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玻尿酸食品可以吃,但與變美無關
原創 小鋤頭 財經小鋤頭 收錄于話題#玻尿酸食品1#華熙生物1

作者:小法師
原創:財經小鋤頭(chutou0325)
這是一個容貌焦慮肆虐的時代。
或許已不再滿足于護膚、化妝的效果,越來越多的都市麗人們更愿意為醫美買單。在小紅書搜索關鍵詞“醫美”,相關筆記有90多萬篇,從水光針到肉毒素、熱瑪吉,有關醫美的話題層出不窮,熱度一浪高過一浪。

于是,“玻尿酸”成為了愛美人士們可以脫口而出的名詞,從最初的玻尿酸注射、填充到后來的玻尿酸精華、玻尿酸面膜,再到如今的與玻尿酸軟糖,薯片、甚至是寵物糧食,可以說玻尿酸正在一步步占據著年輕一代方方面面的生活。
這樣的商機,就被華熙生物等一眾玻尿酸生產企業盯上了。2021年1月7日,國家衛健委正式批準了華熙生物申報的透明質酸鈉(俗稱“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的申請,簡單來說就是玻尿酸可以用于日常食品當中了,如添加到飲料、糖果、酒精,甚至巧克力中。
可以吃的玻尿酸,究竟能為執著于對抗地心引力的用戶帶來什么呢?
玻尿酸2.0時代,萬物皆可玻尿酸
眾所周知,玻尿酸是許多醫美技術的原料,主要通過注射填充的方式達到給皮膚補水,延抗衰老的效果,一針的價格通常也得成百上千。在玻尿酸2.0時代,只需要十幾塊錢甚至幾塊錢就能享受到,也不需要通過打針,只需要動動嘴,聽起來是不是很心動?
華熙生物進軍食品行業后,很快就推出了國內首個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包括水光飲、咀嚼片、軟糖等。3月,華熙生物生產的“水肌泉玻尿酸飲用水”在天貓、淘寶等平臺上架。

(圖源:水肌泉淘寶官方旗艦店)
這款水肌泉玻尿酸飲用水的單價大約為8元/瓶,是普通礦泉水售價的4倍左右,每瓶420毫升含食品級華熙玻尿酸83mg,主打效果為補水以及0糖0脂0能量。
與華熙生物不同,代餐品牌WonderLab推出了口服玻尿酸軟糖,僅上市一個月,就以75.2%的市場占有率登頂該品類市場第一寶座。

(圖源:WonderLab官方旗艦店)
很快,抖音、小紅書等平臺可以說是被形形色色的玻尿酸飲品、玻尿酸食品占據,“可以吃的玻尿酸”、“實現玻尿酸自由”,KOL們各種各樣的彩虹屁,使得玻尿酸食品在社交網絡上大火特火,也時刻撩動著愛美人士的心弦。

(圖源:小紅書)
不僅在食品界風頭正盛,玻尿酸也得到了其他行業的青睞。ONLY推出了玻尿酸短袖,主打保濕功效;太平鳥也推出過添加了玻尿酸助劑的水光T恤。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玻尿酸家紡產品,玻尿酸寵物用品,甚至是玻尿酸安全套等等。
艾瑞咨詢發布的《透明質酸應用場景白皮書》顯示,目前除了傳統的醫美和美容個護領域,玻尿酸在食品、保健品、成人用品、寵物護理、彩妝等8大C端場景得到了廣泛的創新應用。
于是乎,資本也蠢蠢欲動。紅杉資本、IDG等頭部機構紛紛開始行動。早在去年7月29日,口服美容食品品牌WonderLab就完成了A+輪融資,投資方為IDG資本和凱輝基金。
華熙生物作為全球最大玻尿酸原料供應商,對食品級玻尿酸也寄予了厚望。董事長趙燕曾對媒體表示,公司正向原料、醫療終端、功能護膚品和食品的“四輪驅動”推進。
一時間,一個“萬物皆可玻尿酸”的時代仿佛已然來臨。
可以吃的玻尿酸,是主動創新還是被動求變?
玻尿酸作為一種化學成分,可以分為食品級玻尿酸、化妝級玻尿酸和醫藥級玻尿酸。
醫藥級玻尿酸在骨科、眼科、燒傷及內鏡手術等和美容整形領域應用較為廣泛;化妝級玻尿酸主要添加在面膜、面霜與口紅等護膚品和化妝品中;而食品級的玻尿酸就是指那些形形色色的玻尿酸食品中的“明星成分”了。
簡而言之,玻尿酸食品中的食品級玻尿酸與美容整形領域的醫藥級玻尿酸,并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是兩種不同的成分。而玻尿酸之所以被大眾熟知,主要還是由于在醫美領域的廣泛應用,它能夠有效地祛除皺紋、改善輪廓、填充面部等。
如果說,醫藥級玻尿酸在整形美容中的應用是一項成功抗衰老的科技創新,如今層出不窮的玻尿酸食品則更像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迫不得已的第二選擇。
許多人也許會困惑不解,華熙生物等一眾企業為何紛紛瞄準玻尿酸食品。畢竟醫美玻尿酸產品的毛利率要遠高于玻尿酸食品。
以愛美客的主打醫美玻尿酸產品寶尼達為例,包括材料、制造費用和工人工資在內,寶尼達每支成本價僅為32.34元,但2019年的出廠價就高達2547元,是成本價的80倍。
道理很簡單,也許這些企業不是不想賺醫美的錢,而是很難賺到醫美的錢。
從全球來看,中國早已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供給國。艾瑞咨詢發布的《2020年透明質酸應用場景白皮書》顯示,全球銷量排名前五的玻尿酸生產企業均為中國企業,僅華熙生物1家企業就貢獻了39%的銷量。

