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靜系清倉徽商銀行一波三折,“銅王”王文銀欲160億接盤

“中靜系”再次下決心清倉徽商銀行(3698.HK)。
11月9日,中靜新華發布公告稱,將向正威集團出售徽商銀行約19.77億股股份,目前該交易已經簽訂《協議書》。以徽商銀行總股本139億股計算,這部分股份對應股權為14.22%。這意味著,交易完成后徽商銀行第一大股東將會讓位正威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轉讓總價約160億元,而徽商銀行11月5日收盤價只有2.54港元(約合2.08元人民幣),以轉讓價8.09元/股計算,溢價率接近290%。
新買家正威集團的背后是“世界銅王”王文銀。相比于2019年“中靜系”第一次將徽商銀行持股出售時,正威集團的出價要高出近40億。正威集團為何要如此高溢價的買下一家城商行股權?
“世界銅王”的資本試水
現年53歲的王文銀出身安徽農家,25歲時南下深圳闖蕩。依靠代工生產電源線,王文銀積累了第一桶金,1999年在香港成立正威集團。2003年后,王文銀進軍礦產業,斥巨資買下江西、云南等地的銅礦山、鎢礦山,奠定了正威有色金屬全產業鏈發展的基礎。2008年次貸危機時期,王文銀又頻頻在歐美掃貨銅礦及銅加工企業,銅價行情回升后,其財富也隨之爆發。目前,正威在國內及歐美、亞洲均擁有大量銅礦,王文銀因此被稱為“世界銅王”。
今年9月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正威集團以7000億元營收額打敗阿里巴巴和騰訊,位居榜單第四名。在2021胡潤百富榜上,王文銀以1160億財富排在第36位。
早年間王文銀曾一直表示暫不考慮資本市場。但最近幾年資本市場已經屢現“正威系”身影。
正威集團最早在資本市場亮相,是在2019年4月參與云內動力(000903.SZ)混改。彼時,王文銀旗下全威銅業計劃通過增資成為云內動力控股股東。但由于全威銅業未能按照昆明市國資委的要求按時簽署《云內集團增資協議》,該增資計劃在2020年11月告吹。
雖然王文銀未能將云內動力納入麾下,但是在兩年之前已經拿下九鼎新材(現更名“正威新材”,002201.SZ)的控股權。
早在2017年底,王文銀戰略入股九鼎新材,以3.4億元的價格從江蘇九鼎及九鼎新材原實控人顧清波手中受讓了10.23%的九鼎新材股份。2019年8月,王文銀旗下的西安正威以總對價11.53億的價格受讓了顧清波19.55%持股,將持股比例提升至29.78%,成為第一大股東,王文銀也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今年11月11日,九鼎新材正式更名為正威新材。
“正威系”入主九鼎新材后,后者業績已經逐步回暖。今年前三季度,營收10.35億,同比微增1.98%,但歸母凈利達到3244萬,同比大增192.87%。
在金融領域,王文銀也早有布局。2015年,正威集團通過受讓建新實業持股,進入蘭州銀行股東名單,目前持股4.8%,為第六大股東,王文銀擔任蘭州銀行董事。不過蘭州銀行自2018年二次遞表后,IPO進程未有任何進展。截至去年末,蘭州銀行總資產只有3623億。
2017年時,王文銀曾公開表示,正威集團開始啟動上市計劃,預計在A股和港股分別并購一家公司,并注入優質資產。
目前,正威集團及王文銀在手的主要金融資產包括全資子公司正威商業保理、榮威融資租賃、嘉翊創投。在此之前,正威集團旗下投資平臺正威金控還短暫參股第三方理財公司錦安控股,又在“錦安”系基金陷逾期風波前夕退出。
能順利接盤嗎?
