也曾表達過類似的擔憂。

      我覺得世界上最聰明的腦袋為人類未來擔憂是境界,但他們低估了光伏的作用。我結合思考,提出solar for solar 的理念,比如清潔能源制造清潔能源,負碳地球等。以前大家不這么想,因為光伏制造是消耗能源,要排碳的。后來我們又陸續提出:光伏+儲能是未來人類終極能源,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力武器。

      當然還有個維度,從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維度。組織變遷,從成立到股份制改造,從作坊到公司的轉變。各個職能部門也逐漸完善,IPO上市,企業規模從1個億左右到14、15年30億左右,2014年建立事業部,到現在發展到營收上百億。

      最近,我們也在做組織調整,成立了中央研究院,建立平臺支撐能力,業務管控模式也要從軍區制向戰區制管理。

      澎湃新聞:2000年隆基成立的時候,光伏還是個蠻奢侈的東西,此后很長時間里,多晶技術呈現壓倒性優勢。隆基一直堅持單晶,在單多晶技術度電成本最重要的那個轉折點出現之前,你和團隊經歷過心態上的波動嗎?

      李振國:這其實和我們在2006年左右的深入分析有很大關系。

      2006年公司對行業做過十分深入的調研和分析,主要站在兩個維度。第一,技術路線到底是什么:我們的邏輯是光伏是能源屬性,發電成本最低是終極追求目標。單個環節的低成本和轉化效率不能貢獻到未來的度電成本,未必就是好的技術路線。比如我們對比晶硅和薄膜、單晶和多晶、物理提純和西門子法、聚光電池和常規晶硅電池對比。最后結論是單晶是未來度電成本最低的技術路線。我們假設,即使鑄錠做到零成本,單晶依然具有優勢。

      所以說資本市場包括行業有很多人說隆基是賭單晶路線賭對了,其實我們不是賭。那時候我們清晰認識這一點,后面在技術路線做出改進和耕耘。

      第二個維度是我們怎么看待這個行業的競爭格局。最近幾個季度我們也受到了(硅料漲價)挑戰,但我們認為凡是人類能造出來的,都會過剩的。光伏產業鏈除了電站外,其他環節都是制造屬性。我們認為行業未來一定是一個充分、完全競爭的格局,隆基需要打造的能力,是在慘烈的充分競爭環境下,如何保持住自己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基于以上判斷,我們在當時采取了幾條競爭策略:

      1.第一階段戰略,集中資源在自己擅長的環節形成點狀突破,形成全球競爭力,比如我們單晶拉棒切片環節。

      2.拒絕與多晶硅料廠簽訂鎖定價格的長約。在此后的十多年時間里,這個判斷是對的,除了在最近兩三個季度里受到了挑戰。隆基是過剩論者。

      3.在選址上,我們首先選到寧夏,電力供應充足、電力成本也比較低。我們當時判斷,電費屬于剛性成本,其余成本里有很多泡沫和水分,擠掉后電力成本(占比)會上來。果不其然,到2013年,我們硅片中電費成本占比13-14%,相較于在長三角地區建廠更具競爭力。

      4. 定制化設備。

      因此,后來單晶競爭力的實現不是突然實現的,在2006年就有過鋪墊和戰略思考。此外我們同時在拉晶,金剛線、多種電池技術比如PERC等,也在協同創新。

      澎湃新聞:在光伏行業,老大不易做。一方面市場的波動、政策的變化,龍頭容易最先受到沖擊。另一個,做老大容易引發爭議,外界覺得你大了威脅到我的生存空間了。隆基一直在爭議中前行,比如供應鏈漲價也有觀點指責隆基。你怎么看待外界爭議?

