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作細胞》究竟是一部什么樣的動畫?比你想象中還要硬核

產業作者|許雄俊|一鳴網
1月23日,CCTV6電影頻道正式宣布,從2月13日上午開始, 《工作細胞》將在央視播出。
此次, 央視引進這部動畫主要也是看重“人體生物學相關科普”方面的效果,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通過趣味性十足的動畫來宣傳健康知識,或許會起到不錯的宣傳效果。電影頻道官方表示,希望不管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在看過《工作細胞》后,能夠加深對自身的了解,在疫情期間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哦。

對于日漫時隔多年回歸央視的舉動,圈內觀眾紛紛贊嘆“不愧是六公主”。要知道上次有日漫番劇(非動畫電影)登錄央視是時隔多少年的事了呢?

能上央視的《工作細胞》究竟是一部什么樣的動畫?
比你想象中的還要認真硬核

《工作細胞》是清水茜所著的日本漫畫作品,主要講述經擬人化后人體內各種細胞于人體內的日常工作,例如負責物流作業(運送氧氣及二氧化碳)的紅細胞和日常警備工作(清除惡菌)的白細胞。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細胞》早在2018年就曾被《人民日報》“點名”。

2018年8月31日,《人民日報》第22版“科技大觀”欄目刊發了《細胞世界與免疫療法》一文。文章稱,“最近,日本動畫《工作細胞》人氣頗高,原作漫畫甚至脫銷。這部動漫作品顯然是個‘科技派’,它將人體內的細胞擬人化,訴說了細胞世界類似人類社會一樣復雜分工的諸多故事。”
2019年6月, 《工作細胞》還獲得過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動畫劇本獎。
可能有人會認為,只是披著生物學科普外衣的萌系動畫而已,對生物學的解釋能細心到哪去,甚至擔心對生物學知識的誤導。但是,這點倒不用擔心, 當初TV動畫開播后,動畫內容的權威性就獲得了醫學領域不少專家的肯定和稱贊。
比如說《工作細胞》第一季第7集動畫中出現的癌細胞科普:

大須賀覺是一位目前在美國專門研究腦腫瘤的醫學專家,他在推特上表示《工作細胞》第 7 話對于「癌細胞」的解說非常認真,這一集講到關于癌癥初期,免疫細胞如何運作來防止癌癥病發。

大須賀覺評價《工作細胞》的故事涉及人體知識的內容正確又非常有趣,孩子們和大人都可以學習人體和疾病知識。
可是,問題來了。 雖然《工作細胞》已經用萌系風格的科普方式去向觀眾科普那些人體相關的生物學知識,但是跟“細菌病毒”的戰斗還是難免會產生“紅色的血”。
也許根據不同細菌病毒的顏色,流出相應顏色和質地的液體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比如說紫色=葡萄汁,黃色=菠蘿汁之類的,至少比簡單的石油和諧方法要有趣點。
但 更重要的問題還是難以解決,畢竟國內家長里有很大一部分對動畫的印象還停留在“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這一觀點上。
在不少家長眼里,所有動漫就不應該出現“血腥”“暴力”“涉黃”等元素,當動畫的情節被部分家長認定為“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時候, 即使是本身素質不錯的動漫,也會被一棒子打死。

雖然家長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不要模仿動漫中的一些危險行為,小孩子本來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但是, 身為父母,理應有為孩子做好教育的甄別和把關的責任和義務。
一旦孩子模仿對危險的行為,難道不應該是家長出來及時勸阻和教育嗎,孩子在觀看動畫的同時,家長應該盡可能地給予充分的陪伴,也能在一些內容上教育孩子做出正常的判斷。很多時候,家長的舉報行為只是在為自己的教育失敗推脫責任罷了。
“肆意舉報”不只是忽略了小孩子的感受,對文化創作的限制是非常大的。
無論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的相關事件,還是早些年的《虹貓藍兔七俠傳》,都因為“家長舉報”勢力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面對過于浩大的“家長舉報”勢力,雖然已經是老生常提了,但“分級制度”是相當有必要的。

《大圣歸來》《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動畫電影的成功,也證明了國產動畫比起真人題材也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建立起健全的審核機制不僅僅是對行業的規范,也是對行業的保護。
自2019年起,越來越多的視頻軟件上加入了“青少年模式”功能,在內容推送上把好關卡,為 青少年兒童過濾掉掉一些視頻內容,算是網絡分級制度的一種嘗試。但是實際效果的反饋并不顯著。
對于動漫產業的健全發展來說,更加完善的分級制度是必需的。
科普動畫?中國也有過
其實, 以前的國產動畫中也有不少科普教育風格的優秀國產動畫。

《海爾兄弟》主要講述一對由智慧老人所創造的海爾兄弟和他們的朋友,為解決人類面臨的災難和解開無盡的自然之謎而環游世界,最后回到他們的誕生地太平洋的神奇歷險故事。
這部動畫以知識為核心,定位于寓教于樂且帶有對大自然的一些不解之謎的提示,通過海爾兄弟的探險經歷,向觀眾傳遞科學與人文知識。

《藍貓淘氣三千問》以“知識卡通”的藝術創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它通過主角“藍貓”和伙伴們的歷險過程,以及途中遇到的問題,向小朋友提供宇宙星空、生態環境、人文歷史、生物百觀等方面的知識,既有人類幾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又有當代高新科技知識的概覽,是知識經濟時代電子版的青少年百科全書。
該系列通過藍貓淘氣等卡通形象的表演,把科普知識用幽默詼諧的故事情節展現給觀眾。 使孩子不但學到人生的幽默智慧,還可以學到許多科技知識。

《阿凡提的故事》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發行的一部木偶動畫,以傳說人物阿凡提為主角,整部動畫電影分為十幾個小故事。
阿凡提倒騎毛驢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話,以及一樁樁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體現了勞動人民勤勞、樂觀、豁達向上、富于智慧和正義感的一面。
分級制度+豁達的家長,哪個都不能少
像是《工作細胞》這樣能獲得央視、《人民日報》這樣的官方媒體“點名”,對動畫來說無疑是效果顯著的宣傳。 對國內的動畫創作來說,其實是一條可以考慮的路子,而不是一味的玄幻和武俠題材。

不過,這次提到《工作細胞》即將面臨的國內大眾環境,其實也是國內動漫,乃至于整個ACG行業發展正面臨的重要問題。
無論是動漫還是游戲,想要有一個健全的發展環境,除了自身產業的技術和經驗積累以外,完善的分級制度、家長思想的開明化都是有必需的。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