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輕人都去喝喜茶奈雪茶顏了,阿薩姆為何還在賺錢?

文|琥珀消研社
作者|霖霖
“三點幾喇,飲茶先啦!”
最近,飲茶大叔的梗走紅網絡。到點就喝下午茶,對于年輕的社畜們來說,早已經成為每日上班必不可少的環節。
身為打工人能量補充的重要來源,奶茶這個網紅,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過氣期”。自從喜茶、奈雪等新式茶飲問世以后,“不可一日無奶茶”就成了不少年輕人的生活信條。
不過,即便新茶飲發展如此紅火,其銷量也一直未能超越過去的“奶茶之王”阿薩姆。據了解,喜茶最高的銷售額也不過10億元左右,而阿薩姆在巔峰時期的銷售額曾達到40億元。在疫情較為嚴重的2020年,阿薩姆的收益,甚至實現了逆勢增長。
那么,阿薩姆究竟為何能長盛不衰?作為昔日的“網紅”,它能在新時代下再次替統一續寫傳奇嗎?
一、誰在喝阿薩姆?
據統一集團2020年年報,阿薩姆奶茶在2020年的收益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3%。在飲品行業普遍受到沖擊的2020年,阿薩姆算是實現了逆勢增長。
如果只看表面,其實很難想象阿薩姆能保持如此好的成績。畢竟,它面臨的沖擊不少。
譬如說,排長隊的喜茶奈雪們,早已喚醒了過去被忽視的現制奶茶市場。
頂著“網紅”光環的新茶飲品牌們,已經培養起了大批“奶茶上癮者”。只要我們留意周圍的生活場景,就不難發現,很少有見到年輕消費者手上拿著阿薩姆奶茶的,手捧喜茶奈雪茶顏的,倒是大有人在。
據相關調查顯示,約76.1%的消費者每月會在現制奶茶上進行1-5次消費,14.2%的消費者會進行6-10次消費,還有9.7%的消費者會進行10次以上的消費,消費者的月平均消費奶茶達到4.1杯。
再譬如說,甜度無法調節的奶茶,很難讓追求“無糖”“健康”的消費者們心動。
現在的年輕消費者早就愛上了“糖度可以自己調節、選材最好是新鮮水果”的奶茶,像阿薩姆這類本身就高熱量,還無法控制糖度的奶茶,很難吸引他們的注意。
而且,元氣森林能從“無糖氣泡水”這一細分品類崛起,實際上也表明了,消費者對于“無糖軟飲”的需求正在擴大。
然而,面臨著這些沖擊的阿薩姆,卻依然在盈利。從2017年開始,阿薩姆已經連續三年實現了業績的雙位數增長。背后的原因,“琥珀消研社”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其一,渠道優勢增強,品牌影響力擴大
像統一、康師傅這類傳統品牌,早在“泡面大戰”、“茶飲大戰”的時候,就已經建立起了相對成熟的渠道體系。新時代下,統一除了像其他品牌一樣,發力美團、餓了么等線上平臺之外,還選擇在線下渠道,繼續推進“大包賺”制度。
據了解,在該制度之下,承包商主要享受承包并自主經營統一產品的權利,他們與經銷商簽訂“第三方合同”,由經銷商給予網點開拓及市場維護的費用支持,承包人最終收入按件計算,多勞多銷多得。簡單理解,其實就是統一為了提升旗下產品銷量所定的激勵制度。
公開資料顯示,統一旗下參與“大包賺”的分銷商數量,從2009年的1000個增加到2020的4000個。而阿薩姆作為統一旗下的“明星產品”,影響力也同步得到了擴大。
其二,新品的推出,拓寬了消費場景。
依靠原本的瓶裝奶茶,阿薩姆的銷量要一直保持增長,其實并不容易。于是,“沖泡阿薩姆”和“家庭裝阿薩姆”出現了。
2019年,阿薩姆正式推出了沖泡式新包裝,算是填補了此前阿薩姆相對空缺的秋冬市場。2020年的疫情爆發,催生了人們的宅家需求,沖泡奶茶重新迎來市場。
據阿薩姆一位安徽的經銷商表示,2020年10月中旬開始,沖泡式阿薩姆奶茶就已經開始穩定銷售了。從京東某專營店的銷售反饋來看,阿薩姆沖泡奶茶的好評度也達到了97%。

另外,3入裝、4入裝、禮盒裝等阿薩姆奶茶組合的出現,也讓阿薩姆成功打入了家庭消費市場,進一步拓寬了消費場景。

從市場反饋來看,盡管統一方面未單獨披露阿薩姆奶茶的具體銷售數據,但從其業績公告所述“統一阿薩姆奶茶和綠茶的銷售增長在2020財年二季度恢復至同比正增長”來看,成績應該不錯。
其三,就瓶裝奶茶自身而言,也有勝過現制奶茶的地方。
現制奶茶雖然勝在新鮮,但卻有“不易保存”、“放久了難喝”的弊病。而且,相較標明了產品配料信息、食品營養標簽的瓶裝奶茶,現制奶茶也容易出現宣傳語誤導消費者的情況。從這一層面來看,瓶裝奶茶依然是有自身優勢存在的。
此外,現制奶茶不論是線上點單還是線下排隊,都需要耗費較大的時間成本,這實際上也“勸退”了部分對奶茶沒有那么狂熱的消費者。
“琥珀消研社”詢問了身邊少有的喜歡喝阿薩姆的同事阿霄,她就表示,貨架上隨時都能拿到的阿薩姆,比現制奶茶方便多了,還是奶茶平替,隨時都能喝得起。
總而言之,盡管面臨著新茶飲品牌們的沖擊,但在多重優勢加持下,阿薩姆這位“奶茶之王”仍舊維持住了自己的地位。