      李振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看待一家公司時,會有自己的理解,不可能理解你的全貌,有一些理解偏差是十分正常的。隆基不會過度在意外界包括資本市場的評價,還是需要把該干的事做好。

      前些年有媒體問我,光伏行業跌宕起伏,你們為什么做得還可以?我說其實我們的套路很老套,沒有什么獨門訣竅。這個問題可以從四個層面去看:

      第一我們有堅定的信念,認為做的是一件好的、善意的事情,同時也認為光伏行業成本技術進步也比較快,將來一定會成為主流能源,它的市場空間也很大,所以下決心深耕,義無反顧地將資源投入其中;

      第二我們遇到戰略決策、技術路線選擇或是疑難問題時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第一性原則,我們幾個創始人都是物理系的,實際上就是要找到最根本的因素和原因;二是立足未來原則,看3-5年或者8-10年以后有什么變化。

      第三,方向找到了,就要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在研發投入不惜血本,快速實現研發轉化,形成技術領先、產品領先、成本領先的核心競爭力。

      第四是穩健的財務和風險控制來保駕護航,我們的負債率這些年一直在50-60%以內的水平,不過度用杠桿,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其實要說起來都是蠻老套的一種東西,沒有像別人說的要什么彎道超車、以小博大。

      澎湃新聞:決定之后要堅定不移執行還是挺難的。很多時候政策變化、市場環境變化會讓人作出沖動的選擇,很多光伏企業也就是倒在這上面。能否舉一個以第一性原則決策的例子?

      李振國:企業發展過程中,特別是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餓死的很少,膨脹死的是多數。所以說一定不能太膨脹,是這個邏輯。

      第一性原則,我們2009年判斷金剛線是未來。原因是,切1噸硅棒,用砂漿切割需要消耗300公斤鋼線及各種物料,用金剛線只需要40公斤。在未來邏輯來看,它是更優的方向。我們之所以從2014年才開始大規模去做,就因為2009年開始培育產業鏈,讓技術更成熟。

      基于2009年的判斷,當時可以有三種選擇:第一種,等金剛線成熟再去做,先不做硅片業務,意味著放棄這塊業務、至少階段性放棄。第二種,硬上金剛線,即使賠錢也要干。其實隆基選擇的是第三條路,2009年還是采用砂漿切割,但在研發上投入重大資源不斷攻克金剛線技術、培育供應鏈,直到2014年成熟,迅速切換到金剛線切割。

      2008、2009年,同行將精力放在怎么節省砂漿切割的線耗上。我們站在第一性原則來分析成本結構,認為金剛線是暫時的暴利,暴利會催生供應鏈迅速擴張,一旦形成足夠產能價格會迅速下降。很快一年半后金剛線從15塊錢降到2塊錢。很多人看隆基可能這些年一直比別人掙錢多,背后的原因其實都是由這些底層原因導致的結果。

      澎湃新聞:在光伏行業長跑的企業,有的擅長技術創新,有的在技術革新上并非沖在最前面,或是不做技術投資,但一旦等到某種技術具備商業競爭力,他撲上去做規模化的速度比誰都快。隆基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李振國:剛才總結的幾條,差不多就代表著隆基的風格。我們還是說,不要挑戰常識,要按真正的科學態度對待事業,要走得穩健,別試圖以小博大和彎道超車。

      去年,我們有個戰略務虛會,總結了5個要素:1.良好的社會價值觀;2.順應社會趨勢不能逆勢而行,做得好可以引領發展;3.任何時候以客戶為中心,不要挑戰客戶;4.保持學習的態度,比如我們站在精益生產角度和豐田還有很大差距,站在數字化能力上和美的、華為還有很大差距。5.有效的組織,這個很有挑戰的,建立有效的組織、有效地工作。

      澎湃新聞:剛剛提到隆基的不領先不擴產。從隆基的視角來看,這是理性、克制的表現。但對于友商、合作伙伴來說,是有所擔心的,因為自己的市場份額可能受到沖擊。如何、為何在某個領域或某個環節作出大規模擴產的決定?

