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那些開在老建筑里的新書店
在這個紙書日漸式微的時代,書店的經營往往面臨著尷尬的境地。不過,仍有一批實體書店的守護者們將新書店開在了那些沉淀著時光的老建筑里。他們以夢為馬,期冀著從傳統(tǒng)的根基里迎來理念的革新,推動起書業(yè)的時代轉型。
鼓浪嶼海天堂構:曉學堂·蟲洞書店
2016年7月10日,在95歲的海天堂構老別墅里,曉學堂·蟲洞書店(以下簡稱為“蟲洞書店”)正式開業(yè)。“在過去中遇見未來”,蟲洞書店就像是一條連接多維空間的宇宙隧道,開啟了它在鼓浪嶼上的時空之旅。
前世今生
蟲洞書店落址于海天堂構,鼓浪嶼十大別墅之一,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建筑。所謂“是宮非宮勝似宮,亦殿非殿賽過殿,不中不洋不尋常,中西結合更耐看”,如今的海天堂構雖經修繕,卻依然保留下了那些獨特的文化痕跡。門樓延續(xù)了中國傳統(tǒng),但其支撐則普遍使用希臘柱式。在這里,看木偶戲,聽南音表演,還定期有免費的歷史講解,當然,蟲洞書店的加入更讓人嗅到了厚重的文化氣息。

空間下形成的莊嚴和秩序在蟲洞書店中似乎被一股更為強大的創(chuàng)造性力量所消解,詳其究竟,僅從遍地的閩南花磚、隨處可見的倒置臺燈和613本爬上天花板的圖書便可見一斑。

書店二樓的主打是蟲洞美術館,在這里,藝術品展覽、作家沙龍、設計作品展售等諸多有趣的文化創(chuàng)意彼此融合、碰撞,熠熠地閃耀著思想的光芒。例如專心投入花磚工藝研究的設計師林宇鳴就反將花磚的易碎性作為他創(chuàng)作的起點,在精挑細選之后,用黃酮包裹花磚,令本來不甚完美的花磚局部圖案成為了紙鎮(zhèn)和冰箱瓷塊,使古老的花磚工藝得到了一種當代的新生。又如在藏有366顆種籽的曉籽空間里,你可以看到手繪插畫、花藝裝飾、自然類書籍以及曉籽手工皂等創(chuàng)意產品,從萌芽到綻放,這里都蘊蓄了無限種可能。

文化蟲洞
2014年,在泰國普吉島上,一群陌生卻滿懷創(chuàng)作激情的藝術家們用40天完成了一項跨界藝術項目《我在島上做——藝術家島上駐留計劃》。時隔兩年,新格文創(chuàng)集團又向該藝術項目發(fā)起人虎子發(fā)出邀約,于2016年7月10日在蟲洞書店正式發(fā)布《我在島上做——藝術家島上駐留計劃2號》。虎子曾說:“島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創(chuàng)作方式。”在接下來的9、10月份,數位國際青年藝術家就都將聚集于小島之上,從互不相識到彼此熟悉,任由藝術的靈魂漫步在多元又包容的蟲洞漩渦里。
同時,十點讀書、谷聲出版社也與曉學堂展開合作,啟動“島嶼人生”IP計劃。他們意圖從自媒體、出版物、創(chuàng)意產品開發(fā)等多個維度打造更多和鼓浪嶼相關的原創(chuàng)內容。一如海明威所言:“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必須是這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后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其實,這個初具雛形的“文化蟲洞”正如暗夜長空里的微光,縱使翕微,卻依舊能指引每個蟲洞旅人走向“文化大陸”的漫漫征途。
地址:鼓浪嶼福建路34號海天堂構
電話:0592-2088175
營業(yè)時間:9:00-21:00
福州鼓嶺李世甲別墅:大夢書屋
2015年10月5日,作為福建教育出版社“大夢教育出版社新媒體創(chuàng)意園”的項目之一,大夢書屋鼓嶺店在李世甲別墅開始正式運營。在福建教育出版社社長黃旭看來,大夢書屋就是“理想者的癡心,出版人的情懷”,他希望能夠通過搭建這樣一個閱讀的交流空間來“傳遞對傳統(tǒng)閱讀的堅持和對人文學術的關懷”。
昔日風采
李世甲(1894-1970),字凱濤,一代海軍名將。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曾任海軍陸戰(zhàn)隊軍官研究班主任、海軍陸戰(zhàn)隊第二獨立旅旅長,兩次在鼓嶺率軍抗敵、屢立戰(zhàn)功。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他追頒“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李世甲別墅占地約520平方米,兩側建有石砌防風墻,內部主要是傳統(tǒng)的兩層木質結構。不過在經歷了近年來的改造之后,西式風情的咖啡簡餐搭配復古書屋,民國時期特有的海派摩登氣息倒是不遜昔時。

