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太子妃升職記》導演侶皓吉吉:我的審美本身就很另類

侶皓吉吉微博
“花花公子為躲避前女友們的圍堵意外落水,醒后發現自己穿越變性成當朝太子妃,不但以男人心女人身上演了一出后宮奮斗史,最終,還慢慢被當朝太子掰彎……”近日,樂視出品的網劇《太子妃升職記》,憑借清奇的腦洞火了一把。除了雷點與爽點密布的“二次元”劇情外,劍走偏鋒的“畫風”更讓人停不下來。
誰能想到,如此腦洞大開的網劇,它的導演竟然是寫出了《永不瞑目》和《玉觀音》的著名作家、編劇海巖——的兒子,而且還有一個與本劇畫風頗相稱的名字:侶皓吉吉。
從2002年開始參演的《重案六組》,到2012年與趙寶剛共同執導的電視劇《老有所依》,侶皓吉吉還都是標準的“正劇范兒”,但當自己獨立做起導演后,就開始自在地“魔性”起來。
被問到第一次做網劇為什么就選擇如此“神奇”的項目時,侶皓吉吉笑著表示,自己性格里本身也有“逗比”的一面,至于該片讓人一言難盡的視覺語言,確實是一種標新立異的嘗試,最開始就是奔著“時尚時尚最時尚”和“不驚人不罷休”的風格去的,而且,這些服裝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導演自己趕鴨子上架“設計”的!于是,我們很認真地聊了聊,那些魔性畫面背后的故事以及劇組的花式省錢法……

導演說,其實造型來自很多大牌的靈感
【對話】
“劇組的服裝確實借鑒了大牌設計”
澎湃新聞:當初為什么選擇執導《太子妃升職記》?聽說還暫緩了同期的一個電影項目?
侶皓吉吉: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編劇秦爽,我和她本身是好朋友,她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85后年輕編劇,我看了劇本覺得特有意思,直覺可以拍出一個不同以往的古裝劇。我們跟監制甘薇的想法也一拍即合,目的就是做一部特別時尚的、顏值高的、帶一點喜劇色彩的古裝偶像劇。當時我手上確實還有另一部電影,但自己感覺劇本不是很成熟,也找不到合適的編劇來修改,就暫時擱置了,《太子妃升職記》是我的第一次網絡劇嘗試。
澎湃新聞:劇組很多服裝和國際大牌走秀款撞了創意,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故事……
侶皓吉吉:實話實說,確實是有借鑒的,當時我和甘薇在談整部劇的畫風設計時,就是想要走一個特別特別與眾不同的、時尚的畫風,我平時很關注每年的秀場動向,所以我們借鑒了2014-2015年所有歐洲大牌走秀的當季設計,我們把他們設計的精華剝離出來做了一些參考。
只是說觀眾可能沒有看過我們這種畫風的古裝劇,所以在剛開始接受上可能有點難度,但是我相信,隨著人物的變化包括劇情的進展,大家會慢慢接受甚至喜歡這個設定。包括,張芃芃生孩子時接生婆的衣服,雖然花花綠綠很像棉襖,但也是借鑒了頂級的設計創意哦!
澎湃新聞:很多配角的服裝也很混搭,比如宮里的快遞員穿著京劇戲服……
侶皓吉吉:對,當時我就在想,怎么讓這個出場時間非常短的快遞,在宮里的人群中脫穎而出,肯定要非常有特點,跑起來特別好看,風風火火的。后來我就想起了京劇的行頭:靠旗(編者注:傳統戲曲當中武將的重要裝束之一,是插在人物頭部后邊的四棵三角型的彩旗)包括兩個長翎子,跑起來隨風擺動,效果很乍眼的。
澎湃新聞:所以給演員設計服裝也是自己的興趣使然?
侶皓吉吉:其實是趕鴨子上架,因為我們談項目挺早,但是籌備時間特別緊,我們的制片人和制片主任都是臨近開機才進來的。所以,我一開始找了特別好的服裝設計師,做過《失孤》電影服裝設計的李善葳,他等了我一個月最后等不及了,等于說因為流程的原因我們等跑了特別厲害的人。不過,李善葳表示如果下一次要做電影話,會跟我合作。后來我還談過一個服裝設計師,但是價格太高了,光是畫圖就要18-25萬,我們劇組承受不來,所以我真是臨危受命才開始自己設計衣服的。