中靜新華的母公司為中靜實業,創始人是華僑商人高央。2007年,中靜實業和杉杉聯手通過雙方共同持股的中靜四海投資徽商銀行。此后,中靜新華和中靜四海先后通過增資、受讓等方式增持徽商銀行股權。2013年徽商銀行在港股上市后,中靜新華又進一步在二級市場增持,最終成為徽商銀行第一大股東。
“中靜系”躍升為徽商銀行第一大股東之后,與徽商銀行董事會曾就分紅問題、回歸A股、發行優先股等問題多次發生摩擦,導致徽商銀行從2015年起遲遲未能回歸A股。
自2019年起,“中靜系”一直試圖清倉徽商銀行套現。本次已是“中靜系”第三次出售所持徽商銀行股權。
2019年8月,中靜新華決定將其持有的全部徽商銀行股份以121.5億元的總價轉讓給曾經的盟友杉杉股份。但這筆股權轉讓在一年后突生變故。2020年7月,中靜新華和“杉杉系”的杉杉集團先后發布公告,互指對方違約在先,致使股份轉讓遲遲未能交割完畢。隨后二人爆發口水戰,并訴至法庭。
“中靜系”與“杉杉系”的官司還未撕擄干凈。今年6月底,中靜新華再次公布了售股計劃,出售的還是這19.77億股,買家變為港股上市公司東建國際(0329.HK)。
這筆交易同樣未成行,“中靜系”的最新選擇就是正威集團。
截至6月末,“中靜系”通過中靜新華、Wealth Honest Limited、Golden Harbour Investments Management Limited、新華資管(香港)合計持有徽商銀行10.59%股份,這部分股權對應股份約為14.71億股。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中靜系”出售的持股是19.77億股,多出來5.06億股是哪來的?
這就不得不提到“中靜系”與“杉杉系”還未徹底解決的股權糾紛。
目前,“中靜系”和“杉杉系”的股權糾紛主要集中在曾經的合資公司中靜四海上。中靜四海于2007年通過增資及股權受讓的方式成為徽商銀行股東之一。截至“中靜系”向“杉杉系”轉讓股份之前,中靜四海由“中靜系”和“杉杉系”分別持股51.65%和48.35%。
2019年8月,中靜新華所持中靜四海51.65%股權以18.82億元的對價交割給“杉杉系”,中靜四海變為杉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事后雙方相互訴訟至今,“中靜系”要求“杉杉系”返還已完成工商變更的中靜四海51.65%股權。
中靜四海持有的徽商銀行股份數正是5.06億股,其51.65%股權對應2.61億股。如今“中靜系”將徽商銀行19.77億股股份擺上貨架,意味著,“中靜系”不僅將此前已向“杉杉系”轉讓、目前存在訴訟爭議的徽商銀行2.61億股劃入交易之列,還將“杉杉系”原本通過中靜四海持有的2.45億股列入出售名單。
值得注意的是,“中靜系”欲將股份出售給東建國際時,后者曾披露收購意向書,透露“中靜系”計劃出售的19.77億股徽商銀行股份,包括潛在收購股份。這部分潛在收購股份,就是存在爭議的2.61億股和“杉杉系”持有的2.45億股,但“潛在收購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實現”。

根據相關監管規定,正威集團受讓股權需獲得徽商銀行董事會及相關監管部門審批。而且,“中靜系”和“杉杉系”有關訴訟正在上海金融法院進行。這也意味著,當前“中靜系”和正威集團這筆160億的股權交易還存在變數。
中靜新華主要靠投資業務維生,其中主要投資項目就是徽商銀行。今年上半年,中靜新華的營業總收入為7.04億,其中投資業務收入達到6.69億,占總營收的95%以上。
徽商銀行的估值表現遠低于A股同儕,滾動市盈率僅有3.2倍,最新市值367億港元(約合301億人民幣)。如果在二級市場減持,本次中靜新華欲轉讓的19.77億股對應市值僅有52億多港元(約合43億人民幣)。
中靜新華近年來流動性不佳,目前短債已經有較大缺口。截至6月末,中靜新華有息負債19.22億,其中短債10.23億,但其在手現金只有1.88億。
經歷了“杉杉系”、東建國際等一系列交易對象后,“中靜系”此番能否如愿將所持徽商銀行股份轉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