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比鬼屋還可怕,格子間打工人的辛酸誰能懂?

文 | 華商韜略 木木
“現在的鬼屋都不嚇人,應該一進去先打卡,燈火通明,全是格子間,大鬼小鬼全在那加班。”
去年脫口秀大會上,這段吐槽火爆全網,讓萬千格子間里的打工人大呼扎心。
把社畜坑得這么慘,格子間的創始人Robert Propst曾公開表示,為其濫用后悔不已,直到去世,他都在為格子間的誕生致歉。

其實Robert Propst多少有點冤,上世紀50 至 60 年代,職場人文關懷興起,建筑設計開始關注“雇員的需求”。為鼓勵員工不要各自悶頭工作,盡各種辦法提高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建筑設計師Robert Propst和他的團隊構想出跨時代的革命設計“行動辦公室 1.0”,就是格子間的雛形。
哪料企業為降低成本,不斷擠壓員工的辦公空間,行動辦公室從1.0到2.0,最終演變成了現在這樣半密閉的工作環境——格子間。
于是,一代又一代打工人,與大自然完全隔離,被束縛在不足2平米的逼仄區域內,麻木地度過人生2/3的時光。
抑郁、自殺開始不斷困擾著格子間的打工人。
“那是一個明亮而安全的世界,提供舒適的環境和穩定的薪水,但也是一個乏味而空洞的世界,重復性的勞動和等級分明的生產秩序構成永不消散的倦怠。”
美國作家薩瓦爾曾在其著作《隔間:辦公室進化史》中,表達過他對寫字樓的不滿,并引發《經濟學人》深沉一問:人生而自由,為何自困于辦公室隔間里?
然而數十年來,除了自嘲“社畜”、“上班如上墳”,困在格子間的打工人依然找不到出路。

就在今年,這種“不見天日”的生活終于透出一絲曙光,新的生態辦公體系來了。
在全新的辦公體系中,打工人可以從享用早上的咖啡開啟新的一天;午間短暫休息或充電,有舒適的健身及瑜伽房恭候;下班后,這里還有全維度的社交、生活場景配套與服務,交流、聯誼、合作乃至相親都能一站式解決。
打工人“難見天日”的困境也將終結,這一全新的辦公體系以WELL健康體系標準設計了綠色辦公空間,打工人可以在廈門享受300米高的觀景平臺,在云上觀光廳觀看“垂直爬梯挑戰賽”“云端馬拉松”,也能在深圳擁有360°無遮擋視野的“網紅天臺”,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

打造這一全新辦公體系的,是老牌地產巨頭世茂集團。
為什么要在生態辦公體系上發力?
世茂寫字樓管理部總監楊煜提出了未來寫字樓發展的重要趨勢:一是員工越來越年輕與個性化,未來辦公需要和企業一起迎接變革,和后浪一起‘浪’起來;二是激烈競爭讓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壓力不斷增大,未來辦公必須協助疏導工作壓力,幫助職場人身心健康。
今后,生態辦公能否成為主流,比鬼屋還可怕的“格子間”會徹底消失嗎,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