澎湃新聞:觀眾總結,主演們似乎都不太喜歡穿褲子?
侶皓吉吉:哈哈,還是因為拍攝條件太“艱苦”。我們開機是8月1日,正好是浙江象山最熱的時候,我當時穿著一件T恤衫或者光著上身坐在陰涼處,汗都嘩嘩地流啊,毫不夸張地說,在現場一天至少要濕幾十身衣服,所以我讓助手給我帶了一打T恤衫,連褲衩都濕了,你想象一下該有多熱啊!演員的發套拍一次就要粘一次,你拍那么長時間還要打燈,我們考慮到演員的身體狀況,怕把他們拍到休克,所以在設計服裝時都是以涼爽為主,所以基本上都是露大腿露胳膊的裝扮。
澎湃新聞:演員們的涼鞋也挺惹眼的?
侶皓吉吉:涼鞋這個我個人承認,我們在使用上有一點點失誤,為什么呢,因為開始我們想走《斯巴達勇士》和《青蛇》那種露腿穿鞋的質感,但是劇組的鞋是我去淘寶一雙一雙淘的,淘了好幾個晚上,本來計劃拿到服裝廠去改造成中式風格的羅馬鞋,大家看到就不違和了,但是實際上我們都開機了,鞋子才陸續被送到劇組,服裝廠的工作人員告訴我,要改造這些鞋要給它們換底換袋子重新設計,至少需要一個月,完全來不及,所以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硬拍,恰巧服裝還把女演員的裙子平均做短了十五公分,所以,鞋子露出來,更加顯眼了……
澎湃新聞:準備這些服裝一共花了多久?
侶皓吉吉:特別短,你想想,我有一天一個晚上就設計了五十多套衣服!我們要在半個月的時間里做一百多套衣服出來,所以開拍前我天天跑服裝廠,還和另外一個服裝師每天跑木樨園不下二十次,就為選面料。大家可能不明白,覺得我們劇組的衣服很簡陋,其實我們男主角和女主角的衣服面料很多選得非常貴。女主角的衣服最貴都有1000多元一米的,做一個拖地的長裙,面料窄,最寬也就是70到90厘米,做完一個裙子裁裁剪剪通常需要十五米,你算算多少錢呢!男主角的衣服,很多也有600元一米的,比如說楊嚴那個小鳥紋路的衣服,我們發現木樨園市場的面料沒有特點,我們就去了旁邊一個窗簾布藝市場扯的窗簾布,窗簾布和普通的面料相比特別的貴,但是它就是好看啊!

這款也是小鳥圖案的
澎湃新聞:《太子妃》劇組一直被調侃“各種窮”,能透露一下本劇的制作成本嗎?
侶皓吉吉:整個成本因為是商業機密,我也不方便透露,但是服裝面料我們就花了十萬塊,美術和道具(制景)一共是九十萬,所以還是花了錢的……(導演的語氣有一丟丟委屈)
“理想的鏡頭語言是《美國恐怖故事》風格”
澎湃新聞:這部戲對于色彩的選用十分大膽,這種取向和你本人做過攝影師有關系嗎?
侶皓吉吉:我本身審美就挺另類的,而且我是屬于比較膽大的那種,敢用別人沒有用過的東西。過去大家可能看慣了以前傳統的宮廷戲金色或大紅的基調,我為這部劇尋找顏色的時候,則參考了時下最流行的顏色,比如興圣宮的孔雀藍其實是效仿了Tiffany藍,當然啦,實際在調油漆的時候,因為我們的油漆比較便宜,所以完全調不出來,Tiffany藍是需要比較貴的油漆才能調出來的……還有粉紅色,也是時下秀場大愛……男主角的宮殿我給他的設定則是以黑色為主,樹干我也都找人涂黑色了,但是花兒卻非常非常濃郁,像血一樣的紅,室內也掛著特別特別紅的紗幔,因為我給太子這個人物的出場設計就是一個很腹黑的壞壞的感覺,大家剛開始可能會不喜歡他,覺得這個人太冷太壞,但其實這個人的內心對愛情是非常熾熱的,所以我用撞色來襯托他對愛情的向往。




澎湃新聞:怎么看待這部劇在互聯網的走紅?“自來水”這么多,作為導演意外嗎?
侶皓吉吉:說實話,其實挺意外的。我拍這個戲的過程并不是很順利,雖然大家現在都在夸獎這部劇的攝影和美術,但其實我在攝影方面恰恰是最不滿意的,因為我本身給該劇設定的鏡頭語言是《美國恐怖故事》那種風格,更視覺、更流動、更另類。但是實際到了現場以后,攝影師拍的運動鏡頭達不到我的要求,最后呈現的東西只能說是中規中矩。后來,我自己租了一個M15,比斯坦尼康更升級的攝影設備,運動鏡頭基本換我自己來拍,結果把我拍傷了,幸虧后來去B組調了一個攝影師來,才完成了一些運動鏡頭的拍攝。


