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東風-5C攜十個分導式彈頭,中方史無前例試驗讓美國不淡定
政知局微信公號2月4日報道,這幾天刷屏的一條軍事新聞,讓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覺得有必要說道說道。
被央視主持評價為“國之重器”的東風-5C型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成功,并且在這次試驗中,這個大家伙攜帶了10個分導式彈頭。
美媒:史無前例,將重新評估中國核力量
先來簡單回顧下這件事。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東風-5C型洲際彈道導彈試射成功是在1月早些時候。之所以這兩天比較火,是因為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報》1月31日的報道。這篇報道被國內媒體注意到,并在互聯網上引發關注。
央視海峽兩岸節目就援引該報道稱,兩名五角大樓官員透露:1月早些時候,中國進行了一次洲際導彈試射,這次試驗中測試了新的東風-5C型洲際彈道導彈,這枚導彈攜帶了10個分導式彈頭。
讓政知君意外的是美方專家的評論,前述美國媒體在報道中使用了“史無前例”的字眼,并認為此次試驗將讓美國不得不重新評估中國核力量。
據報道,導彈是從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擊中了中國西部沙漠中的靶場。五角大樓發言人格雷·羅斯中校表示,“國防部按慣例監控中國軍事發展并依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能力調整我們的防御計劃?!?/p>
報道認為,長期以來美國對中國戰略武器彈頭的評估一直停留在較低水平,這次10個分導式彈頭的導彈測試將讓美國不得不重新評估中國核武庫。根據美俄協議,美國的值班核彈頭數量應當削減到1550發。如果中國的核彈頭數量增加到800-1000發,那么五角大樓很可能考慮增加核彈頭數量,將部分處于儲存狀態的核彈頭重新轉入值班狀態。
另外,美國國際評估與戰略中心專家里克·費舍爾還說,中國進行史無前例的多彈頭導彈測試似乎意在向特朗普政府發出信號。
10個分導式彈頭的東風-5C,牛在哪?
一連串的裝備、技術名詞,肯定會讓非軍迷的讀者一頭霧水。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先用名詞解釋的方法為后文“排排雷”,把這幾個概念簡單說說。
東風-5C
導彈,大家都不陌生,就是通過制導方式指引,可以精確打擊遠距離目標的武器。其中的彈道導彈,區別于巡航導彈,其發射過程更為復雜。
簡單地解釋,彈道導彈的發射可類比為一個搭載衛星的火箭,搭載的衛星便是其戰斗部——彈頭。推進器先將彈頭送至一個較高的距離,這個高度通常可達大氣層外的太空,燃料耗盡后推進器分離,彈頭此時按預設軌道飛行,并且由于太空空氣稀薄阻力小,這個過程的飛行速度極快。按照預先計算,快要到達目標上空時,彈頭將再次進入大氣層,俯沖向目標,末端的“沖刺”階段,彈頭的動能巨大。
洲際彈道導彈,就是打擊距離跨越大洲的超遠程彈道導彈,射程通常超過5500公里。這種類型的導彈,由于初段發射難以探測,中段處于太空離地距離大,末段攻擊速度快(通??蓭妆队诼曀伲瑪r截起來難度很大。因此裝載有核彈頭后,被當做國家的戰略威懾性武器。
東風-5C,便是我國自主研制的一型洲際彈道導彈。
它采用固定發射井發射方式,是東風-5型洲際導彈的最新改進型。據中國現代艦船雜志社主編崔軼亮在央視欄目中保守的說法,東風-5C的射程一定會超過10000公里,美國全境均在其射程覆蓋之內,是真正的大國利器,決戰型武器。
其實,“東風”是我國對自主研制的彈道導彈的統稱,序列下有近程中程等多種型號,也有比東風-5C更厲害的,這個政知君后面再說。
分導式多彈頭
洲際彈道導彈,中美俄等大國都擁有,而分導式多彈頭這個技術,比導彈本身更厲害。崔軼亮認為,之所以美方如此關注和重視這次試驗,并稱其“史無前例”,也正因此。
想說清分導式彈頭技術,還是要從頭說起。
洲際彈道導彈剛剛問世之時,一枚導彈只能攜帶一枚彈頭打擊一個目標?!斑@樣導致打擊效率不夠高,成本也很大。”崔軼亮介紹,隨著不斷研究,1960年代初期,出現了集束式多彈頭技術。原來只能裝載一個彈頭的空間中,可以放下兩三個小一些的彈頭,一次可以打擊多個目標。但是當時的技術還不允許這些分彈頭過多調整最后的攻擊姿態,打擊范圍通常是半徑十幾公里的一個圓。1960年代末期,出現了最早的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相較之前,這時的每一個彈頭都具有自己的推動系統,可以調整末端的飛行姿態、軌跡,打擊的半徑大大加大。并且在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可以攜帶的分彈頭的數量不斷提高。
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梳理外媒對我國東風-5型導彈試驗的報道發現,以往東風-5A、東風-5B時多是猜測搭載3-5枚分彈頭,而這次的東風-5C躍升到10枚,戰力倍增。
有專家分析稱,中國很長一個階段沒能突破分導式多彈頭技術,瓶頸在于核彈頭的小型化。此次攜帶10枚分導彈頭,正說明我們突破了這個技術瓶頸。美媒報道中認為的,中國核力量或許將提高一個數量級,并非無端猜測。
政知君查閱資料發現,目前美國核武庫的中堅力量,裝備在戰略核潛艇中的三叉戟Ⅱ型潛射洲際彈道導彈,其搭載分導彈頭數量為8個。這也就不難理解,美國媒體對此為何如此關注。
“長了腿”的東風-41更厲害
關于這次試驗,其實法國媒體搶在美媒之前曾提到過,有趣的是他們誤將東風-5C認成了東風-41。
為啥?因為東風-41的名氣更大、技術更為先進。
2016年4月,同樣是《華盛頓的自由燈塔報》,披露了中國進行最新型洲際彈道導彈試驗的消息,那時的主角正是東風-41。公開的資料顯示,東風-41的打擊范圍相比東風-5C,其實也并沒有太大提升,它們的最大區別在于,東風-41“長了腿”。
前文提到過,東風-5C是從固定的發射井發射,也就是說,它是一枚“定點”武器?!伴L了腿”顧名思義,東風-41可以移動,可依靠導彈發射車或者鐵路機動。軍事專家稱,一旦開戰,相比固定發射井這種發射方式,可以機動的洲際導彈的生存能力和威懾作用要高的多,因為固定發射井隱蔽性更差,分布位置也可能被敵方竊取,所以更容易遭到打擊,安上轱轆“長了腿”,隨意部署靈活機動,便沒有這個顧慮。
既然東風-41型號更先進,我們為什么還要用相對落后的東風-5C試驗分導式多彈頭的技術呢。
對于這個問題,眾多評論員和軍迷也都有著自己的說法。有這么一種說法,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認為可以參考。東風-41在早些時候已經試驗成功,機動運載技術已經得到驗證,這次試驗分導式多彈頭,不需要成本更高的東風-41,選用射程相近、裝載能力相仿的東風-5C,一樣可以達到效果。
政知君換個通俗的說法,其實這次的試驗,是為了驗證東風-41搭載分導式多彈頭的技術,而美國人更加害怕的,也是這種“長了腿”的新型導彈。(原題為《中方“史無前例”試驗讓美國不淡定 》)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