      李振國:我覺得可以講兩個在戰略上產生影響的事例和階段,包括我們的心路歷程,也許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這個事情。

      2014年我們介入下游電池和組件,原先我是做硅片的,為什么往下游擴?客觀上是有了資源能力,可以選擇往半導體硅片方向做橫向能力升級,也可以選擇光伏垂直一體化。

      雖然隆基很早確定單晶技術路線,但是行業內在那個階段并未充分認識,甚至阻礙單晶路線的發展。2012年日本光伏市場多晶組件60日元1瓦,單晶90日元1瓦,其實兩者成本差不多,下游很多組件企業做一部分單晶,但視為小眾市場,認為做單晶就是要多賺錢之類的。

      那時候,我們向下游多個組件廠溝通單晶技術路線,我當時分別都跑了,我說我們金剛線的技術很快要成熟,在今后兩三年單晶硅片的成本會大幅度降低,你們應該往單晶上去抓,很多人并不理會。在那時,我們認為無論從市場和未來度電成本,必須要力推單晶路線的普及,說服不了下游,只能自己去做示范。

      很快4-5年,我們迅速做大。2016年,我們在美國路演,表示要大量做組件了。有客戶問,為何和自己的客戶競爭?我說蘋果手機里有大量三星的元器件,但兩者的競爭和合作可以共存。后期我也和很多客戶講,你們是蘋果,我們是三星。

      最開始我們介入下游時,自建產能很少,只做了小規模的產線,其他主要由外面代工。到了17年的時候,有30多家組件代工廠,電池也是外采。但是出現很多問題。組件廠標準不一,質量不好把控。因此,我們自己做無論質量還是成本都更有優勢,因此擴產。電池上,我們之前也沒有想做這么多,因為組件是期貨業務,電池是現貨。很容易因為電池漲價影響組件供應和成本控制。不領先不擴產,不掐脖子不介入。電池片是被掐脖子了。

      澎湃新聞:貫穿2021年的產業鏈不平衡,會長期存在嗎?

      李振國:在過去很長時間,隆基也在推動社會共識(清潔能源主力)盡早達成,但是我們沒有想到這么快達成。中國提出雙碳目標、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全球快速達成碳中和共識。但是市場空間突然打開,產業鏈并沒有做好準備,比如2020年四季度的玻璃、2021年的多晶硅料。

      不均衡很有可能伴隨著光伏產業的快速確定性發展,會時常存在。供應鏈的管理管控將成為下一步發展中的重要任務,從單純追求技術進步,變為企業整體運營能力的提升。

      我們將對供應鏈管理下更大功夫,讓經營成果的確定性變得更高。我們還需要補強這方面能力。

      澎湃新聞:怎么看2021年遠超過行業預期的漲價潮?供應鏈漲價是不是在反噬光伏在整個能源體系中多年積累的優勢?

      李振國:從總體來看,供應鏈漲價也是市場規律。某個環節不均衡導致價格上漲,使這個環節的投資收益、盈利能力大幅度上升之后,會吸引更多社會力量進入到這個環節來補充產能,這本身是一個正常的循環。

      從13年到一直到現在,硅片環節也經歷過很多輪單晶硅片短缺。隆基的做法是,在多晶硅料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不會因為短缺而漲價。但這種做法并沒有阻擋住近年來的硅片擴產熱潮。

      隆基對市場也出現一些誤判:我們一直推動單晶取代多晶,但沒想到取代這么快。之前預計2023-2025年才能實現,沒想到2019、2020年就完成了。雖然我們成長速度不錯,但是還是不夠快,這和隆基的基因有關,我們不會激進,隆基的風格是穩健。

      漲價是短期的,不至于長期存在,不會對大局面有影響。國內能源轉型趨勢是確定的,無非早晚一點。我們要看的是這個行業是不是有真正的瓶頸存在。比如2020年四季度玻璃出現短缺,那個階段隆基和下游幾個企業還是蠻緊張的,于是與主管部門溝通,因為當時的產能政策不合理,將來會形成真正的瓶頸,通過市場調節無法解決。

