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那么多明星都在吃素,但我勸你不要盲目跟風
原創 mt 食栗派ChestnutMates 收錄于話題#素食1個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吃素,素食人群也在年輕化。
有幾位吃素的明星大家應該不陌生:劉德華、王菲、楊蓉、高圓圓、孫儷、大S;還有健身女孩一定知道的帕姐——帕梅拉,她也是一位素食主義愛好者。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turbosun
大家對于吃素有著哪些的好奇?
“他們會不會很想吃肉?” 、“一天都能吃什么呀?”、需要特別注意什么呢?”……
今天的文章,邀請了在臺灣學習營養學的mt,分享她一段短短的吃素經歷,幫助大家了解素食以及素食文化。


不知道你們身邊,最年輕的素食者幾歲?我們班有一個在媽媽肚子里就吃素的男同學,這是我接觸到的最早吃素的人。#好像也不能再早了哈哈#
吃素原因很多,大體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宗教因素(漢傳佛教、道教、印度教等),另一種是非宗教因素(身體健康、動物保護、環境意識)。

▲《EAT-柳葉刀可持續食物體系及健康飲食委員會特別報告》提出的“”,鼓勵少吃肉,多吃植物性食物
在臺灣生活了幾年,發現在臺灣吃素其實是一件方便且很常見的事情,吃素已經滲透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做為營養系的學生,上課會聽到素食的飲食指南、素食者需要注意哪些飲食問題;下課會聽到原來某位老師是吃素的。也經常會看到“吃素性格會變得佛系”、“吃素皮膚會變好”……之類的報道,這些都讓我對吃素產生了興趣,也因為一個契機,我決定吃素一年。
在分享我具體每天都吃什么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素食的種類。
吃素分成好幾種,有全素、五辛素、蛋奶素、鍋邊素、方便素……

●全素
全素食者能吃大部分的植物葉菜、豆類和谷物類;不能葷食(動物肉類、海鮮、動物制品:蛋、奶、蜂蜜等)
對于“全素”,不同地區有不同定義,有些定義里還包括不能吃五辛(蔥、蒜、韭、薤、洋蔥)。一般不吃植物五辛是出于宗教原因。
●五辛素
全素的基礎上,能吃五辛類。
●蛋奶素
在全素的基礎上,可以吃蛋和奶。
●鍋邊素、方便素
一道菜中有肉有蔬菜,可以吃里面的蔬菜。這種素在外食的時候比較容易滿足,也能減少帶給別人的麻煩。
此外,現在的素食還有越來越多的分類,魚素、禽素、白肉素等等。
這一年,我吃的是蛋奶素,與他人一起共餐時是方便素。

無論吃不吃素,主食我都會選擇糙米飯或者紫米。


選擇雜糧,主要有兩點的原因:
●比起白米飯,雜糧有更低的(glycemic index)
●有更多的營養素,雜糧是維生素B族、礦物質和纖維素的重要來源

白米飯只剩下胚乳,比起糙米,少了好多營養素——果斷選擇雜糧!
除了主食,我一般會點4個菜,一般是豆制品的菜色1個、雞蛋的菜色1個、蔬菜2個,但要是遇上不合我胃口的,會變成3菜1蛋/豆制品。

▲如果去晚了,就會沒有雜糧飯了#555#,只能選白米飯。
在臺灣,吃素還是挺方便的。我們學校餐廳里面有素食專區,

除了素食專區,學校餐廳的其他店家也有提供素食(蛋奶素和鍋邊素)。

▲學校其中一間店的菜單
我比較常吃里面的素食炒飯、素食炒面還有素食鍋燒面。


▲一家餐廳的素食意面,另一家餐廳的素食焗烤飯
校外也是蠻方便噠。
學校附近的商圈還有不下5家的素食店——要知道我們學校可是在郊區哦~
我吃素那段時間很常去的一家素食店,他們家的炸杏鮑菇真的很好吃!

▲素食便當

▲素食簡餐

最近,便利店(7-11、全家)也有素食專區了~
當然,周末放假少不了逛街約會,尋覓素食美食。

▲一家自助餐里面的素食套餐~

▲炸杏鮑菇和素食蒸餃

▲逢甲夜市的椒鹽杏鮑菇

▲右邊是蔬食小火鍋
臺灣對吃素者也比較照顧。舉個栗子,學校舉辦活動,一般會提供便當,在填寫報名鏈接的時候,一定會有一道吃葷還是吃素的題目。

▲有一次報名學校的一個活動,領到的素食餐盒
再舉個栗子。
前段時間在醫院實習,每周二都會有廠商來介紹產品,有些營養品是設計給素食者的,也有些營養品為了能讓素食病人使用,不添加魚油,真的很貼心了。