二、扎根黃金賽道,阿薩姆能再創輝煌嗎?
實際上,巔峰時期40多億的銷售額,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阿薩姆的實力,也從側面釋放了一個信號:液體奶茶市場大有可為。
從整個軟飲料市場來看,沙利文數據預計,2019-2024年中國軟飲料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年均復合增速5.9%。而中國奶茶市場的規模也已經超過了1000億,未來前景十分可期。
當前,在奶茶的三種主要形態:液體奶茶、沖泡奶茶以及現制奶茶里,除了香飄飄已經在沖泡奶茶領域一家獨大之外,液體奶茶和現制奶茶的格局,其實都尚未最終形成,品牌之間競爭十分激烈。
這也意味著,從瓶裝奶茶起家的阿薩姆,盡管正處在液體奶茶這一黃金賽道,但面臨的威脅其實并不少。
近兩年的液體奶茶市場,早已十分熱鬧。
有借奶茶新品發聲的傳統品牌。譬如娃哈哈推出了黑糖奶茶、伊利味可滋推出了冷萃奶茶。也有這兩年快速崛起的新型品牌。譬如元氣森林,它們的牛乳茶,一經推出就收獲了超高人氣。還有跨界搞聯名的其他品牌,譬如王老吉出了咖啡奶茶、旺旺和奈雪組起了CP。
那么,面對這些新老品牌的夾擊,阿薩姆還有希望重回當初的輝煌嗎?
“琥珀消研社”認為,其實是有的。
一方面,在產品層面,統一的多元產品矩陣可以幫助阿薩姆度過生命周期風險。
只要是飲料品類,就一定會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以日本市場為例,有報告顯示,其碳酸飲料、果汁和即飲咖啡就分別于1970、1980、1990年左右基本停止量增。這實際上說明了,品牌如果押注單一品類,風險其實是很大的,尤其是在面對全行業變化的時候。
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加多寶。2015年開始,整個涼茶市場增速開始放緩,直接導致依賴單一涼茶業務的加多寶,開始靠裁員停產度日。據智通財經分析,加多寶在2015年的市場份額,已經萎縮至30%以內,再也沒有了昔日的風光。
而阿薩姆在這一層面其實是有優勢的,畢竟它背靠統一這樣一個產品帝國,即便奶茶行業發展不如預期,在主品牌的加持之下,也能擁有比新品牌更長久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在品牌層面,阿薩姆不論是口碑還是技術都已經積累了優勢。
在瓶裝奶茶市場,阿薩姆絕對擔得起“銷量王”的稱號。從上面的財報數據也不難發現,即便在新茶飲如此火熱的當下,阿薩姆仍舊在奶茶市場占據著重要地位。這實際上也對其他品牌的進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且,就生產技術而言,液體奶茶不論是在無菌罐裝還是瓶裝工藝等環節,都比傳統奶茶有更高的技術壁壘。阿薩姆在這一行業深耕多年,才能達到當前的成績。而對于新品牌和小企業而言,突破這一壁壘并不容易。
因而,其他品牌,不論是跨界的老品牌,還是崛起的新品牌,想要在液體奶茶這一品類趕超阿薩姆,不僅需要時間,也需要技術,并不容易。
當然,阿薩姆也有值得正視的“新煩惱”。譬如大部分年輕人已經無法對瓶裝奶茶提起興趣了,再譬如高熱量的成分表與時下的“健康養生”浪潮格格不入等等。
換句話說,阿薩姆在“品牌年輕化”上的發力,其實還不夠。
阿薩姆其實不乏創新基因。2019年,在BW2019上,阿薩姆奶茶官方曾專門邀請了enako和綺太郎兩位小姐姐,讓她們直接cos了阿薩姆奶茶?;顒訜岫炔⒉坏停€引發了“我的阿薩姆為什么不能變成美少女”等相關話題的討論。

但這終究只能算得上是一場合格的營銷活動,要真正樹立起阿薩姆在大眾心中的消費心智,這肯定遠遠不夠。如何通過外觀的改變、營銷的強化、口味的調整,盡快找到阿薩姆對于年輕人新的吸引點,才是更為重要的。
隨著奶茶行業的未來市場空間進一步打開,阿薩姆極有可能成為飲料行業的下一個50億級大單品。但來自新消費浪潮和其他品牌的沖擊,也注定了阿薩姆的這條路將不太好走。
近年來,統一已經逐漸將部分精力放到了新產品和新品牌身上。譬如無糖茶飲品牌茶里王、自熱食品品牌開小灶等。但是從最新公布的2020年業績來看,開小灶3億元的營收在公司227.62億元的營收中,占比實在稱不上可觀。
要想讓統一在新時代下盡快“彎道超車”,作為“老前輩”的阿薩姆,不論如何,都需要加快速度了。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
琥珀消研社
ID:hupoxys,新消費新媒體
扎根新消費,探索新商業,研究消費者、觀察產業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