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技術派|日本潛艇跟蹤遼寧艦?臆想!不如反思航母反潛短板
2016年12月27日,日本東森新聞刊發了一篇題為“遼寧艦遭日潛艇跟蹤,直-9投聲吶追到宮古島10公里處”的消息。這則消息被中國媒體廣泛轉載,引起熱議,其細節也在轉載過程中持續發酵。
直九究竟去做什么了?
日本統合幕僚監部公布的通報其實極簡短,僅提到25日午后,中方直-9直升機從護衛艦起飛,在宮古島日方領空東南10~30公里距離的空域飛行,通報中的航跡概要圖里,直-9先朝西,而后折返朝東,最后轉向南飛。同一信息通報中還發布了這架直-9飛行結束后返回護衛艦(舷號538)的照片。
如此有限的信息實在不足以判斷直-9究竟在做什么。
如果直-9的確是去進行反潛偵搜,那么一定會被觀察到它使用吊放聲吶的招牌動作:懸停,放出吊放聲吶,完成搜索后收起,飛向下一個偵察點重復這套動作,這是直-9定位水下目標的唯一有效手段。
但日方的通報并無這種細節描述。如果并無此動作,那么基本可以判定直-9并不是去排查水下可疑目標,所以什么潛艇伏擊、直-9追趕之類的橋段聽聽就罷了,沒必要當真。
至于所謂日本潛艇企圖混入編隊,恐怕更不值一提。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艇全部都是常規潛艇,雖然噸位較大,性能先進,但常規潛艇水下航速低,續航力有限,難以跟蹤航母。

常規潛艇其實沒法跟蹤航母
航母編隊很早就有避免被常規潛艇跟蹤的辦法,二戰結束不久后,美國海軍就根據戰時經驗指出,對于常規潛艇,只要把速度保持在20節左右就可以擺脫跟蹤,這個速度對常規潛艇是免疫的。
為了隱蔽跟蹤,常規潛艇只能保持在水下航行,但水下最高航速也不過十幾節,使用這個航速同時盡量保持安靜,就只能依靠蓄電池航行,這必然導致蓄電池電量被迅速的耗盡。
如果是戰時,常規潛艇可能發現航母后直接實施攻擊,其主要武器是魚雷,但魚雷航速有限、射程有限,對發射機會要求很高,依靠魚雷攻擊航母難度很高。如果使用潛射反艦導彈,常規潛艇的機會多一些,但射程較遠的潛射導彈一般需要中繼制導,但一旦中繼平臺出現,又容易引起航母編隊的警覺,所以常規潛艇攻擊航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次遼寧艦編隊南下的航速較快,有網友推測說始終不小于16節,按25日午后出現在宮古島附近,27日抵達巴士海峽附近推算,平均航速也有十余節,這速度和距離,任何常規潛艇很難跟上。
跟不上并不等于說常規潛艇完全沒機會,利用地理優勢,在關鍵通道提前設伏是常規潛艇的合理選擇,這樣至少有可能遭遇航母。一島鏈上這樣的關鍵通道不少,都可能成為潛艇設伏的區域。常規潛艇穿透美國航母防御區的報道并不罕見,這些潛艇基本都是守株待兔得手的,也有部分是航母故意放水。但要伏擊成功,仍然需要提前判斷航母的行蹤,因為潛艇航速太慢,必須提前抵達設伏區域,一旦判斷失誤,以常規潛艇那有限的機動能力,沒有機會糾正錯誤。

