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連刷5集,這部劇扒光了婚姻的真相
連刷5集,小黃臺的「出軌神劇」絕了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
最近一條熱搜,引發全網討論。
官方調研結果顯示,青年結婚意愿呈下降趨勢。
而且,女性的結婚意愿明顯低于男性。

雖然婚戀題材的綜藝、影視一直熱度不減。
但在現實生活中,隨著生活壓力的劇增、社會觀念的變化,很多人選擇晚婚或不婚。
而且還是女性占多數。
調查結果一出,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婚姻的本質。
剛巧,HBO最近播出了一部新劇。
集齊頂配班底,扒光了婚姻的真相——
《婚姻生活》
Scenes from a Marriage

這部劇翻拍自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的同名作品。
原作曾獲1975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至今,這部影片在豆瓣有9.1的高分,好于98%的愛情片。

這是導演伯格曼在四次婚姻失敗后的創作。
說它是愛情片,其實并不妥當。
更確切來說,這是一部使人重新認識婚姻、愛情和自我的現實主義杰作。
當年在電視臺播出后,曾一舉抬高了瑞典和丹麥的離婚率。

有了珠玉在前,HBO的翻拍版自是不敢怠慢。
卡司完全是電影陣容。
女主杰西卡·查斯坦,代表作《獵殺本·拉登》《斯隆女士》《星際穿越》。
因為拍片產量高,人稱「勞模姐」。
坐擁金球影后在內的多座演技獎杯。

男主奧斯卡·伊薩克,曾憑《醉鄉民謠》提名金球影帝。
兩人在《至暴之年》里就演過情侶,并雙雙提名獎項。

此次二搭,結果也不負眾望。
五集播完,分數不降反升到了8.7分。

這部劇講述的依然是錢鐘書在《圍城》中所表達的——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
影片開始,男女主作為模范夫妻接受社會學研究學者的采訪。
也帶著我們從第三視角認識了這對夫妻。
這是一個男主內,女主外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

男主喬納森(奧斯卡·伊薩克 飾),大學哲學系老師。
他的工作時間靈活,可以在家辦公。
所以他包攬了絕大部分家務事,包括帶孩子。

妻子蜜拉(杰西卡·查斯坦 飾),科技公司的副總裁。
實打實的空中飛人,一年到頭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
事業有成,是家里的經濟支柱。

兩人的愛情,從大學校園萌芽。
當年,身為風云人物的蜜拉,魅力無人可擋。
令喬納森一見傾心。
但直到畢業工作后,迷茫期的蜜拉才被喬納森身上的信念感打動,也對他生出好感。

他們順理成章地步入婚姻。
如今,婚齡10年,育有一個4歲的可愛女兒。
這在平均婚齡8.2年的美國,已經被認為是模范夫妻了。
而且,他們雖然分工不同,但從未產生大的意見分歧。
在旁觀者眼中,是相當幸福美滿的一家三口。

然而,事實上,看似美滿的婚姻,內部早已滿是裂痕。
在接受采訪時,已經現出一些端倪。
在回答「如何定義自己」這個問題時。
喬納森說了「男人」「猶太人」「父親」……甚至是「哮喘」等詞匯。

而蜜拉說自己是「女性」「母親」公司高管」。

發現沒?
兩人都完全沒有提及自己作為丈夫、妻子的身份。
顯然,他們對這段婚姻已經沒有歸屬感。
兩人對婚姻的理解,更是大相徑庭。
在喬納森眼里,婚姻僅僅是一種途徑,而非個人的終點和歸宿。
雙方依然是獨立的個體,只是在婚姻提供的安全穩定的空間當中,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而蜜拉認為,婚姻是需要雙方共同維護的微妙的平衡。
「在一段關系最開始的時候,所有的事都很刺激、新奇。就感覺只要彼此在一起,就沒有事情能夠傷害到你。但慢慢地,你會感覺到,事實上,任何事情都能傷害到你。」

可以看出,男方對婚姻的態度是較為個人化的、積極的。
而女方對婚姻的描述是基于雙方的,是壓抑甚至無力的。
這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得更為明顯。
喬納森將婚姻看作精進自我的平臺,他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感受,經常忽視妻子的感情變化。
當妻子不在時,他還會習慣性地瀏覽色情網站。
而蜜拉為了維持婚姻的平衡感,無法真實地表達自我,難以體會到隨心所欲的幸福感。

他們之間徒留了外在的體面和尊重,勉強支撐著婚姻的空殼。
最為典型的是,蜜拉意外懷上二胎后的雙方反應。
當喬納森得知這個消息后。
先是表現出驚訝,之后小心地詢問蜜拉的打算。
卻只得到含糊曖昧的回答。
他內心其實很想留下這個孩子。
既然問不出妻子的真實想法,他就開始強行向她灌輸自己的意愿。
比如:一次忘吃避孕藥就中了,說明蜜拉自己內心深處是想要一個孩子的。

這話聽起來毫無邏輯對吧?
聰明如蜜拉,當然一秒就看穿了這個男人的真實想法。
她不無苦澀地附和道:
「沒錯,我也本來就想把孩子生下來。」
女兒一定要高興壞了,父母一定也很高興。

然而,當他們為生下孩子的決定互相擁抱時。
喬納森的哮喘犯了。
這暴露了他內心的慌張。
在這個意外的刺激下,蜜拉索性也攤牌。
直言第一次生育給她留下了極大的陰影。
工作也深受影響,而喬納森無法感同身受,也完全愛莫能助。

