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錢鍾書、楊絳都愿為其作序的大師之作,中國人都該讀一讀

上世紀80年代,著名學者錢鍾書先生曾給一位學者寫信:“弟素不肯為人作序,世所共知,茲特為兄破例,聊示微意。”
這是錢鍾書一生唯一一次愿主動為人作序。
幾十年后,這位學者新書出版,近百歲高齡的楊絳先生,在身體諸多不便的情況下,欣然答應為其親筆寫序。

他是誰?能讓錢鍾書夫婦如此敬重。
這位學者便是著名出版家鍾叔河先生。

錢鍾書楊絳都愿為其作序的大師之作
中國人都該讀一讀
出版編輯界的傳奇
文學大師里的滄海遺珠
由鍾鐘叔河先生主編的“走向世界叢書”,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最有影響力的一套叢書,曾轟動整個出版界和史學界,錢鍾書先生正是為這套書作的序。

而今,楊絳先生親筆寫序的,是鍾叔河耗盡半生心血之作——《念樓學短》。
這套書從出版至今已有30年,今天我們要推薦的正是這套2018年再版的《念樓學短》。

談及推薦的理由,楊絳先生這樣告訴你:

看完這套書,你會發現,文言文不再是個枯燥的語言符號,它精煉、深刻又有趣。

“百字版的《古文觀止》”
古文入門經典首選
讓你不再畏懼文言文
《念樓學短》是鍾叔河先生一開始為了培養外孫女的文言文興趣而編撰的。

何為“學短”?
學其短,便是要從古人的文章中學寫作之精妙、學知識之廣博、學道理之深入淺出。
鍾叔河說:“古文最簡約,少廢話,這是老祖宗的一項特長,不應該輕易丟掉”。

每篇文章的體例都是固定的,都包含文言文【學其短】、白話翻譯【念樓讀】和評批【念樓曰】。

○ 共530篇經典古文,內容涵蓋了四書五經、筆記小說、序文題跋、文論詩話、名人酬唱……共53項國學經典,讓你全面了解古文的面貌。
○ 每篇古文都在百字以內,獨立成篇,看著不費勁。
○ 每篇文章他都仔細作批注及解讀,人人看得懂、學得會。
《念樓學短》的歷代版本,豆瓣評分都在8.6以上,好評如潮。
有人說,它是百字版《古文觀止》,內容廣泛、隨翻隨看無障礙,古文入門首選。
也有人說,它是學習寫作的秘籍,不僅能學到優美的言辭文筆,各種引經據典更是信手拈來。

鍾叔河先生把對晚輩的厚愛、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全部傾注其中,成為經典是必然。

中國人都該讀一讀
以小見大,理解民族文化
鍾叔河認為,“每一種語言里都包含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
我們在學習英文的時候,會強調在掌握溝通能力的同時,學習西方的文化。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學習古文,不應該僅僅學習字詞的意思,更應該深入其中,探尋古文背后的文化傳統,不然,那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鍾叔河
所以,在《念樓學短》中無論是白話翻譯、批語,他都不止于對原文的逐字今譯,而是結合歷史文化背景,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涵,發表一針見血的觀點。

每篇文章都有一個蘊含獨特智慧的小標題。例如:《論語·顏淵》“子貢問政”這一篇的小標題,是“什么最重要”。

在解讀孔子的仁政思想時,他認為“孔子講仁,就要把人放在第一位。”所以“維持統治的一切條件中,人民的信任是最最最重要的。孔子的政治思想,這一點最為正確。”
讀之,如見一位溫文爾雅而又洞見迭出的長者,讓人充滿敬意。與看普通古文不同,鍾叔河的語言樸素平實,看得懂、且有趣,讓你學到的不止是詞義、文法。

絕不重復課本里的枯燥
還原古人生活情趣
一讀就上癮
《念樓學短》里有很多有意思的篇章,襯顯出古人自由張揚、溫柔繾綣的一面。
例如被稱為中國最美情書之一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吳越國王錢镠寫信給回娘家的夫人,催她快點歸來。信只有兩句,第一句“陌上花開”,點明此際春光大好,提醒夫人不要辜負大好春光。
明明心情迫切,第二句“可緩緩歸矣”卻欲擒故縱,含蓄委婉,完全以商量的語氣,顯出了一片好男人的溫柔。”
短短九個字,卻能傳達出如此豐富的含義,難怪鍾叔河說它“比唐昭宗賜給他的丹書鐵券更可貴的獎賞了。”

他還提到,《世說新語 · 惑溺》中一篇甜蜜的故事《親愛的》:
安豐的夫人總愛叫他親愛的,安豐被她叫得不好意思,夫人卻說親你、愛你才叫你親愛的,我不叫你親愛的,該叫誰親愛的?安豐無話可說,以后只好由她。
這正是成語“卿卿我我”的出處。更精彩的是鍾叔河的解讀:
魏晉時代的女人能表現自我,沒有后世那么多束縛,以及由束縛養成的作偽和作態。只有敢’親卿愛卿’的女人,才能得到平等的愛;也只有敢公開鄙薄男人的女人,才能得到男人的尊重。
在為我們剖析文章背景的同時,又點出它的可貴之處。
正如楊絳先生所說,《念樓學短》選題好,翻譯的白話好,注釋好,批語好,讀了能增廣學識,讀來又趣味無窮。

布面精裝,極具質感
一份增廣學識、趣味無窮的好禮
這套《念樓學短》分為上下冊,共計1200余頁,拿在手上非常有分量。

朱紅色底燙黑字,配上手感極佳的布面,極富珍藏價值,送親友也十分體面大方。
這套書不論老幼,都很適合讀。

孩子讀,能培養文化底蘊、提高語文成績;大人們則可在煩悶時,拿起任選一篇閱讀,心立馬就可以從生活的紛擾中抽離開來,獲得片刻的寧靜。
原標題:《錢鍾書、楊絳都愿為其作序的大師之作,中國人都該讀一讀》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