      但多晶硅料漲價,我們就沒有那么緊張。原因是多晶硅料漲價漲得越高,沖進來的力量會越強,因為有個建廠周期,但到了一定時間就會有充足供應。只要政策上不限制多晶硅擴產,有利可圖大家都會往這里來。

      海外一些項目不受這個價格影響。因為光伏已經比傳統能源更有競爭力。所以我覺得市場價格波動,大可不必過于擔心。

      光伏大發展預期下,這是短期的產能調整和產業鏈調整的行業自我優化。我們理解這個事情,不可能讓某些供應鏈企業在過去不賺錢的時候還要擴產。

      漲價還是正常市場行為的一種反應。當下游不暢通了,自然就漲不動了。市場經濟是最有效的手,我們還是要尊重市場。

      澎湃新聞:隆基最初的主業是半導體硅片和原材料,半導體行業的特點是全球分工合作。在光伏行業,制造端的垂直一體化近年來成為趨勢。光伏制造端是不是必然會走向垂直一體化?

      李振國:不一定。是專業化還是垂直一體化,并不取決于這個商業模式是不是真正的成功,而在于各個環節的核心競爭力。垂直一體化的企業,如果某個環節是明顯短板,這個環節會成為拖累經營成果的負擔。走專業化的企業要求就更高了,意味著你在這個環節必須比別人領先。

      澎湃新聞:每個企業的答案可能不一樣。

      李振國:對不同企業來說,到底哪種更好,答案是不一樣的。

      比如臺積電,芯片制造做到頂尖,處于食物鏈最頂端。光伏產業鏈也是一樣,如果有某家公司在某個環節做得遠比別人強,那走專業化道路沒問題。

      澎湃新聞:硅片新廠家的產能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釋放。隨著新硅片產能勢力的進入,隆基擁有100GW的硅片產能,未來是否能維持硅片業務20%左右的毛利?隆基對于硅片業務、組件業務的利潤分配,有何預期?

      李振國:還是要看新建產能開起來之后能否可持續經營。大家可能還得再觀察一兩年市場,等這個環節新的格局穩定以后,才能得出結論。

      對于隆基來說,像前面幾年的那種特別大幅度的領先可能不存在了,但是我們在各種細節,比如研發等具體環節,我覺得我們還是有信心的。

      硅片和組件的利潤分配,沒有理想態,(因為)產業鏈各個環節會存在不均衡性。從長期來說,我們仍然維持一個大判斷,這行業一定是充分并且完全競爭格局。

      澎湃新聞:隆基在新的電池路線上的態度備受關注。對異質結、TOPCon方向分別如何規劃?目前哪個技術跑得更快?

      李振國:隆基從來不會把自己固定在某一個路線上。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尋求最低度電成本,這是終極目標。至于實現的過程,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進展和變化。也許有一天,薄膜技術出現大的突破,也許也有這種可能性。

      很多人問隆基的風險點在哪?第一條是超出我們認知的黑科技,第二條是我們的組織管理能力,幾萬人的組織能力建設沒經驗。

      我們判斷,產業鏈上可能出現重大技術突破節點的只有兩個環節,一個是電池片,另一個是最后的場景化應用。電池片環節我們認為還有兩個臺階要上,第一個臺階是突破單結晶硅電池的量產極限。第二個臺階是雙結電池,這個難度太大,要放到10年的尺度上看待。

      PERC進步到24%就是極限了,TOPCon、異質結或者說這些技術的融合,要實現轉換效率并不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關鍵是怎么低成本實現。今后兩三年或者三五年,誰能低成本實現26%-27%的轉換效率,就能站上電池環節的制高點。

