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蝦米落幕,網易云音樂激戰酷狗,在線音樂烽火連天不休
原創 超新星財經 超新星財經 收錄于話題#原創好文69個

作者 | 超新星財經
編輯 | 高林
2月5日,蝦米音樂正式停止服務,但在線音樂戰場“烽火連天不休”。
2月2日,網易云音樂官微發文怒懟同行,附長文控訴酷狗音樂抄襲網易云音樂的“一起聽”和“云貝推歌”功能,并詳細對比頁面截圖,稱酷狗音樂成立“山寨辦”一直將網易云音樂新功能酷狗化。
不過,很快,網友就發現網易云音樂很可能是“惡人先告狀”。
2月2日晚,酷狗音樂官方微博發布多張專利截圖,并配文“截止2020年底酷狗原創專利申請超過2000件,包括2015年12月和2020年3月申請的‘一起聽’專利。
2015年酷狗上線‘音樂推’并同步申請專利,致力于幫助音樂人成長。致敬所有的音樂同路人,新年快樂!”正式對網易云音樂的抄襲質疑做出回應。

難得一見的兩家音樂平臺公然開撕的場面,網友們紛紛進入“吃瓜”模式。
實際上,在線音樂平臺早已深陷“戰爭”泥潭,未來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在線音樂APP在腥風血雨的市場中,競爭將會愈發激烈和焦灼。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在線音樂平臺的成長過程反映了中國音樂10余年的用戶變遷。
2005年,在百度音樂、酷狗音樂、千千靜聽已經三足鼎立的時刻,QQ音樂才剛剛進入這個戰場。
2007年,針對音樂發燒友的蝦米音樂正式上線,主打小眾音樂人市場。
2013年,蝦米被阿里巴巴收購,同年4月,網易云音樂正式上線,并憑借歌單、評論、個性化推薦及獨特的社區氛圍、優質的原創音樂土壤,形成差異化特色優勢逐步累積了一批忠實用戶。
2015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共同組建阿里音樂集團,成為音樂APP領域的“富二代”,由知名音樂人高曉松和宋柯掌舵,在當時被寄予很大期望。不同于QQ音樂借助騰訊流量快速崛起的勢頭,被阿里收購的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均未取得被收購之前的成績。

在國家版權局“最強版權令”下發,混戰之后的2016年, QQ音樂與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并,共同組建為騰訊音樂集團,騰訊音樂正式崛起。合并后的騰訊音樂集團擁有國內2000萬音樂版權,版權擁有量躋身國內音樂平臺第一。此后,蝦米音樂因多年來的音樂版權進展緩慢,大量用戶流失。
據聯通大數據發布的2018年10月沃指數榜單顯示,蝦米音樂月活用戶量逐漸萎縮,跌至第五。而此時騰訊音樂則奔赴美國上市,上市首日市值達228.94億美元,占據國內超過70%的市場份額,成功登頂國內市場。
2019年,網易公布的財報披露,網易云音樂總用戶數已突破8億,同比增長50%,其中付費有效會員數同比漲135% ,并宣布獲得來自阿里巴巴、云鋒基金等共計7億美元的B2輪融資。當時,在線音樂市場大局已定,蝦米音樂被外界視為阿里的棄子。
2021年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于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于2021年2月5日,也就是今天正式停止服務,國內在線音樂市場已進入到寡頭時代,騰訊音樂一家獨大,牢牢占據霸主地位,網易云音樂緊隨其后,形成了“一超一強”的格局。
一超一強,資本較量
現在牌桌上的頭部只剩下騰訊音樂集團和網易云音樂,前者持續保持國內音樂版權的壟斷地位,后者強勢追趕。
作為全球最大的在線音樂平臺之一,騰訊音樂旗下擁有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四款移動音樂產品,不過如何打破增長瓶頸成了其亟待解決的一大任務。

1月12日,騰訊音樂被傳即將在香港二次上市,計劃籌集35億美元。1月15日則突然宣布斥資4.15億美元收購深圳市懶人在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懶人聽書”)100%股權,受此影響,騰訊音樂股價一路上揚,按照最新估計,騰訊音樂市值已經超450億美元。
據騰訊音樂2020年Q3財報顯示,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歷史性突破5000萬,達到5170萬、付費率破8%。騰訊音樂以其創新的商業模式和穩健增長的業績,讓國際資本市場領略到了中國音樂產業所蘊藏的巨大增長潛力。
1月花旗分析師Alicia Yap也將騰訊音樂目標價由19美元上調至26美元,維持“買入”評級。此前《滾石》雜志刊文稱,騰訊音樂的商業模式,已在全球市場彰顯其發展價值。
目前,騰訊音樂的主要競爭對手是網易云音樂。
2017年4月,網易云音樂宣布獲得共7.5億元A輪融資,其估值達80億元。
2018年11月,完成了投資方包括百度等的融資活動,融資額超過了6億美元。
2019年9月6日,阿里巴巴宣布作為領投方參與了網易云音樂此輪7億美元的融資,此次融資為網易云音樂B2輪融資,融資后網易公司仍單獨享有對網易云音樂的控制權。
版權為王,誰是最終贏家?
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統計,2019年中國的數字音樂產值高達253億元,同比增長41%;而流媒體音樂市場的增長達到35%,中國由此成為互聯網音樂產業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最新調查結果也顯示,2020 年底,在線音樂流媒體訂閱將同比增長25%以上,超過4.5億訂閱。
由此可見,不論是在全球還是在中國市場,音樂流媒體賽道顯然是個香餑餑。
而在音樂流媒體行業,版權對于平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得版權者得天下。現在騰訊音樂坐擁國內最大的音樂版權,在音樂版權領域有著絕對的市場支配地位,獲得全球不少音樂版權商的合作。

為了搶占市場,騰訊、網易、甚至抖音都在競爭版權方面付出了高額成本。數據顯示,2019年騰訊音樂在內容成本上的支出超過480億元,而這些資金中大多數都被用于版權采購。
從行業競爭的經驗上來看,蝦米的結局就是源自版權的缺失。沒有絕對數量的版權,就意味著用戶大概率無法聽到想聽的歌,從而導致付費率低,最終讓蝦米音樂沒能盈利。
2020年,騰訊音樂與“環球、索尼、華納”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協議即將陸續到期,據消息稱除了環球音樂集團之外,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中的華納、索尼,或都將在合約到期后采用非獨家授權模式,音樂版權多平臺分銷或將常態化存在。這種多平臺分銷的模式也給眾平臺爭奪版權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抖音跟快手近兩年在業務層面也是不斷地延伸,這次雙方都將目光放在音樂賽道。據美股研究社獲悉,目前字節跳動正在測試一款新音樂業務的產品"飛樂",可能會抖音參與運營,字節還有望成為新的音樂版權商。同時快手也在制作新音樂產品APP"小森唱片"。
快手和抖音擁有并不遜色的巨大流量,當下國內音樂流媒體領域以騰訊音樂和網易云音樂雙足鼎立,阿里扶持的蝦米音樂也以關閉告終,在這個時機點"快抖"兩家短視頻平臺紛紛向音樂平臺進軍,殺入音樂賽道,短視頻巨頭的流量即將和兩大音樂平臺巨頭的流量碰撞,戰果令人期待。
縱觀在線音樂發展史,中國音樂市場早已成為競爭激烈的紅海。騰訊和網易云音樂雖然現階段拿到了絕大多數份額,但市場爭奪戰尚未平息,格局變數仍存。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由「超新星財經」原創出品
轉載請聯系后臺,侵權必究!
原標題:《蝦米落幕,網易云音樂激戰酷狗,在線音樂烽火連天不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