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0年最火的9句臺詞
原創 洞見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

再看,已是戲中人。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別人的故事里,流著自己的淚。
有時候,電視劇中,一幀幀都是現實的影子,一句句道著人生的滋味。
不知不覺,2020年即將過去。
這一年,陪伴你的電視劇里,是否有一句臺詞,深深的戳中了你的心?

“我從來沒有容易過。”
——《我是余歡水》
《我是余歡水》,是一部中年男人的記實錄:
余歡水在家忘給兒子買牛奶,遭到老婆一頓奚落。
電梯里被狗尿褲子,只得夾著尾巴做人。
職場上業績不達標,不得不乞求曾經的徒弟……
憋屈的像極了段子: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
但是,你可以往死里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車有娃的那些。
中年人的揪心,不是被疾風驟雨的苦難嚇趴后的捶胸頓足,而是一種鈍刀鋸肉的慢慢煎熬。
就像壓抑到極點的余歡水,只喃喃吐出一句:“我從來沒有容易過。”
他們無人訴說,無人理解,只好獨自苦咽。
如果可以,請抱抱身邊那個中年男人吧。
他們用余生的隱忍和無奈,去換取生活的一點安穩,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愛的人獲得長久的幸福。

“你可以選擇相信童話。”
——《隱秘的角落》
看《隱秘的角落》,你會看到暴露無遺的人性。
數學老師張東升,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欲罷不能。
人人都唾棄張東升,然而,欲望和利益面前,無數人又成為了張東升。
一如朱朝陽——某種程度上他們是同一種人,面對生活的惡意,便還以更大的惡意。
薩特說:我,選出了我自己。
一個人成為什么樣的人,是因為他選擇了怎樣的路。
有人凝視深淵,在欲望中沉淪,于是深淵將回以凝視。
有人心懷善意,在荊棘中穿行,即使被刺傷也不改初心。
陽光照耀下,終歸還是有陰暗的角落。
但心若向陽,這個世界還是良善更多。
正如故事的最后,張東升后悔于選擇了如此泥濘般的人生。
可他忘了,他本可以相信童話。

“現在眼前的一切,
不過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的故事里,總有人為年齡焦慮不已。
王漫妮在大城市的漂泊無常中煎熬。
鐘曉芹掙扎于死水般的婚姻生活。
看似完美無缺的顧佳,背后的生活也在無聲無息崩塌。
她們的不幸,始于30歲。
可將對年齡的焦慮,轉換成的重新生活的動力后,所有幸運,又同樣始于30歲。
輸到無路可退,三姐妹放下了束縛,學會了向前看。
此時,一切都迎來了最好的安排。
故事結局,有人收獲了事業、有人收獲了起死回生的愛情、有人收獲了自己……
其實,生活從不以歲月為劃分。
所謂年齡帶來的最大危機,是固步自封。
你會一直活在別人的期待里,按部就班,一步都不敢錯。
顧佳說:唯一不擔心后路的方式,就是把前路走的更長。
人若能不斷尋找新的機會,擁抱新的可能,就能給余生真正的安全感。
未來,美好才會如期而至。

“試錯了是青春,
試對了是長大。”
——《二十不惑》
與其說,《二十不惑》在講述青春,不如說,它在教我們成長。
年少時,每個人都向往光芒萬丈、直掛云帆。
待少年被時間推著長大,才發現:讓人堅強的都是痛苦,使人成長的都是經歷。
不是因為擁有了才付出,而是因為付出了才擁有。
不是因為突破了才挑戰,而是因為挑戰了才突破。
不是因為成功了才成長,而是因為成長了才成功。
我們用大把時間試錯,卻在幾個瞬間成長。
試對了,是福氣,試錯了,也是一種經歷。
王小波說:生活就是一個不斷受錘的過程。
長大很容易,成熟卻難。不犯過幾個錯,怎敢說自己經歷過?

