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慢性咳嗽秘籍,早看早好
原創 崔志磊 周嘉華 肺石風清
慢性咳嗽
咳嗽是系統科門診最常見的癥狀,頻繁劇烈的咳嗽嚴重影響日常工作、生活與社會活動。慢性咳嗽指咳嗽大于8周,絕大多數慢性咳嗽與感染無關,應明確病因針對性治療,避免濫用抗生素。


Part 01
咳嗽變異型哮喘
咳嗽變異型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種特殊類型,以咳嗽為主要癥狀,存在氣道高反應性,無明顯喘息、氣促。是慢性咳嗽最主要原因。
臨床特點
1.反復發作、較劇烈的刺激性干咳,以夜間為主,春秋、天氣轉變、運動、感冒、冷空氣、灰塵及油煙等容易誘發或加重咳嗽。
2.有過敏性疾病或過敏性家族史,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
3.支氣管激發試驗陽性,或峰流速變異率>10%,或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
4.抗哮喘治療有效。
治療
1、推薦吸入糖皮質激素聯合支氣管舒張劑(如信必可、舒利迭)。療程8周以上,部分需長期治療。
2、若吸入藥物效果欠佳,可短期口服糖皮質激素。
3、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扎魯司特)治療有效。
長期吸入激素可能有助于預防典型哮喘的發生。

Part 02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胃酸和其它胃內容物進入食管導致咳嗽的臨床綜合征。是慢性咳嗽的常見原因。
臨床特點
1.反復咳嗽,夜間平臥后加重。
2.合并慢性咽喉炎,常伴有反酸、噯氣、胸骨后燒灼感,進食酸性、油膩食物后咳嗽加重。
3.確診需胃鏡、24小時食管pH多通道阻抗監測
4.抗反流治療有效。
治療
1、調整生活方式:體重超重者減肥,戒煙,戒酒,高枕臥位,避免過飽和睡前進食,避免進食酸性、辛辣、油膩食物。
2、抑制胃酸:為標準治療方法,如奧美拉唑或蘭索拉唑,每天2次,每次1片(餐前半小時),療程至少8周。
3、促進胃腸動力:在抑制胃酸的基礎上加用促進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
4、難治性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加用巴氯芬。但可能引起嗜睡、困倦。
內科治療無效,必要時可考慮抗反流手術或內鏡治療。

Part 03
上氣道咳嗽綜合征
上氣道咳嗽綜合征(UACS),由于鼻部疾病引起的分泌物倒流鼻后、咽喉等部位,刺激咳嗽感受器,導致咳嗽。基礎疾病以鼻炎、鼻竇炎、鼻息肉為主
臨床特點
1.發作性或持續性咳嗽,主要為干咳,以白天為主,入睡后較少。
2.常伴有鼻塞、流涕、噴嚏、鼻后滴流感、咽后粘液附著感。
3.可見鼻粘膜肥厚、充血,口咽部粘膜鵝卵石樣改變,咽后壁粘液分泌物。
4.鼻竇CT示鼻竇粘膜增厚, 鼻竇內液平。
5.抗組胺藥物治療咳嗽可緩解。
治療
1、非變應性鼻炎:首選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有嗜睡等不良反應。
2、變應性鼻炎:首先鼻腔吸入糖皮質激素和第二代抗組胺藥(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孟魯司特、扎魯司特)有效。
3、癥狀較重、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變應性鼻炎,特異性變應原治療可能有效,但起效時間較長。
4、合并鼻息肉的慢性鼻竇炎者,推薦先口服激素,后局部鼻吸入激素。
5、慢性鼻竇炎者,可口服粘液溶解劑(羧甲司坦、厄多司坦)。
6、內科治療效果欠佳,可考慮鼻內鏡手術治療。

