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成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去年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增11%

新聞發布會現場。圖 澎湃新聞記者 張若婷
1月29日,在商務部舉行的2020年商務工作及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介紹道,2020年我國利用外資逆勢增長,全年實際利用外資9999.8億元,增長6.2%,新設外資企業3.9萬家,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
錢克明表示,我國2020年在外資使用上實現了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在總量不斷增長的同時,引資結構不斷優化。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2963億元、增長了11.4%。其中,研發設計、電子商務、信息服務分別增長78.8%、15.1%和11.6%,醫藥、航空航天設備、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分別增14.1%、44.5%和60.6%。
同時,去年在我國的國際大項目加快落地。據商務部數據,2020年我國新設或增資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938個,數量增長12.5%,寶馬、戴勒姆、西門子、豐田、LG、埃克森美尋、巴斯夫等一批龍頭企業在華增資擴產。
從區域上看,東部地區實際利用外資增長8.9%,占比達到88.4%。引資前六大省份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增長8.9%,占比達到78.2%。2020年全年,我國的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1790億元,新設外資企業6472家,占全國比重上升至16.8%和17.9%。
商務部外貿方面負責人在發布會上表示,接下來,商務部將在市場準入、平臺建設、投資環境優化等方面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
針對嚴峻形勢,商務部將用足用好合規政策工具,推動出臺多批次政策措施,涉及外貿財稅金融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重點外資項目服務、內外資公平待遇等,會同有關方面狠抓政策落地,促進外貿穩主體、拓市場,推進外資促增量、穩存量。
同時,全國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條目已經由40條縮減至33條,自貿試驗區版也已由37條縮減至30條。商務部將落實好新版負面清單,進一步清理重大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措施,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在平臺建設方面,商務部也將完善自貿試驗區布局,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推動國家農業改革創新示范區的發展。進而在投資促進和保護兩方面發力,發揮多雙邊投資促進機制的作用,指導各地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落實投資辦法,加大外交合法權利保護力度。
此外,我國還將培育跨境電商、市場采購、保稅維修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投資環境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之一,據悉,“十三五”時期我國商事制度改革縱深推進,激發了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從84名上升到31名。
但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在發布會上指出,我國成為外資流入第一國不意味著營商環境也排第一。在營商環境方面,我國與先進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少差距,要保持清醒頭腦,辦好自己的事。
具體來看,要在投資環境優化方面持續推進,深入推進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落實,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推動RCEP中歐投資協定落地生效,促進國際貿易投資自由化變化,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