侶皓吉吉:其實這個也是很被動的啊,我開始是想,最少申請一到三臺鼓風機,因為你吹人,就要同時拿一到兩臺要吹周圍的環境,比如拍竹林,人動,后面的竹子也得動,但是現在我只能用一臺機器吹人,除了人之外的別的東西都沒法動……制片主任考慮到經費,只買了一臺鼓風機,他們說挺貴的呢,1000塊錢一臺,可是它后來還漏電,每到下雨的時候,我們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操控鼓風機的。最后,作為導演的我心一橫,親自戴上絕緣手套上場,因為第一我怕別人有危險,第二別人老是吹得不對,可是親自操控鼓風機后沒人看著畫面,我回來選素材時才發現畫面又出了問題……(可憐的導演)
澎湃新聞:演員們習慣被鼓風機吹嗎?
侶皓吉吉:剛開始是真的不習慣啊!風那么大,把男演員和女演員的眼睛給吹得啊!女演員眼睫毛又那么長,一直眨啊眨啊眨啊!但是后來,我們的男一號特別牛x,任憑你再大的風,他的眼睛也能做到眨都不眨一下!
澎湃新聞:為什么你對“流動”的鏡頭如此迷戀?
侶皓吉吉:其實,我覺得如果攝影給力,每一集都按照《美國恐怖故事》的畫風拍的話,那感覺肯定比現在給力十倍。所以,為什么用鼓風機,也是因為有一些特定的情節,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氛圍去渲染,那么我唯一能想到替代的東西就是一個鼓風機。讓女孩的頭發和裙子吹起來,再勾一個逆光,才會有一種飄逸的感覺。沒有辦法,經費有限嘛,但是我們的宗旨是在有限的條件下,打造一個燈光,畫面,服裝等方面都比較講究和仔細的戲。
“植入廣告還是要慎用”
澎湃新聞:《太子妃升職記》的主演基本是新人,挖掘他們的過程難嗎?
侶皓吉吉:是的,主演里也就是扮演江氏的女孩和扮演丫鬟的女孩是學過表演的,別的人可能都沒什么經驗,像扮演太子的盛一倫,他之前就拍過一個MV,而且還不需要他說話。其實,這個劇男主角只要符合人物形象,顏值高一點,都好找。最難找的是女主角,張芃芃要可男可女,還要對女孩兒花心,真的太難演了,我們之前也找過一些女明星,但是她們可能對網絡劇項目沒那么信任,最終也沒有來。所以,我們決定賭一把,咬咬牙用了全新人陣容,事實證明,我們賭對了,效果還出乎意料地好。現在我們的主演,都在骨朵演員排行榜前十名里,他們靠著自己的努力有了粉絲和名氣,我真的很替他們開心。

澎湃新聞:《太子妃升職記》的笑點都很緊貼當下,你自己的性格二次元嗎?你怎么網絡劇對于原著的改編和二次創作?
侶皓吉吉:我平時還挺幽默的,如果不熟我會很裝酷,熟了我是挺逗比的。我平時其實沒有太多時間看彈幕,因為在忙著剪片子,但是我們的作曲和剪輯師休息的時候會看,看到好玩兒的就會跟我說一嘴。關于原著小說,我們的編劇只用了小說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二十的框架,其他內容則是她原創的,而且,我們也給這個穿越的故事注入了一些符合時下語境的東西,比如宋冬野的《董小姐》里的那句歌詞,“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里沒有草原”,我覺得這個可以拿來比喻張鵬這個男人變成了張芃芃,穿越到古代就是一匹脫韁的野馬。
澎湃新聞:你剛剛也說到,《太子妃升職記》是邊剪邊播的,會有因為觀眾的反饋而調整內容的狀況發生嗎?
侶皓吉吉:會有,像剛開始時我們有兩集加入了硬性植入廣告,這個植入廣告不是做劇本的時候加入,而是快開機的時候才加入的,所以往故事里揉的時候,會很牽強。廣告播出以后,很多網友就跟我反饋說,導演,你的戲這么好看,口碑這么好,千萬不要被廣告給毀了,后來我跟甘薇見了個面,聊到這個事情,甘薇也希望以保證戲的質量為主,所以我們就對那兩集的廣告植入進行了刪減,保留了十二集片尾的彩蛋和十三集片尾的彩蛋花絮。
澎湃新聞:但是,從盈利的角度考慮,網絡劇植入廣告也是一種普遍的趨勢?
侶皓吉吉:是,不過,植入廣告最好是在劇本創作期間決定好,編劇可以在合理和舒服的情況下不違和地自然植入,這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是后期加入的廣告,硬往里揉,大家都會很難接受。而且我個人認為,網絡劇的植入廣告收入可能也不會太多,肯定不像我以前和趙寶剛老師合作時,他的劇的廣告植入費用的那種水平。所以,除非網絡劇你一集拉好多,否則可能對于營利的影響也并沒有那么大,但是,我們這種古裝劇,也遠不如現代劇好拉廣告。
澎湃新聞:《太子妃升職記》網劇會有第二季嗎?
侶皓吉吉:這個要看樂視跟版權方的交涉,其實我們還在聊,是直接拍電影還是繼續拍網絡劇第二季,我個人其實挺想做電影的,第一因為網絡劇比較累,第二個創作氛圍也許沒有那么理想。網絡劇整個拍攝周期都很有限,我們拍《太子妃升職記》是一個組兩臺機器拍的,一天至少拍十頁紙以上,而且我們的制片老師還老偷頁,你知道嗎(笑),這場戲明明是三頁紙,但是在通告上絕對給你寫一頁半那種。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