Part 04
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
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以氣道嗜酸粒細胞浸潤為特征,常合并變應性鼻炎,是引起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多見于青壯年,男性多于女性。
臨床特點
1.刺激性干咳為主,多為白天咳嗽,少數伴有夜間咳嗽。
2.三分之一合并變應性鼻炎,對油煙、灰塵、異味或冷空氣比較敏感。
3.誘導痰嗜酸粒細胞比例≥2.5%。
4.口服或吸入糖皮質激素有效。
治療
1、首選吸入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干粉),療程8周以上。
2、初始可聯合口服潑尼松每天10-20mg,持續3-5天。

Part 05
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PIC)多為病毒、支原體、衣原體及細菌感染后,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0%-15%。
臨床特點
1.反復咳嗽,前期伴有發熱、頭痛、流涕、噴嚏等癥狀。
2.血清病毒或支原體、衣原體抗體陽性,2個月之內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3.支氣管激發試驗陰性,誘導痰嗜酸粒細胞正常。
4.感染后咳嗽病程多自限,部分可持續3個月以上。
治療
1、一般口服止咳藥物對癥處理即可。
2、復方甲氧那明治療有效。
3、孟魯司特無效,不建議口服。
4、吸入糖皮質激素效果不確切,不建議使用。

Part 06
藥物性咳嗽
藥物性咳嗽,主要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發生率約5%,與吸煙史有關,與年齡、性別、藥物劑量無關。其它藥物如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如氯沙坦、纈沙坦)、奧美拉唑、來氟米特、辛伐他汀、β受體阻斷劑、麥考酚酸酯、呋喃妥因、異丙酚、γ干擾素,也可引起咳嗽。
臨床特點
1.干咳為主。
2.服用ACEI等藥物史。
3.服用ACEI等藥物后出現咳嗽或原有咳嗽癥狀加重,多在1周左右出現。
4.停藥后1-4周咳嗽消失或明顯減輕。
治療
更換其它可能引起咳嗽的藥物

Part 07
心理性咳嗽
心理性咳嗽又稱為習慣性咳嗽,兒童相對常見。典型表現為日常咳嗽,專注于某一事物及夜間休息時咳嗽消失,常伴有焦慮癥狀,多種心理因素,如情緒、學習、信念等可導致咳嗽。
治療
1、可采用暗示療法、心里疏導等治療措施可能有效。
2、必要時使用抗焦慮或抗抑郁類藥物。
Part 08
少見原因咳嗽
其它少見原因:會厭發育不全、扁桃體腫大、支氣管結核、支氣管異物、支氣管結石、心包囊腫、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食管囊腫、頸椎病、肝海綿狀血管瘤、外耳道耵聹等。
Part 09
不明原因咳嗽
臨床特點
1.經全面系統檢查、治療,病因無法明確。
2.中年女性多見。
3.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現為慢性刺激性干咳,伴咽癢、異物感,對油煙、灰塵、異味及冷空氣敏感,講話及緊張可引起咳嗽。
4.對常規治療無效,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治療
1、 藥物治療:加巴噴丁、阿米替林、巴氯芬、卡馬西平、普瑞巴林。
2、非藥物治療:語言治療、咳嗽抑制性理療。
參考文獻
1.咳嗽的診斷與治療指南.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哮喘學組.2015
2.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治療.Chest指南.2015
3.慢性咳嗽.賴克方.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4.胃食管反流患者引起的慢性咳嗽.美國胸科醫師學會.2016
5.上氣道咳嗽綜合征的研究新進展.邱忠民.2014
專家簡介

崔志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呼吸科,博士,副主任醫師,丁香園呼吸與胸部版版主,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健康管理分會委員兼秘書,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呼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上海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重癥組隊員,百人呼吸科普肺石風清創建人,汴梁生態荊芥發起人。主要研究方向:肺部結節,慢性咳嗽,能量棒研發。
文章作者:崔志磊 周嘉華
漫畫設計師:兔野
原標題:《慢性咳嗽秘籍(第二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