大夢書屋鼓嶺店的藏書達3萬余冊,圖書品種5000多個,其中,設有中華書局、三聯(lián)書店、福建教育出版社、商務印書館、理想國、中信出版社等圖書專柜以及外版英文、日文圖書和港臺版圖書等精品書柜,另有福建歷史文化、旅游文化、本土風物等特色專柜。除此之外,大夢書屋還利用了微博、微信的線上新媒體形式,實時發(fā)布悅讀沙龍、夢山講壇、分享會、攝影比賽等文化活動信息,聚集起萬余人次的關注群體。

在談及關于大夢書屋鼓嶺店的最初設想時,黃旭社長曾說:“我不希望它非常奢侈、豪華,好像有一種很宏大的感覺,也不希望過于簡樸。它一定要有一種讓人覺得很寧靜、很舒適的感覺,要有一種氣質在這里面,我們就叫‘大夢氣質’吧。”因此,在設計師黃婷婷的成果中,我們看到大夢書屋的整體基調是由墨綠色簡約線條與栗色建筑的精致雕刻碰撞而成的,巧妙地結合起樸實與奢華這兩種對立元素。而在書屋的布局里,老房子的原始結構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只是對一些完全封閉的門窗做了處理,讓空間能夠把山中美景借進來。在色調上,設計師也會做一些必要的調整來接近那曾經的時代風貌,因為百年之前的鼓嶺是一個西洋文化盛行的地方,他們希望“大夢”可以作為載體,復興西洋文化在鼓嶺的呈現。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qū)夢山巷27號-1
電話:13959122690
營業(yè)時間:10:00-21:00
徽州啟泰古祠堂:碧山書局
2016年3月25日,南京先鋒書店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為全球十佳書店,而早在2014年4月23日,作為南京先鋒書店的第八家分店——碧山書局,就于歷史悠久的黃山市黟縣碧山村啟泰堂開業(yè)。該店以“開放、獨立、自由、人文”為基點,在圖書、咖啡和創(chuàng)意產品這三塊領域里都擁有著自己鮮明的態(tài)度和風格。
艱難選址
關于碧山村的歷史記載可上溯至隋開皇十二年,這是一個由汪氏聚族而居所形成的古村落。現在我們看到的碧山書局就坐落于擁有200多年歷史的汪氏祠堂啟泰堂內,高門楣、天井、石幾、雕刻都充滿了徽州民居的古韻特色。然而,書店老板錢小華曾說,在選址伊始,這門口都長滿了茅草,上面都堆滿了破銅爛鐵。就連書店建好后,許多村里來參觀的老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們年輕時是生產隊的,我們把牛吃的干草就放在這里,防潮。現在這里大變樣了,這里居然成了書店,好漂亮好舒服,沒想到現在可以看到這個樣子,真好!”

碧山書局的藏書約有兩萬余冊,除去那些人文、歷史、地理、藝術類的常銷書目,別有特色的要數與徽州風土人情密切相關的圖書了,這其中還有部分舊版甚至是絕版書籍,往往剛一上架便被搶購一空。有時候,那些專門來碧山書局的游客在離開之時還會打包十幾二十本書帶走,當真是做到了“輕裝而來,滿載而歸”。

文創(chuàng)轉型
先鋒書店自2008年5月18日就開始做文創(chuàng)產品,打造升級版書店模式,作為分店的碧山書局自然也不例外。在書局旁邊,表面滄桑但風格別致的牛圈咖啡館就是由曾經的牛圈改造而來的,旨在將咖啡文化所衍生出的公共空間形式向鄉(xiāng)村推廣,在一定程度上也潛移默化地推動鄉(xiāng)村的文化轉型。而在書局門外,店家還貼心地放置了郵筒,方便那些購買了碧山風景明信片的顧客去投遞出那份對遠方親朋的牽掛。錢小華曾在一次采訪中說:“這幾年來文創(chuàng)產品占到我們圖書銷售的50%,今年利潤可以達到60%。做文創(chuàng)產品實際上是帶給消費者更完美的一種體驗。”因而,從單純販售式的傳統(tǒng)書店模式到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的異軍突起,先鋒書店和碧山書局所經歷的并非是無奈之舉。所謂“先鋒”,就是要事事走在人前。

