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她讓美國人重新認識宮保雞丁|過去一年離世的12位傳奇女性
原創 Faye編譯 加拿大和美國必讀

(從左到右:露西爾·布里奇斯、露絲·巴德·金斯堡、伊麗莎白·伍茲爾 圖源:NBC新聞)
2020年是動蕩的一年,在因新冠大流行而喪生的數十萬人中,許多著名的女性也在這場災難中因疾病或自然原因而去世,但她們留下了寶貴的永久遺產。
在新年即將來臨之際,NBC《了解您的價值》回顧了我們在2020年失去的12位有影響力,并在各自領域成績卓著的優秀女性。
這12名杰出的女性,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奮斗,在科學、政治、藝術等領域時常超越時代,引領潮流,她們不會被遺忘。
1、露絲·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最高法院大法官,享年87歲

(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巴德·金斯伯格于2019年12月16日在紐約市舉行的第四屆年度Berggruen獎慶祝晚會上,慶祝她成為2019年獲獎者。圖源:Eugene Gologursky / Getty Images for Berggruen Institute)
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這一生漫長的法律職業生涯,都在為女性和少數族裔而奮斗。
作為1956年就讀于哈佛法學院的九名女性之一,金斯伯格開創了歷史,發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本完全致力于女性權利的法律期刊。她曾在“美國公民自由聯盟”擔任律師,并在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擔任法官,在那里她一直為爭取墮胎權和性別平等而斗爭。
1993年,她被任命為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在那里她堅持做出公正的裁決,支持婦女權利、平權行動、投票權等等。經過與癌癥的長期斗爭,她于2020年9月去世。
金斯伯格大法官的逝世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影響。共和黨很快任命了一位新法官來填補她的席位,使最高法院法官陣容更傾向于保守派。
2.凱瑟琳·約翰遜(Katherine Johnson),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數學家,享年101歲

(凱瑟琳·約翰遜在2017年2月26日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圖源:Patrick Wymore / ABC via Getty Images file)
20世紀50年代,數學家凱瑟琳·約翰遜(Katherine Johnson)成為最早為NASA工作的黑人女性之一。她是一位珍貴且頗有社會影響力的數學家。她的貢獻使阿波羅登月(Apollo Moon)登陸和后續任務取得了巨大成功。
約翰遜一直在NASA工作直到1986年,她還鼓勵年輕女性從事與理工科(STEM)相關的職業。
2015年,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授予凱瑟琳“總統自由勛章”。
著名女演員塔拉吉·亨森(Taraji P. Henson)曾在2016年的傳記電影《隱藏的人物》中飾演她的角色。約翰遜于2020年2月去世,享年101歲。
3.海倫·雷迪(Helen Reddy),國際歌星,現年78歲

(雷迪2017年5月24日在洛杉磯羅伊斯音樂廳表演。圖源:Allen Berezovsky / Getty Images file)
海倫·雷迪(Helen Reddy)出生于墨爾本的一個演藝家庭,四歲就開始登臺,后來轉而前往美國發展,1968年在洛杉磯發布首張單曲《One Way Ticket》,1971年被國會唱片簽下。她在1970年代成為國際歌星,她共有15首單曲登上告示牌百強單曲榜前40名,其中6首進入前十名,3首奪冠。
雷迪以演唱1972年排行榜榜首《我是女人》(I Am Woman)而聞名,這在當時是罕見的賦予女性權力的歌曲。雷迪因這首歌獲得了格萊美獎,并且在獲獎致辭中她將上帝稱為“她”。
雷迪是第一位登上美國音樂排行榜的澳大利亞歌手。她的歌曲中有15首進入Billboard Hot 100,但沒有一部像《我是女人》(I Am Woman)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從電視廣告到奧斯卡舞臺,無處不在。
雷迪于2020年9月因艾迪生病和癡呆癥去世。
4.露西爾·布里奇斯(Lucille Bridges),反種族隔離標桿,享年86

