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從莎士比亞到《紙牌屋》:10個不同版本的理查三世
四個世紀以來,作家們樂此不疲地在理查三世身上做文章,憑借自己的理解為他塑造形象。其間的區別在于一些人依據莎士比亞在理查三世逝世百年以后所寫的那出戲劇,而另一些人感興趣的則是于3月26日剛剛在萊斯特大教堂重新安葬的、作為歷史人物的理查三世本人。
《巴黎圣母院》(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著
雨果原本就推崇莎士比亞,所以也難怪其早期作品像《理查三世》一樣有著中世紀背景,主人公也是以駝背形象示人。但與莎氏劇作中那個丑陋貴族截然相反的是,這位法國作家筆下的駝背卡西莫多地位卑賤卻品格高尚,他之所以邁出殺人這一步,是因為看到心愛的愛斯梅拉達被弗洛羅親手送上絞刑架。

《白鯨》(Moby-Dick)
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著
亞哈是一位悲劇性人物,在這位喜歡自言自語、與一頭頗具象征意味的白鯨長久對峙的捕鯨人身上,可以發現不少莎氏人物的影子,但這位船長的假腿尤其讓人聯想到理查三世,這兩位人物都屬于精神和肉體雙重畸形的角色。而在二十世紀,這類人物同樣后繼有人,比如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筆下傷痕累累的邦德形象,以及彼得·塞勒斯(Peter Sellers)的《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中那位坐在輪椅上的科學家。
《弄臣》(Rigoletto)
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著
另一位雨果式駝背人物(威爾第的歌劇改編自雨果的戲劇《國王取樂》),當他因相貌丑陋而遭人憤恨時,產生了如同莎氏人物一般的報復之心。與理查三世一樣,里戈萊托也要對一個孩子的死亡負責,然而等待他的卻是一樁可怕的烏龍事件。

《黑箭》(The Black Arrow)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Robert Louis Stevenson)/著
這部中世紀冒險故事(從書名和背景可以看出其對《黑爵士》的影響)的主角屬于一伙亡命之徒,與“理查德·克羅奇貝克”一同作戰,并得到封爵。盡管斯蒂文森認為莎翁的《理查三世》只能算粗糙的學徒作品,然而他卻讓這位未來的國王提前出現在1450年代的戰役當中,事實上這位歷史人物當時還不滿十歲。
《時間的女兒》(The Daughter of Time)
約瑟芬·鐵伊(Josephine Tey)/著
在這部空前絕后的偵探小說中,一位久臥病床的警探一舉推翻了流傳百年的歷史定論,指控亨利七世才是真正的王位篡奪者。在鐵伊看來,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和莎士比亞都是都鐸王朝的諂媚者,理查三世是被惡意誹謗的好人,他既沒有殺害倫敦塔上的兩位王子,也沒有覬覦弟弟的王冠。
《煩惱的冬天》(The Winter of Our Discontent)
約翰·斯坦貝克(John Steinbeck)/著
斯坦貝克最后一部小說的主人公是一位“小縣城版理查”,運用陰謀詭計謀權,從他人犯案中獲利。雖然評論家們認為這部小說表明作者已江郎才盡,但斯坦貝克次年就被授予了諾貝爾文學獎。

《玫瑰戰爭》系列(The Cousins’ War)
菲利帕·格里高利(Philippa Gregory)/著
格里高利的系列作品以女性視角重塑了玫瑰戰爭,雖然在理查殺害王子一事上立場曖昧(也許是他的妻子安妮無意中給殺手下了指令),但總的來說遠非十惡不赦的惡人。然而與莎士比亞筆下的那個偽君子一樣,格列高里作品中的理查與侄女伊麗莎白有染,而伊麗莎白正是后來的亨利七世之妻。
《黑爵士》(The Black Adder)
羅溫·艾金森(Rowan Atkinson)、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 Curtis)/著
不僅彼得·庫克(Peter Cook)飾演的理查三世在這出中世紀喜劇電影——背景設定在虛構的理查四世統治之下的1480年代——中短暫地露了一下臉,艾金森飾演的埃德蒙王子在某些地方更是明顯與《亨利四世》和《理查三世》開場時那個玩世不恭、失意挫敗的理查三世如出一轍。

《紙牌屋》(House of Cards)
邁克爾·多布斯(Michael Dobbs)/著
多布斯筆下的黨鞭長弗朗西斯·厄克特與理查三世的相似之處僅僅在于他不顧一切渴望爭權奪利的野心,而安德魯·戴維斯(Andrew Davies)把原著改編成BBC劇集后大大增強了這部作品的莎氏色彩。目前凱文·史派西(Kevin Spacey)飾演的美國版運用的也是同一種莎氏技巧:打破“第四堵墻”,直接與觀眾對話。

《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
喬治·R.R.馬丁(George R.R Martin)/著
“權力的游戲背后的歷史”這一網站指出,身為北方領主的老實人奈德·史塔克——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最愛的電視劇版角色——的原型正是理查三世。此外該網站還聲稱馬丁在重寫十五世紀英國歷史、塑造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和提利昂·蘭尼斯特這兩位人物時借鑒了金雀花王朝的最后一位國王。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