“分離,才是人生的常態。”
——《以家人之名》
看《以家人之名》,最感動的,是沒有血緣關系的三兄妹,如家人般親密。
最感慨的,卻是身邊人一個個離開后,尖尖的那句:“分離,才是人生的常態。”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答:人和人之間是怎么疏遠的?
高贊答案道:
“時隔多年后,你和兒時的發小再次見面。
你們像從前那樣,坐在一起吃飯喝酒,卻明顯感覺彼此發生了改變。
你跟他抱怨最近的工作,他向你介紹新認識的朋友。
聊了一會兒,尷尬地發現,你們已經是兩條路上的人。
玩笑不敢開太過,心不能再貼著,很多話不再能講出口。
你們無事發生,并沒有矛盾或爭執。
只是曾經那些積極的、熱烈的共振消失了。 ”
長大,就是一個失去的過程。
生命里,每個人都是短暫的路過,我們亦是別人的過客。
沒有人注定陪你走到最后,那些失望難過,那些迷茫無助的路,都只能自己一個人扛過去。
如果朋友注定分離,那么請頭也不回的走下去。
那些離去的,都是風景,留下的,才是人生。

“人啊,
這輩子犯的最大的錯,
就是因為忍不住,
舍不得,
和放不下。”
——《安家》
第二次看《安家》,才明白,這是一個自我治愈的故事。
因為和父親決裂,徐姑姑無比渴望家庭生活的煙火氣。
因為母親的壓榨,房似錦玩命工作,只為變得強大更有底氣。
他們奔走在填補內心空缺的路上,卻過不好自己的生活,直到和過往和解。
正如徐姑姑說:“人所期待的無非兩種,沒得到和已失去。”
每個用力過猛的人,或許都是在舔舐曾經的傷口,卻無法解救自己。
白落梅說:“人生一局棋,關于輸贏,我們總是無能為力。迷惘之時,多半在局內,當你了悟時,人已在局外。”
一生中,注定會有一些東西得不到,一些事無能為力。
執念于失去的,沉溺于不可得,其實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和自己過不去。
那些生命中無能為力的事,適時放下,才是最好的修行。

“你這一輩子,
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
——《摩天大樓》
《摩天大樓》里,眾生百態。
但迷霧散去,這其實是一群陌生人相互取暖,用生命守護他人的故事。
只留下一個直擊人心的叩問:你這輩子,會不會為別人拼命?
回到現實,一棟名為“生活”的摩天大樓里,無數人已用行動做出了回答。
火勢熊熊,消防員逆流而行;
疫情時期,醫護人員堅守一線;
社會維穩,軍人警察冒死救護……
這個世上,總有人,把別人看得比自己重要。
所以甘愿用自己的熱血,去澆筑他人的溫暖。
世態炎涼,經受了生活的滄桑后,唯有情,可暖人間。
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勇氣,在這個冷漠的世上,深情的活著。

“人生就是要有希望的,
管他是做工人還是做神仙。”
——《做工的人》
《做工的人》的故事,就像這句臺詞。
生活窘迫的工人,活出了最可愛的模樣。
每天下班后,免不了聚一起喝杯小酒;
在工地里挖出一條小魚,也樂呵呵的養在浴缸;
做工的人,有夢,有希望,深夜飲酒,杯子碰一起,都是對未來期待的聲響……
那些生活在陰溝里人,總不忘抬頭仰望星空。
我曾走過收工后的工地,卸下一整天疲憊后,一個工人在回家的路上快樂的手舞足蹈;


但故事里的人,從未放棄過努力的生活……
成年人的生活,沒有容易二字。
過好每一天,就是對無奈人生的最好報復。
尼采說:一個人知道了自己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不管是做工人還是做神仙,懷著希望,走下去就對了。

“人生就像一盤棋,
愿為兵卒,
行動雖慢,
絕不后退。”
——《如果歲月可回頭》
豆瓣上,有人問:假如時間可以倒退,你最想挽回過去的什么?
下面回答諸多,皆是人們的半生故事。
戳中人心的,卻是這樣一段話:
這么多年,我一直在學習一件事情,就是不回頭。
只為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后悔,不為自己做過的事情后悔。
人生每一步行來,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
可這世上的蕓蕓眾生,誰又不是這樣呢?
《如果歲月可回頭》里,生活失意的大學老師藍天愚,灑脫的留下一句:
“人生就像一盤棋,愿為兵卒,行動雖慢,絕不后退。”
人生這條單行道,從無撤退可言。
往前走,更好的風景不止一處,更值得奮斗的事就在不遠處。
聰明人自然明白,當下的停留,不過是對未來的辜負。
▽
有人說:“人這輩子,最怕突然聽懂一句話。”
我想,那是因為曾經的觀眾,已經成為了戲中人。
真正教會我們生活的,不是一部劇,而是生活本身。
但希望,你一路向前,千帆歷盡之后,所收獲的是更寬廣的人生。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原標題:《2020年最火的9句臺詞:人這輩子,最怕突然聽懂一句話》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