(露西爾·布里奇斯看著1964年諾曼·羅克韋爾的原始畫作,《我們共同生活的問題》畫中的小女孩是她的女兒魯比,這幅畫位于休斯頓美術博物館內。圖源:Steve Ueckert / AP file)
在20世紀60年代,一個名叫魯比·布里奇斯的6歲女孩,成為路易斯安那州第一個在全白人小學就讀的黑人學生。該州曾根據“布朗案”裁決對教育委員會的規定,被迫將黑人和白人學生進行整合,但許多白人非常抗拒。
(編者注:布朗案全稱為“布朗訴托皮卡教育局案”。這一案件是美國歷史上非常重要、具有指導意義的訴訟案。1954年5月17日美國最高法院做出判決:種族隔離本質上就是一種不平等,“黑人與白人學童不得進入同一所學校就讀”的種族隔離法律,剝奪了黑人學童的入學權利而違反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所保障的平等權,是違憲的。因為這一判決的緣故,終止了美國社會中存在已久白人和黑人必須分別就讀不同公立學校的種族隔離現象。)
年幼的魯比遇到了敵視、種族主義和暴力,她被護送上學的一幕后來被諾曼·洛克威爾記錄在一幅畫中作為紀念。
魯比至今還活著,但她的母親露西爾·布里奇斯于2020年11月因癌癥去世。據NPR稱,露西爾堅持將魯比送到全白人學校,以便她可以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這家人成為反種族隔離運動和公民權利的象征。
5.羅伯塔·麥凱恩(Roberta McCain),政治名流,享年108歲

(前美國參議員約翰·麥凱恩的母親羅伯塔·麥凱恩。圖源:Stan Honda / AFP via Getty Images file)
羅伯塔在其兒子約翰·麥凱恩( John S. McCain III)去世2年后,她于2020年10月份去世,享年108歲。
羅伯塔是一位石油女繼承人,她為丈夫和兒子的海軍生涯感到自豪。她贊助了一艘海軍艦艇,并且是海軍妻子俱樂部的活躍成員。羅伯塔還在她位于國會山的家中接待了世界各地的領導人,給他們提供早餐和雞尾酒。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當羅伯塔的兒子在越南當了5年的戰俘時,她依然保持隱忍。當時,她還寫信給約翰遜總統,表示支持他的戰爭政策。
6.江孫蕓(Cecilia Chiang),中國美食先驅,享年100歲

(2014年2月23日,江孫蕓出席邁阿密海灘舉行的美食節。圖源:Frazer Harrison / Getty Images )
美國人熱愛中國菜已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這是江孫蕓從1960年代到2010年代中期漫長職業生涯中,徹底改變了游戲規則的成果。
顧客以前喜歡廉價的美式雜燴和炒面。但是在上海附近出生的江孫蕓向美國介紹了一種更高檔,更正宗的四川風格。江孫蕓在舊金山經營著文華大飯店,在那里她為街區周圍排成一排的人群提供“新”菜肴,例如宮保雞丁和熏茶鴨。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江孫蕓在比佛利山莊開設第二家餐廳并成為90多歲的餐廳顧問時,美食評論家稱贊她以與朱莉婭·柴爾德(Julia Child)推廣法國美食相同的方式,推廣了地道的中國美食。
江孫蕓于2020年10月去世,享年100歲。
7.Mary Fowkes(瑪麗·福克斯)博士,參與新冠病毒研究的神經病理學家,享年66歲

(瑪麗·福克斯博士 圖源:via Mount Sinai Hospital)
在新冠大流行初期,醫生們爭先恐后地尋求答案,盡管神經病病理學家瑪麗·福克斯(Mary Fowkes)處于弱勢年齡組,卻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進行了尸檢。
福克斯獲得了一個重要發現,即新冠病毒會在人的大腦、肺、心臟和肝臟中產生血栓。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這一發現導致血液稀釋劑被廣泛用于治療新冠患者,從而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狀況。
福克斯博士于2020年11月死于心臟病。
8.米奇·賴特(Mickey Wright),傳奇高爾夫球手,享年85歲

