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間萬物中,我們浪費最多的便是時間

本書以語錄的形式,談及了愛情、教育、真理、公平、政府、工業……總共涵蓋了一百六十多個主題。這本書正是佩恩一生思想和智慧的集合。
01
作者簡介
威廉·佩恩(1644—1718)是北美殖民地時期重要政治家、社會活動家,賓夕法尼亞殖民地的開拓者。在他的精神下,包含了各種宗教、民族和種族的賓夕法尼亞,為美國社會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礎。賓夕法尼亞政體中規定的民主原則,成為美國憲法的一個靈感來源。
02
精彩段落
奢侈
如今我們可以享用美味佳肴,就不會滿足于家常便飯,平原督郵,我們只想讓身體享受至尊體驗,品味佳肴,卻不給靈魂給養,即便有,也只是腐食而已。
簡言之,人類傾其所有購置裸宅,卻鮮有家具陳設為之裝點,這頗有買櫝還珠之嫌,仿佛是將本可繼承的家產租用7年就心滿意足。人總是標榜自己的聰明才智,通情達理,其實卻是如此荒誕不經。
考慮不周
沒有做到未雨綢繆是人類給自己招致的所有不幸的根源,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很少會與第一反應相符,這樣就會避免因考慮不周、輕率為之而鑄成大錯。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為過。
可以說我們的不幸都是咎由自取,因為我們不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但是我們的確會明知故犯。
失望與放棄
事與愿違并非源自我們自身的愚蠢,而是上天對事態的考驗和修正:如果事態發展于我們不利,說明我們自身存在問題。
怨天尤人其實于事無補,這不過是對造物主喃喃抱怨,但見上帝之手在其中發揮作用,謙卑地臣服于他的旨意,才能以水化酒,才能領悟到大愛與慈悲。
如果我們一味關注個人得失,勢必會自亂方寸。但是如果我們能考慮到個人所得其實并非實至名歸,我們就不會如此憤憤不平,滿腹牢騷則會轉為心懷感激。
除非太陽從西邊升起,我們的自身以及一切財產都是上帝的旨意。
若我們不能拜倒在上帝腳下,那我們還要拜倒在何處為是呢?
雖然上帝的熱情可能會淡去,但是主的慈悲不會褪色,對他的謙卑和真誠的信徒會始終如一,在主的身上,眾人可以不僅僅找回他們在世間失去的一切。
抱怨
若是有人想要從我們這里拿回本屬于自己之物,我們是否該怏怏不樂?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皆屬于萬能的主,當主想要取回本屬自己之物,這又有何妨?
若是對此心生不滿,不僅是忘恩負義,還是有失公允。我們對自己曾經的擁有并不心懷感激,若要繼續占有,這也有悖誠信。
但是我們很難通過如此視角,在如此遙遠的塵世中看待事物,但這卻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的智慧和光榮去如此行事。
挑剔
我們都喜歡對他人指指點點,但是卻無法忍受他人的忠言相勸。對他人的過失錙銖必較,對自己的問題卻熟視無睹,不正是暴露出我們的弱點嗎?
當鄰人有任何動作,我們都會明察秋毫,迅速做出反應,挑盡其所有問題和不是:當主角換做是我們自己,則幾乎無動于衷,漠然應對。
這些源于不良的居心及過度的自負,我們喜歡四處閑逛而不是安守宅院,我們喜歡指責抱怨勝過安撫寬慰。
在這類情況下,有人會惡意相向,對他人的不幸說三道四;有人會主持公道,以顯示姿態。但是很少會表現出寬容慈悲,或者根本沒有,特別是涉及金錢時更是如此。
大家都應見過心如鐵石的老吝嗇鬼,他對身處苦難之人刻薄冷漠,無動于衷,正如他一貫所為,絕不會解囊相助,在他看來,他的富有理所當然;在他眼中,窮苦之人是揮霍無度后的咎由自取(唉,可憐的人啊,就好像他貪得無厭不是有錯一樣),或是,由于大量投資,或因一次生意大撈一筆后不知收手,貪得無厭。雖然這些吝嗇鬼自己可能也做過同樣投機的事情,但他是沒有勇氣將自己的大量資產涉足這種風險,即使是這樣的投資賺足的錢可能都能買下整個印度群島都不能讓他出手。就像諺語所講,這正是“五十步笑百步”。
他們有權指摘,但在道義上也有義務伸出援手:如果做不到這些的話,便是冷酷無情,而不是秉持公道。
慈善的限度
量力而為伸出援手,尤其當你能幫助別人而又不會傷及自己的時候更應如此。
如果借債人言而有信,精明強干,你自會拿回借出的錢款,即便不是連本帯利,也會得到對方的感激;如果他無力償還,便不要逼迫他還債,因為即使你收不回這點錢,也不至于令你破產。因為你不過是這些身外之物的管家,對方才是真正的主人、所有者,裁判方。
善有善報,如果用自己所擁有的身外之物來積德行善,你就會獲得永久的財富,將收獲無窮無盡,仿佛是掌握了點石成金之術。
慷慨與節儉
如果有慷慨相伴,節儉便更加值得稱贊。首先擯棄鋪張浪費,繼而慷慨大度會使需要幫助的人得到雪中送炭。一味節儉卻不知解囊相助會使人走向貪得無厭,而慷慨無度,無視節儉,則會導致揮霍一空:只有兩者兼顧,才能相得益彰。
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我們應該避免走向匱乏或過剩的極端,二者兼顧,均衡發展,這才是合理享受世間快樂的尺度。
宗教機構和政府的不力導致了世間這些貧困和鋪張,便應因此而遭受譴責。
倘若對一國的剩余財產進行合理分配利用,并對之永久征稅或用于慈善,那么窮人就會有更多的救濟院可用,學生就會有更多的學校可選,也會讓政府有更多的預算進行支配。
如果座上賓是窮苦百姓,熱情好客即可展現慷慨大度,若非如此便會與奢侈招搖難分伯仲。
原標題:《世間萬物中,我們浪費最多的便是時間》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