(圖源:艾瑞咨詢發布的報告)
從國內來看,玻尿酸原料生產企業的數量在過去的幾年間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增長。2015年,國內的玻尿酸原料供應商僅有10家,而這一數字到了2020年已經增加到了40家,市場競爭不可謂不激烈。帶來的結果是,近年來玻尿酸原料價格一直在下降,平均每年的降幅在5%左右。
面對日益增長的產能和下降的利潤率,如何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就顯得尤為重要,玻尿酸行業于是瞄準了終端產品市場。終端產品可以細分為用于醫療美容的玻尿酸注射劑、含玻尿酸的護膚品和化妝品、以及如今風頭正盛的玻尿酸食品。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盡管在玻尿酸原料供給端占據絕對優勢,我國的醫美玻尿酸市場卻一直被進口玻尿酸品牌占據著主導地位。2019年中國醫美玻尿酸終端產品銷售額排名前四均為外國企業,分別是韓國LG、美國Allergan、韓國Humedix和瑞典Q-med,市場集中度高達68%。

(數據來源:東方證券研究所)
這些國外品牌進入國內市場較早,消費者心理認同度更高,同時早期培訓管理更為規范,能夠給經銷商的盈利空間較大,同時部分海外產品再塑形、持續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使得國產醫美玻尿酸終端產品的生存空間及其狹窄。
另一方面,用于醫療美容的玻尿酸注射劑在我國被認定為III類醫療器械,實行申請注冊制監管,產品獲批耗時長、費用大,因此準入門檻非常高,目前也只頒發給了不到20家公司。
原料業務利潤率不斷下降,高端市場難以進入,使得玻尿酸行業不得不聚焦于相對來說準入門檻較低的化妝級和食品級玻尿酸終端產品市場。以華熙生物為例,2016年至2020年,其玻尿酸原料業務收入占比由63%下降到26.73%,而功能性護膚品的收入占比則由8.79%提高到了51.15%。
Z世代的“智商稅”不好收,商業故事還需基于科學本質
自國家衛健委批準玻尿酸可以添加到食品中的這短短幾個月間,琳瑯滿目的玻尿酸食品進入了公眾視野。但放眼望去,并沒有涌現出多少C位出道的產品。
除了消費者的質疑,玻尿酸產品也受到了來自專業領域人士的質疑。丁香醫生就曾表示,盡管從法規來看,玻尿酸食品的確能吃,但口服玻尿酸很難直接對皮膚產生影響。
以華熙生物的水肌泉玻尿酸飲用水為例,與各大社交平臺上瘋狂的營銷相比,銷量就顯得極為慘淡了,店鋪粉絲數不過千人。不僅如此,也有消費者評論“就是普通的水味”、“感覺就是噱頭”等等,甚至有消費者直言“這就是智商稅,頂多算是心理安慰”。

(圖源:水肌泉天貓旗艦店)
可見,華熙生物關于玻尿酸水的這個新故事,并沒有得到市場的支持,甚至被質疑是在收“智商稅”。
玻尿酸從高居廟堂到走入大眾視野,成分黨起到了重要作用。成分黨是指特別關注護膚品、化妝品等產品成分的用戶群體,主要由Z世代(指1995年以后出生的人)構成。得益于互聯網和自媒體的興起,Z世代擅于挖掘和識別有用的成分信息,于是“煙酰胺”、“玻尿酸”、“蝦青素”和“水楊酸”等進入公眾視野,成為紅極一時的流行詞匯。
如今可以吃的玻尿酸,恐怕難以躲過Z世代成分黨的“火眼金睛”了。這其中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即便不去查閱專業資料,成分黨們也能從各大科普類博主那里獲取關于可食用玻尿酸的有效信息。
商業故事講的再完美,也需要回歸本質,基于科學,同時不把消費者當傻子。
玻尿酸之所以能夠起到補水美容的功效,主要是因為它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是非常強大的儲水物質。1g玻尿酸可以儲存其本身體積100倍以上的水,因此在皮膚里能夠通過鎖住水分,進而發揮對皮膚的保濕作用。
由于玻尿酸是大分子結構的物質,涂抹在正常皮膚上,是無法通過皮膚的角質層的,所以無法被皮膚直接吸收,只能停留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膜,從而延緩水分流失的速度,起到保濕的作用。而注射玻尿酸之所以效果明顯,正是由于注射的方式通過了皮膚的角質層,直接到達了真皮層。
口服玻尿酸顯然無法對皮膚產生影響。玻尿酸作為大分子的多糖類物質,口服并不能使其直接被人體吸收,而是需要先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的糖。同時,人體自己就能通過體內的透明質酸合成酶和合成玻尿酸,這一過程所需的營養來自正常的飲食以及代謝產物,所以說人體并不需要額外補充玻尿酸。
飲用了玻尿酸水后,的確可以補充人體的水分,只是真正發揮作用的依然是水,并不是玻尿酸。就算是喝白開水也能夠達到一樣的效果。
顯然,可以吃的玻尿酸,更像是容貌焦慮時代的心理安慰劑,甚至可以說是在收割年輕人的“智商稅”,只是這一次,年輕人或許沒那么容易上當了。
原標題:《玻尿酸食品可以吃,但與變美無關》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