吃素的那段時間,確實對自己的飲食比較上心,希望能夠做到均衡飲食。
首先,我擔心蛋白質攝取不足。
通過上面的圖片,可以發現蛋類和豆制品,量不是很多。比如蔬食意面,雖然也能夠吃飽,但是這一餐的蛋白質量比起我不吃素時候,顯然少很多。

▲蔬食意面
一般這種情況,如果一天其中一餐的蛋白質吃少了,我會盡量在下一餐的時候有意識地多點一些蛋類、豆類。
第二,吃素的這段時間,我加餐的次數變多了。某一餐的熱量和飽腹感不夠這種情況還是蠻常出現的,本著“不大餓大飽”原則,酸奶、鮮奶、堅果成了我的點心好伙伴。
雖然我平時也會喝牛奶,但是吃素那段時間喝的更多了#冰箱常備#。
第三,額外補充維生素B族。
近年來,關于素食的科普很多,其中最“有名”應該是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是結構中唯一含有礦物質(鈷)的維生素
大概吃素吃了3-4個月之后,我才去買的復合維生素B來補充。
所有的B族維生素都形成“輔酶”,這些輔酶在能量代謝和氨基酸代謝中發揮作用,我們運動量提高時,B族維生素的需求量也會增加。像紅牛這種維生素功能飲料,喝了能夠提神,其實就是和里面的B族維生素有關系。

前3個月,覺得腸道的狀態挺舒適的(本人之前屬于腸道比較敏感的),由于本身沒有“無肉不歡”的屬性,所以離開了肉也沒有什么關系。
食物的選擇變少了!比如,正餐當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雞蛋、豆制品,所以幾乎每天都在吃豆制品,變著花樣吃,食物的重復性比較高。

▲素食沙拉
變得容易餓。這個上面也有提到,解決方式就是增加加餐,隨身帶一些零食。
覺得疲憊。當然,這是我主觀的感受,這和當時的飲食、情緒、睡眠和壓力等等因素有關。這種疲憊的感覺大概出現在吃素的第4個月。
上面提到B族維生素所形成的輔酶和能量代謝的生化反應有關系,想到這一點,我去買了復合維生素B來吃,疲憊感覺確實是有改善的。


到第7、8個月的時候,經常反復的腹痛、排便次數增加,已經影響到生活。
我自己給自己下了一個“診斷”,應該是腸道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為什么我會給自己下這個“診斷”呢?是因為我幾乎踩中了IBS的每一條癥狀。
【IBS癥狀】
至少三個月以上連續或反復發生腹痛
腹部不適但可經由解便得到緩和
排便頻率改變(1天超過3次或1周少于3次)
糞便質地改變
排便習慣改變
解便不完全的感覺
糞便中有黏液、腹脹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IBS和自律神經失調有密切的關系,簡單來說就是壓力狀況影響腸道的功能。
那段時間,我正處于水深火熱的期末考試中,在腸道功能開始不佳的情況下,還經常吃豆制品、堅果仁和奶制品這類容易產氣、味道強烈的食物,又增加了腸道的負擔。(期末考后我去看了醫生,確實是IBS,然鵝…放假回家后啥事兒也沒有了)
短暫的吃素經歷就分享到這邊啦!
以上的感受都是主觀的,因為吃素而多出的考慮基于一些營養學的知識以及這一段時間我出現的問題。
我的吃素經歷不長,一些未能考慮到的方面也歡迎素食者或者素食愛好者在評論區討論哦。
最后,我想說說我的感受。
素食,是一個新的選項,選擇吃素或者不吃素,都應該被尊重。飲食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個人都應該的對自己做出的選擇負責;
同時飲食也是一件有滿足感和幸福感的事情,每個人都應該有意識地完成這樣一件事情。

小栗子提醒
明星吃素的背后很可能有專業的醫療團隊保駕護航,普通人不要盲目跟風,mt在吃素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狀況。如果你想嘗試吃素,在開始前請一定要了解相關的知識。
另外,如果你對素食有疑問,歡迎來留言,我們會在后期繼續邀請mt來和大家分享~

你有過吃素的經歷嗎?
來評論區交流一下吧~
參考文獻
[1]Wardlaw‘s Perspectives in Nutrition:A Functional Approach. Carol Byrd-Bredbenner. Gaile Moe. Donna Beshgetoor
[2]食物學原理與實驗,第二版,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輯 | 小西瓜
設計 | 柚子
?
以上信息僅為科普,不應視為診療建議
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
?
原標題:《王菲、劉德華,那么多明星都在吃素!但我勸你不要盲目跟風,因為……》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