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不合格電水壺會致神經紊亂?專家: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近日,江蘇省質監局一份抽檢報告在社交網絡不脛而走,更被部分網媒演繹成高錳鋼電水壺長期使用,易致變笨、神經紊亂。
澎湃新聞(www.ditubang.cn)記者多方求證獲悉,一些質量不達標的不銹鋼電水壺燒水確實可能產生氯化錳,影響人體健康,但合格的電水壺產品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錳長期攝入過量會影響身體
江蘇省質監局近日發布抽檢報告,顯示有55.6%的電水壺樣品以及22.2%的料理機、榨汁機、豆漿機樣品使用了高錳鋼制造,錳含量在10%左右。
有網媒引用這一抽檢報告,結合一位中山大學環境科學博士的觀點,宣稱這類小家電若長時間使用或用來制作、盛放酸性食品,更易溶出高錳鋼里的錳,且所用材質的錳含量越高,錳析出量也越高。人體長期過量攝入錳,會影響神經系統功能,產生記憶力減退、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神經功能紊亂等癥狀。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張修慶副教授研究金屬材料,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錳不接觸水,很難析出。電水壺燒水時,高溫下高錳鋼不耐腐蝕,容易與水中的氯離子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錳,擴散到水中,造成水中的錳含量過高。經常喝含錳量比較高的水,會使人體中錳元素含量超過正常值,對身體確實會有一定的危害。
食品博士、果殼網創始人云無心在其專欄寫道,首先,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結締組織、骨骼、凝血因子、性激素等的組成成分,對于脂肪與碳水化合物代謝、鈣吸收、血糖調節等也不可或缺。正常的腦與神經功能,也離不開它的參與,錳不足會影響神經發育。錳過量會抑制鐵的吸收,長期過量則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
不過,云無心博士表示,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
“不合格電水壺燒的水一天喝9.4升才超標”
人體每天需要多少錳?人體能夠承受多少錳?世界各國的解讀不同,推薦標準也不同。
對于成年人,美國的“充足量(每天吃這么多就足夠滿足需要了,并不是說超過就有害)”是每天2-3毫克,中國是3.5毫克,加拿大更高。而“最大攝入量(不超過就認為安全,超過了則風險增加)”, 中國和美國制定的標準都在每天10毫克左右。
水、空氣、土壤、食物中都有錳的存在,普通人主要的錳攝入途徑是食物。不同國家統計的居民錳攝入量不盡相同,一般都在幾毫克左右。
中國居民錳攝入量大致為每天6.8毫克——一般人大都不會“缺錳”,同時距離“安全攝入上限”也還有相當的距離。
“錳超標”的餐具是否安全,其錳含量并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關鍵因素在于“析出量”有多少,以及“其他途徑的攝入量”有多少。沒有這兩個指標,說什么都是紙上談兵。
有媒體以江蘇質監查出的錳析出量最高(1.168毫克/升)的那批次電水壺為例,假設人體不會從其他途徑攝入錳,而且每次電水壺燒水析出錳的量都保持一樣多,那么要喝大概9.4升這種電水壺燒開的水,才有可能超出一名成年人每天錳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
不正規產品的材料有風險
澎湃新聞記者找到江蘇省質監局于今年3月17日發布的兩份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原文。該報告分別針對電水壺,以及料理機、豆漿機的產品風險。
《報告》指出,304不銹鋼含有8%~10%的鎳,2%左右的錳,耐腐蝕性能優良,是豆漿機不銹鋼殼體的常用材料。但仍然有少數不知名品牌產品使用了價格更低廉、耐腐蝕性相對較差的高錳鋼。高錳鋼耐腐蝕性較304不銹鋼差,長時間使用,內表面更易被侵蝕,尤其是一些豆漿機具有榨汁功能,如果用這類高錳鋼材質的豆漿機來制作果汁等酸性食品,重金屬更易溶出。
《報告》稱,304不銹鋼錳析出量均在0.1mg/L以下,而高錳鋼中錳析出量均在0.1mg/L以上,有的甚至高達0.898mg/L。對比錳含量和錳析出量,可以看出錳含量越高,錳析出量也越高。錳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但是人體長期過量攝入金屬錳會影響神經系統功能,產生記憶力減退、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神經功能紊亂等癥狀。如果用高錳鋼材質的不銹鋼容器或部件接觸酸性食品,不銹鋼更易被腐蝕,重金屬尤其是錳的溶出量也會增加。
《報告》同時指出,目前國家強制性標準GB 9684-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不銹鋼制品》中對不銹鋼食具容器、餐具等制品使用不銹鋼材料要求相當寬泛,只要求是奧氏體不銹鋼或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并未規定一些具體的不銹鋼牌號。
《報告》建議消費者,不要選用高錳低鎳的高錳鋼制品,盡量選擇購買知名品牌、正規渠道產品。也就是說,《報告》原文用意是提醒消費者,不正規的材料有風險,建議到正規渠道購買,網媒的內容不少都過度解讀了。
張修慶副教授也表示:“合格的不銹鋼,耐腐蝕性能好,放在水里加熱到一定程度,里面的合金元素也不會擴散到水里。一般而言,304、316等系列的不銹鋼,質量相對穩定,價格也貴一些。建議消費者在選購電水壺時,盡量到正規商場購買?!?/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