喬納森抱著蜜拉,不斷安慰她。
心疼是真的,但這并沒有動搖他的想法。
他依然用各種說辭,明里暗里地勸蜜拉生下二胎。
甚至自顧自地為新生兒規劃起了生活空間。
全然沒有注意到,懷中妻子黯淡下去的眼神。

但最后,他們還是沒有留下這個孩子。
蜜拉在喬納森的陪同下做了人流手術。
這是她在一潭死水的婚姻中所做的最后一次自救。
因為她意識到,長久以來為了維持婚姻的平衡,壓抑了真實的自我。
所以這一次,她聽從了自己的內心,同時也期望從丈夫的尊重中,重新感受到婚姻的幸福。

可結果還是失敗了。
人流手術后,伴隨的是宮縮帶來的不斷陣痛、嘔吐、腹瀉、頭暈等癥狀。
更讓蜜拉難以承受的是,主動舍棄孩子的精神痛苦。
對此,丈夫不僅無法給予慰藉,還表現得比她更手足無措。
蜜拉顧慮著丈夫的情緒,直到一個人時,才把被單蒙過頭,獨自崩潰。

蜜拉終于決定狠下心,徹底逃出婚姻的圍城。
她出軌了。
她向丈夫攤牌,而且坦言目前的婚姻已經讓她無法呼吸了。
她不顧丈夫低聲下氣地哀求,近乎殘忍地決絕出走。

他們分開后,喬納森也有了新女友。
兩人擺脫了寡淡的婚姻,各自陷于新鮮、刺激的戀情中。
可誰能料到,一年后,他們反而又難分難舍。
蜜拉向喬納森流露出脆弱的一面,提出復合。

而喬納森被背叛后,怕再次受傷。
他也同樣袒露了他的內心,他將紀錄自己精神隱傷的日記讀給蜜拉聽。
當晚,他們又睡在了一張床上。
最后,甚至是在簽署離婚協議之前,情不自禁地擁吻,并且發生了性關系。

與原作相比,這部劇的新穎之處在于,人物設定的性別調轉。
伯格曼的原作呈現了傳統的夫妻模式。
經濟地位、家庭地位、情感地位,都是男強女弱。
丈夫出軌,妻子一再挽留。
當丈夫回心轉意時,妻子也再次投懷送抱。

而這部劇為了貼近當下社會現狀和女性話語,扭轉了雙方的權力地位。
但婚姻依然是一樣的結果。
對觀眾來說,多了一個婚姻樣本作參照。
也在人性層面有了更多的思考余地。

從性和愛的層面來看,婚姻確乎在很多時候顯得有悖人性。
蜜拉想要追求熱烈的愛,這本是人正常、健康的欲求。
但婚姻是一種契約,要求伴侶之間忠貞不二。
更需要雙方一再的妥協和讓步來換取穩定、長久。
正如喬納森,即使已經被背叛,仍舊極力乞求對方維持婚姻的完好。


但,不能忽視的是,婚姻也有關懷人性的一面。
人本性孤獨,渴望依靠。
蜜拉曾經歷了失敗的感情,工作也遇到了很大的挫折。
與喬納森相戀后,她覺得愛情治愈了她的人生,讓她擺脫了孤獨。
后來,她雖在新的戀情中嘗到了一時的新鮮和快感。
但不久又覺得厭倦、空虛、孤獨。
因為她真正懷念的是,在一段恒久的婚姻中得到的安全感。
這是在法律、人情層面的,全方位的安全感。

短暫熱烈的激情和持久安定的婚姻,注定不可兼得。
不少人將這種矛盾歸咎于一夫一妻制的問題。
但真相未必如此。
蜜拉和喬納森的一對朋友,實行的正是開放式親密關系。
看似,既可以滿足人性的欲望,又沒有忠貞的枷鎖。
但問題是,難以保持絕對的界限,感情上同樣無法避免受傷。

其實,復雜的不是婚姻,而是人性。
因為人的復雜,愛情和婚姻才顯得如此矛盾、難解。
就像劇中的這對夫妻,因孤獨而相愛。
但為了婚姻的持久,他們又不得不忍受更多的孤獨。
到了最后也是他們自己,親手打破了維持十年的「模范」婚姻。

這部劇所探討的命題,和《婚姻故事》殊途同歸。
出軌,只是一段婚姻崩裂的導火索。
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它所導向的,是雙方在親密關系當中的自我、尊嚴的角力。

《婚姻故事》
而歸根究底,繞不開婚姻制度與人性之間的永恒矛盾。
就像前幾日,脫口秀演員楊蒙恩在節目現場求婚時說的那句: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的好人,只有被約束的文明者。」

言下之意,他知道婚姻是束縛人性的鐐銬。
但他愿意為了她,接受整個社會的監督,親自戴上這副鐐銬。
不少人在解讀這句話時,引用了一句書評:
「新人結婚時,不應該手搭著《圣經》說不論貧窮富貴健康疾病至死陪伴,應該把手放在《進化心理學》和《自私的基因》之上,宣誓:我將違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遠愛你。」
無獨有偶,這句話同樣出現在《婚姻生活》的評論區。

婚姻的本質,或許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它是貪婪的索取,無奈的妥協;
也是堅固的聯盟,安定的后方。
婚姻的圍城難題,對大多數人而言,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解答。
但所幸,我們仍手握開始或結束一段婚姻的權力。

全文完。
原標題:《連刷5集,小黃臺的「出軌神劇」絕了》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