(圖源:AP file)
圖片中是米奇·賴特于1964年7月13日在加利福尼亞州丘拉維斯塔的圣地亞哥鄉村俱樂部(San Diego Country Club)舉行的18洞季后賽中,以72:70擊敗露絲·杰森(Ruth Jessen),獲得了她的第四次美國公開賽女子高爾夫冠軍獎杯的場景。
從某些方面來看,米奇·賴特(Mickey Wright)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女子高爾夫球手,是贏得四連冠重大賽事的,僅有的四名高爾夫球手之一。賴特的職業生涯在1960年代初期達到巔峰,以其創紀錄的揮桿動作而聞名。
1976年,她被選入世界高爾夫名人堂。步入老年后,賴特一直過著安靜的退休生活,并于2020年2月因心臟病發作去世。
9.伊麗莎白·伍爾茨(Elizabeth Wurtzel),《百憂解》的作者,享年52歲

(伍爾茨2000年拍的宣傳海報 Neville Elder / Corbis via Getty Images)
1994年,伊麗莎白·伍爾茨(Elizabeth Wurtzel)的回憶錄《百憂解》成為全國暢銷書。這本書用非典型的抑郁癥來記錄伍爾茨的生活,后來改編成由克里斯蒂娜·里奇(Christina Ricci)主演的電影。
后來伍爾茨又寫了四本書,記錄了她從青年時代患有精神疾病、隨意性行為和藥物濫用的經歷。她在2015年宣布患有乳腺癌,并公開談論了她的雙乳切除術。
今年1月份伍爾茨因病去世,享年52歲。
10. B. Smith(B.史密斯),餐廳老板兼模特兒,享年70歲

(B.史密斯 圖源:Anthony Barboza / Getty Images file)
B.史密斯是1976年首位登上《 Mademoiselle》雜志封面的黑人模特。她還是百老匯和影視女演員,出演過《羅杰斯的鄰居》和《少女巫婆薩布麗娜》。
但是史密斯最偉大的遺產可以說是她的餐館。史密斯從1980年代到2010中期,一直在紐約,長島和華盛頓特區擁有廣受南方啟發的知名餐廳。史密斯撰寫食譜和設計裝飾,成為第一個在Bed, Bath & Beyond推出家居產品系列的黑人女性。
史密斯于2020年2月份死于阿爾茨海默癥,之前她在2016年的著作《在我忘了之前》中寫下了自己的患病歷程。
11、羅莎琳德·沃爾特(Rosalind Walter),最初的“鉚釘羅西”,享年95

(羅莎琳德·沃爾特于2015年6月9日在紐約參加“WNET年度晚會”。圖源:Dave Kotinsky / Getty Images file)
鮮為人知的事實是,“Rosie the Riveter”圖標是基于一系列真實人物的。該系列的第一位是一位名叫羅莎琳德·沃爾特(Rosalind Walter)的長島婦女,她于2020年3月去世,享年95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沃爾特是許多從事工廠工作的婦女之一,通常只為男性工作。沃爾特在康涅狄格州從事夜班飛機的制造,當時當地一家報紙寫了一篇有關她的努力鼓舞人心的故事。
據《紐約時報》報道,這篇文章激發了音樂家雷德·埃文斯(Redd Evans)和約翰·雅各布·洛布(John Jacob Loeb)創作了一首名為“鉚釘玫瑰”的歌曲。這樣一位神話般的人物就誕生,雖然后來其他婦女也爭相模仿身披頭巾的羅茜。
出身富裕家庭的沃爾特,晚年時期她是PBS網絡的主要貢獻者。
12.瑪麗·希金斯·克拉克(Mary Higgins Clark),懸疑作家,現年92歲

(圖源:NBC新聞視頻截圖)
根據她的出版商西蒙和舒斯特(Simon&Schuster)的說法,極其多產的瑪麗·希金斯·克拉克一生中創作了56部懸疑小說,而且這些小說都是暢銷書。她在美國發行了超過1億冊的書籍,她的忠實粉絲群稱她為“懸疑女王”。
克拉克在40多歲的時候開始寫作,1975年出版了她的處女作《孩子們在哪里?》。她的最后一本書《親吻女孩,讓她們哭泣》于2019年出版。克拉克在2020年1月自然去世,享年92歲。
原標題:《她讓美國人重新認識宮保雞丁|過去一年離世的12位傳奇女性》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