想跟蹤遼寧艦的絕不止日本潛艇
假如航母編隊的對手是核潛艇,情況則大不同。當然,這里說的核潛艇需要有較高的安靜航速,否則雖然速度和耐力跟得上,但有雨噪音太大還是容易暴露,一旦暴露,核潛艇就會面對水面艦和空中兵力或者航母編隊中核潛艇的獵殺。
冷戰時期,蘇聯的巡航導彈核潛艇是美國航母戰斗群第二警惕的對手,航母戰斗群需要布置多道反潛區才能保障較好的對潛防御效果,反潛防御一般分為三道。
最外層是P-3C級別的大型岸基反潛機和攻擊型核潛艇。由于這些反潛平臺距離航母非常遠,其水下探測區域肯定是不連續的,所以必須對判斷威脅方向進行預判,然后有針對性的展開兵力。最外層之后會布置一道由艦載固定翼反潛機和水面艦組成的中層防御區,再往里則設置內層防御區,這個區域距離航母比較近,可以形成連續的水下探測區,主要由航母的護航艦艇以及反潛直升機把守,這些直升機可能來自航母,也可以是護航的水面艦艇。
冷戰結束后,俄羅斯巡航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的活動強度斷崖式下降,美國航母面對的潛艇威脅大大減小,所以美國航母取消了固定翼反潛機,編隊內只保留了反潛直升機,反潛直升機在速度、作業時間、探測手段、打擊手段方面都沒法和固定翼反潛機比,這客觀上導致航母戰斗群對外層反潛兵力和戰斗群外反潛兵力依賴加重。

如果沒有岸基大型反潛機和攻擊型核潛艇,也沒有艦載固定翼反潛機,那么,航母編隊的對潛防御很可能只留下最內層這一道防線。這時航母編隊就更需要快速連續航行。快起來才能甩掉尾隨,或者讓尾隨者暴露。即便加速到20節,對于此次的遼寧艦編隊來說都不是問題,因為這次的航母編隊的052C、052D或者054A都能達到這一航速。
但航速加上來后,會導致水面艦的自噪聲太大,進而影響到艦殼聲吶以及拖曳聲吶的探測效果。這時水面艦必須進行跳躍式搜索,先加速超越航母編隊,然后減速,釋放拖曳聲吶進行搜索,搜索結束后收回器材,這個動作可能不斷重復。
發現可疑的水下接觸后,擔負反潛任務的水面艦或水面艦編隊會綜合使用各類探測手段對疑似目標進行定位、識別,并對其性質做出初步判斷,然后將出動反潛直升機,進行再次發現,再次對目標性質做判斷。這一過程很可能十分漫長。如果確定疑似目標是敵對潛艇,就可以保持跟蹤,必要時予以警告,如果是戰時,就可以投擲反潛魚雷或深彈對潛艇進行攻擊。
遼寧艦編隊的反潛短板
如果25日在宮古島附近活動的直-9的確發現了敵對潛艇,并準備打擊,它需要召喚另一架反潛直升機機實施打擊,通過雙機協同完成全套動作。實際上,直-9不是航母編隊對潛防御的理想機型(實際上遼寧艦搭載的直-9主要用于搜救等等勤務,理論上講,卡-28也是很好的航母反潛兵力,但數量有限,且未國產化),航母上搭載的直-18大型反潛直升機才更適合對潛搜索和打擊。
然而,從日方公布的照片看,此次出一島鏈航行途中,遼寧艦甲板上并無停機,也未見直升機出動的報道(至少在宮古島區域沒有此類報道),也更加沒有岸基反潛機活動的報道。至于水下是否布置了核潛艇,暫時無從判斷。
所以,即便當時遼寧艦出動了直-18反潛直升機,那么此時整個編隊也僅能組織起內層防御,其防御縱深至多大于魚雷射程(按日本蒼龍級常規潛艇使用的89式魚雷計算,約為30公里),小于日本潛艇反艦導彈的射程(按魚叉型潛射反艦導彈計算,大于100公里)。
假如大量動用航母上的大型反潛直升機,則會遇到一個新的麻煩,直-18直升機太大,除了航母,編隊里其他水面艦都無法起降,而如果讓這些直升機都留在航母上,則會占用本就不富裕的甲板和機庫空間,進而影響到艦載戰斗機的運作。
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級和美國的航母戰斗群則無此問題,前者卡28系列直升機一向以機體短小省地著稱,后者海鷹系列直升機一直是所有水面艦、航母通用的機型,均可視需要靈活調遣反潛直升機兵力。
綜上,雖然此次遼寧艦遭遇日本潛艇極可能是子虛烏有的說法,但卻仍暴露出了遼寧艦目前反潛戰力不足的事實,暴露問題并不可怕,反而可以為中國航母下一步戰力發展指明重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