      (哪個路線更好)到今天依然沒有確定性答案。哪怕下次宣布異質結的轉換效率達到27%,依然不代表這是最優路線,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隆基展現出來的是,我們在這些方面的研發上是全球領先的,但是什么時候量產、商業化,現在還不確定。但我們相信強大的研發投入,隆基能最早、最快實現某一個技術路線量產。

      2019年美國行業資訊機構PV-Tech進行了全球主要光伏制造企業的研發調查,結論是自2017年開始隆基是全球光伏行業研發投入最大的公司,每年投入超過美國前兩名的總和。

      澎湃新聞:在電池技術迭代過程中,怎么做才能確保行業領先地位?如何把握研發與量產節奏?

      李振國:隆基在量產過程中,對遠景有判斷,什么時候量產,節奏要把握好。走早了可能有損失,走晚了就落后了,要找到合適的點去做真正的量產。

      隆基站在投資回報考慮,投入多少、產生多少收益。一旦準備量產,這是我們最重要的衡量標準。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比如一種技術現在很賺錢,但我們知道它明年就會被干掉了,我投它時也會很謹慎。

      TOPCon和異質結的理論效率差不多,最關鍵的還是要看工業化或工程化過程中,第一要實現比較好的結果,第二要低成本實現,這是最關鍵的。

      澎湃新聞:終端投資者其實不關心究竟何種路線勝出,只需要以最低成本發出那度電。

      李振國:是這個邏輯。有些特殊場景是另一種情況,比如戶用屋頂,可能還會關注美觀等因素。但如果純粹站在能源角度來看,電站投資者更關注的是比較確定的投資收益。

      隆基關注穩健可靠,比如在材料、技術標準等可能影響長期可靠性的東西,我們關注度十分大。隆基一直有個觀點,更大尺寸的硅片,其實我們不反對,能給客戶帶來價值也沒問題。但更大尺寸的組件我們是有擔憂的,因為它給可靠性帶來了風險。在組件的尺寸上,我們反對無限度的擴大。

      澎湃新聞:隆基在2021年有很多氫能領域布局,氫能和光伏行業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李振國:站在碳中和或者能源轉型大背景下,可能出來三個賽道。第一個賽道是以光伏為主的一次清潔能源,它的規模成長是確定性的。

      三四年以前我說2030年全球(新增裝機)要到1000GW,很多人認為太激進了。但站在碳中和角度倒推,這是不夠的,我們認為到那個時間每年需要新增1500-2000GW,連續安裝30年才能支撐能源轉型的需要。

      第二個化學儲能,平衡、消除光伏風電間歇式缺陷。

      第三個就是綠氫的引入。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現在有42%來自電力系統,但還有很大一部分碳排放不與電力直接相關,比如能源化工體系。綠氫作為二次能源引入,是一件必須的事情。當然從氫產業鏈上,我們認為電解水制綠氫是確定性的,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來替代。至于得到綠氫之后的應用,還存在不確定性。比如現在大家很關注的燃料電池,未來只是氫能應用很小的部分。

      在氫的應用環節,我們保持研究能力。在制氫環節是確定的,我們在建立大型電解水制氫裝備、技術和服務能力。

        責任編輯:李躍群
        校對:欒夢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实拍女处破www免费看|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永久精品日韩成人av|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精品无码自拍自在线|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艳妇乳肉豪妇荡乳xxx| 奉新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第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精品视频| 免青青草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久爱www人成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少妇扒开双腿自慰出白浆 | 五月丁香六月狠狠爱综合| 乱人伦无码中文视频在线| 欧美黑人添添高潮a片www|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妖精| 亚洲中文一区二区av|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hd| 色综合 图片区 小说区|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亚洲AV日韩AV综合在线观看| 日韩V欧美V中文在线|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丁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7777|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亚洲日韩AV秘 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成人自产拍在线| 国产乱码字幕精品高清av| 爱性久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暖暖 在线 日本 免费 中文|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刺激视频| 九九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