在錢小華心中,“做書店就是對生命的一種敬畏,一家書店就是一個時代、一個人、一座城市、一個民族的心靈的篇章。”十年來,他所做過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開書店。“從日薄西山到日新月異,只要敢想,實體書店就一定有自己存在的空間”,錢小華一直如是地堅定著。的確,畢竟踏入書店,便已然是這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了,它予以我們營養(yǎng)和光榮。
地址: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山村啟泰堂
電話:0559-5175080
營業(yè)時間:10:00-12:00 13:00-18:00
北京楊梅竹斜街民國老樓:模范書局
2014年9月26日,北京西城區(qū)楊梅竹斜街上的一座民國老樓終于從民居恢復為它曾經的身份。模范書局,它的新名字,也在為它喚回往日的文化生機。雕版印刷和民國風情是模范書局的特色指向,其創(chuàng)始人亦著意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書局一條街
楊梅竹斜街長496米,因其走向自東北向西南傾斜,故得“斜街”的名號。據說該街原名“楊媒斜街”,因在清朝前期這里曾居住著一名楊媒婆。后來在清朝光緒年間,出于雅化諧音之故,它才被重新命名為“楊梅竹斜街”。中華民國時期,該街匯集了7家當時的出版企業(yè),有世界書局、中正書局、開明書局、廣益書局、環(huán)球書局、大眾書局、中華印書局,無愧于這個“書局一條街”的形象稱號。而模范書局所在的這棟兩層高西式老樓,可能是當時七家書局中某一家的所在地,但因它門楣上的字跡早就被歲月模糊殆盡,故其詳盡身份也無從考證了。

書局的創(chuàng)始人是姜尋(詩人、設計師、古籍收藏家,致力于古籍雕版收藏研究,是國內收藏古雕版最多的收藏家)、邢娜(資深媒體人)夫婦。在談及書局的命名時,邢娜說:“活字為‘模’,盛器為‘范’。‘模’與‘范’是古代活字印刷術的進步生產力,承載著中華圖書文化產業(yè)興起和發(fā)展的歷史記憶,模范書局正是代表著文化發(fā)展與傳承的立意和宗旨,作為古刻字雕版博物館展示中心以及古舊書籍和新文化書籍交流館等項目場所,只為搭建傳承和宏揚中華傳統(tǒng)的文化平臺。”因而,在模范書局中,你會發(fā)現在售的書籍通常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在這里,有日本昭和時代的中古畫冊、浮世繪畫冊,也有書局自己出版的古籍及相關書籍、手裝書、書盤書套等等。
民國藏書家蔣汝藻刊刻的北宋孤本《草窗韻語》是由姜尋從拍賣會及個人收藏家那里一張張收集而來的,是他最鐘愛的一套雕版,堪稱書局的鎮(zhèn)店之寶。此外,他們還曾受諾貝爾博物館邀請,設計并主持雕刻了莫言寫于1984年的舊作《大風》。刷印而成的《大風》線裝書在全球共計274部,在中國則只有50部銷售。

模范書局的裝潢風格不僅從意境上獨具古人遺風,就連細節(jié)上的裝飾,他們也毫不怠惰。例如書局的書架就是由店主親自操刀設計,其材質則選用了上百年的拆房梁留下的老金絲楠木;而咯吱咯吱響的地板則是由明清和民國年間的老榆木門板重新裁制而成的;還有頗受顧客歡迎的文字魔方亦是由宋版書中輯出的字體來實現的。
在書局的復合空間里,一層的展示空間陳列了他們收藏的雕版,而二層的展廳則多次舉辦小型展覽:民國書展、“煮茗之器”鐵壺展、“瓶花引”模范花器展、“漢字的碎片”雕版展、莫言小說《大風》預覽會、“語兒的畫”繪畫展、煮雨山房藏浮世繪木板畫原作展、“伺香之爐”精品香爐展以及民國文具展等等。

地址:北京西城區(qū)前門楊梅竹斜街31號
電話:010-63046321
營業(yè)時間:10:30-18:00(秋冬季)/11:00-19:00(春夏季)
縱覽這些開在老建筑里的新書店,各家有各家的堅守,每個有每個的特色。它們的存在就像這個書業(yè)轉型時代的星星之火,正所謂“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