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走進智庫|中國體改研究會:研究改革開放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
【編者按】
澎湃研究所堅持開門辦智庫,不僅把專家引進來,還要走出去。
為增強與智庫機構的互信與互動,2021年,我們開啟走進智庫的新征程。我們帶著問題和議題走進智庫機構,就決策部門和廣大讀者關心關注的熱點議題展開討論,并尋求解決方案。
同時,我們還會邀請智庫領導者介紹他們的研究重點、研究理念以及最新研究成果。期望在這樣的深入交流和互動中,將中國智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研究成果和理念呈現給關心智庫建設的決策部門及廣大讀者。
改革只有進行時。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成績有目共睹。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01.6萬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100萬億元。這是中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的重要標志。中國經濟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經濟體制改革發揮了關鍵作用,下一階段改革如何攻堅克難,開放如何高水平推進,這既需要總結過去40多年來改革的基本經驗,也亟需加快推進落實新時期改革的重點任務。
(04:31)
?1985年召開的巴山輪會議,??是中國體改研究會牽頭聯合有關單位舉辦的首次重要國際研討會,??重點討論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以及宏觀治理政策,當時??為黨中央推進改革開放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不少理論成果在國家“七五”計劃中得到具體體現。??在當時關于計劃與市場問題的激烈爭論中,中國??體改研究會旗幟鮮明地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多次向中央提出重要建議和報告,不少意見與建議被采納,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改革開放進程的多個重要時期,中國體改研究會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研究提出一系列具有開拓性和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供中央決策參考。
作為中國國家級高端智庫,中國體改研究會在推進改革進程中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認識和體會?在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有哪些思考?帶著這些問題,澎湃新聞專訪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和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開放司(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司長趙艾。
彭森和趙艾都長期從事改革開放理論研究和政策制訂等多方面工作,參與并見證了許多改革開放的重大歷史事件,到中國體改研究會后,繼續推動改革開放的研究和探索。正如彭森會長所言:“中國體改研究會始終與中國的偉大改革事業同呼吸、共命運。”
以下是采訪全文。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 澎湃新聞記者 權義 圖
澎湃新聞:中國體改研究會是如何參與決策咨詢工作的?
彭森:中國體改研究會??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根據??當時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指示,成立的一個??改革智庫,現在是國家??一級學會,??4A級社團。
????成立38年來,中國體改研究會始終與中國的偉大改革開放事業同呼吸、共命運。??主要任務是??研究??經濟體制方面的一些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對于改革的一些政策或參與制定,或??提供重大咨詢意見和建議。??同時深入研究改革實踐,??總結地方、部門和??企業改革經驗和做法。中國的智庫很多,??但是以推進市場化改革為己任,??成立最早,??團結專家最多,影響最大的改革型智庫,應該就是中國體改研究會。
中國體改研究會的日常工作,主要還是參與改革的重大決策,??為決策提供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議。我們前后四任會長,??都參與過改革一線??決策工作。安志文是國家體改委的第一任黨組書記,??第二任會長高尚全??曾經前后5次參加中央改革重要文件的起草。我們團結了很多改革方面的知名專家,??在各個方面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中國??體改研究會現在的主要工作是,每年承擔一些重大課題。??去年我們完成了??69項課題,??其中國家社科基金的??就有三個重要課題,??國家發改委有9項課題,還有為其他部門、地方以及企業提供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方面的服務。這是目前中國體改研究會日常工作或者參與改革決策的主要形式。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開放司原司長趙艾 澎湃新聞記者 權義 圖
澎湃新聞:中國體改研究會目前的研究領域主要有哪些?
趙艾:??目前,我們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六大板塊,一是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怎么樣更好地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怎么樣把有效市場跟有為政府更好地結合起來。?
二是研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包括國有經濟、民營經濟??和其他混合所有制經濟等如何發展,更好地推動高質量??發展。
三是對外開放,研究??如何構建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更高的??層面上??推動對外開放。
四是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
五是碳達峰和碳中和,??低碳綠色發展。
??再有一個,就是??數字經濟的發展。
澎湃新聞:中國體改研究會目前聚焦于哪些重要議題?
