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應對網絡語言暴力出新招:芬蘭科技公司推出“禮貌體”字體庫
與安全”關注我們

來源:媒體與語言,前瞻網等

日前,芬蘭一家名為tietoEVRY的科技公司(tieto,芬蘭語,意為知識)發布了一款遏制網絡語言暴力的工具:“禮貌體”字體。
“禮貌體”中包含1800個詞匯,由tietoEVRY與芬蘭青少年組織共同編撰。該字體可以自動檢測不當詞語,并將其替換成更溫和的語言,比如,輸入“我恨你”,句子將自動變成“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輸入“她真丑”就會變成“她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美麗”。除了替換不當詞語,該字體還能主動模糊掉諸如“白癡”、“蠢貨”等侮辱性字眼。
該公司傳播和可持續發展全球主管凱·哈林(Kia Haring)表示,公司此舉的“目的是促進平等和包容”,“想讓欺凌者重新思考他們使用的詞匯以及背后的實際含義……禮貌體可以實現這一愿景,即用數字化解決方案創造一個安全,平等的環境。”
無獨有偶,針對網絡欺凌等不文明上網行為,日前中國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聯合開展未成年人網絡環境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旨在通過一系列行動,規范網絡環境。
一直以來,網絡欺凌者時常在網上發布傷害性或辱罵性語言,輕則導致被欺凌者不悅,重則可能會產生抑郁等情緒。
網絡欺凌已經發展到流行病的程度。根據聯合國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兒童表示曾在網上受過欺負。tietoEVRY則指出,超過35%的網絡欺凌受害者因此感到焦慮,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因為這種擔憂而失眠。
已故韓國女星崔雪莉便是網絡暴力言論的受害者。中國的一些明星也曾遭到網絡暴力,最終不得不關閉社交評論功能或者干脆退出社交平臺。
除了明星,普通網民也可能變成網絡暴力的受害者。2018年,安姓女醫生被兩個13歲男生摸臀部,后者不僅沒有道歉,反而對安醫生吐口水,隨后甚至在網絡上發布惡意剪輯視頻,傳播不實信息。最終,受害人不堪網友的言語攻擊,最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用戶群體呈現低齡化的特點,網絡語言暴力不僅會影響成年人,未成年人也可能變成受害者,且受到的傷害更大。
根據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42.3%的未成年網民遭遇過諷刺和謾罵。
除了國家部門采取強制行動外,科技公司也可以在這方面有所作為。例如有的社交平臺主動某些屏蔽敏感詞,對一些暴力語言采取限流處理等。
本期責編 | 盛靜
圖片 | 來源于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刪除
本公眾號推送文章均為學術交流使用。
若作者或版權機構存有異議,請及時聯系。
原標題:《應對網絡語言暴力出新招:芬蘭科技公司推出“禮貌體”字體庫》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