彭森:??近期我們接受了國家社科基金一個委托,??開展了一個關于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大課題。這????也是十九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十四五”時期,推進市場化改革的一個中心任務。這個課題我們也組織了各方面的專家,剛剛開題,課題??可能要延續1-2年的時間。它對于中央決策,包括中央決策的貫徹落實,??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參謀助手作用。
趙艾:研究會所做的課題,一個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推動要素市場化研究。另外,怎么樣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的課題,??我們主要是??跟一些央企合作,??建立央企的??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制改革,??央企??戰略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以及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競爭這些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我們想推動??央企發揮??帶動作用??,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我們也研究了如何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更好地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現在我們正在??研究,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怎么樣綠色低碳發展。?
另外,我們?還研究數字經濟發展,??怎么樣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讓??數字經濟??為實體經濟和傳統經濟賦能,實現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增強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產生有顛覆性的、突破性的技術,這些課題里面都有一個體制、機制問題,??所以我們還是從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角度,??來研究現在??我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
澎湃新聞: 李青副會長主編的《中國反壟斷十二年:回顧與展望》已于去年出版。她所研究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是否也是體改研究會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
彭森:??李青同志是我們的副會長,??也是我們體改研究會下屬的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專委會的主任。
她過去長期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工作,2015年由國家發改委牽頭起草的國發〔2016〕34號文件《關于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送審稿時,她曾經直接參與了文件的制定。所以現在她所??關注,并一直從事的競爭政策研究,??也是我們體改研究會重點關注并在今后進一步推進的研究領域。
??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涉及到整個社會主義??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的基礎性制度,即產權制度、??負面清單制度及??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等。??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在構建高標準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過程中,會發揮很重要的作用。???
澎湃新聞:中國????體改研究會如何將社會各界關注的議題,向決策高層進行建言獻策?或者說體改研究會如何參與或者影響高層決策?
彭森:?我們??有這么幾個重要的工作平臺。我們有一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出版的《改革內參》,有綜合版、文摘版、高層報告版,??每年要出??九十多期。其中高層報告版基本上??是各級黨政機關領導同志案頭必備的刊物,一些中央領導同志非常重視《??改革內參》所提供的一些信息和政策建議。
另外,??我們還長期編撰《中國改革年鑒》,????連續編撰了近30年,我擔任主編就22年了。??《中國改革年鑒》現在是中國唯一的一部記載改革理論、政策與實踐的史書、志書、官書,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此外,?我們每年還要召開一些重要會議。春季我們召開一個宏觀形勢和改革走勢的??研討會,各方面專家暢所欲言,提供一些重要的改革建議,整理以后會上報給中央領導同志。?
?每年秋天還要舉辦一個改革論壇。屆時,????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領導同志,還有各方面的一些改革專家,在會上發表重要??觀點,??這個會通過媒體直接向大眾來做改革政策的解讀和宣傳。
??我們還有一個改革年會,主要由我會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組織,總結地方改革實踐經驗。??去年我們在開改革年會的時候征集地方改革的重要案例,前后收到了地方報來的1000多個改革案例。地方對我們的工作很重視,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很支持。后來,?我們從1000多個改革案例里選出50個??最佳案例,最后在年會上又請了十幾家有代表性的單位做了經驗交流,這對推動改革??,起到很好的作用。
趙艾:我們的研究?主要還是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國家大政方針,??這些研究??直接為中央建言獻策,為高層決策服務,這是我們的主要任務。當然我們也為地方和企業??推動改革??提供服務,??但更主要任務是為中央??決策建言獻策。
??我們給中央建言獻策有這樣幾種方式,一是我們通過寫報告,呈送有關部門??和中央領導同志;二是通過《改革內參》系列,比如我們知道領導同志們都認真看我們的《改革內參》,特別看我們《改革內參》高層報告??里所反映的??關于改革和開放的重點問題和政策建議;三是通過研究會領導們的個人影響力,??寫專門的報告呈送有關部門。??比如我們老會長,原國家??體改委的副主任、著名經濟學家高尚全先生,??他多次參加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比如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關于有計劃商品經濟改革的一些文件??他都直接參與起草。??另外提出關于勞動力市場的觀點,??他當時也是力推寫入中央文件??。相應地,在中央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的中央文件出臺以后,我們也進行解讀和宣傳,這有利于各界能夠及時地學習、領會和貫徹中央的精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