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凹凸世界手游注冊用戶一千萬,七創社是如何運營這個IP的?
本文章由三文娛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原創動畫IP“凹凸世界”的角色經濟與粉絲運營。
在上周舉行的B站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七創社的新品《貓靈相冊》與其他12款新作同場亮相。
作為國內少數獨立堅持原創IP內容的公司,七創社在ACGN領域走出了一條新路。
最近,我們和七創社的相關負責人聊了聊,談到七創社要成為“ACGN全產業鏈公司”的目標,以及“凹凸世界”背后的粉絲運營、衍生品業務、跨界授權、內容持續開發等IP運營細節。
一直以來,國內以動畫內容為核心的產業模式并不成熟。其中最大問題,就是商業化變現方式單一。
做原創動畫番劇,版權采購換回的收入可能只是動畫成本的50%,甚至更少。即使是分成模式在國內視頻平臺普及、付費先看模式開始被視頻用戶接受的當下,動畫公司的原創項目也多是播了第一季,自有資金難以支撐第二季的開發。靠動畫內容本身盈利不太現實,如果不尋求視頻平臺的庇佑,原創動畫公司從衍生品和游戲等方面體系化打造IP就顯得格外重要。這條路,并不好走。
七創社算是國內在這條路上,走得比較順利的公司——游戲、周邊商品等衍生業務,都在源源不斷地產生利潤。

粉絲和角色間的“羈絆”
“凹凸世界”是七創社原創動畫IP,第一季在2016年6月28日正式開播,第三季在今年6月份完結,動畫全網總播放量近7億次。第四季預計將在2021年開播,在這個過程中,《凹凸世界》的電子漫畫、衍生品開發、跨界聯名授權、游戲產品等陸續立項開發并上線運營。
在七創社看來,如果潮流玩具會因為萌、可愛、好看、好玩……吸引消費者買單,那動畫IP衍生品的消費動機,只會有一個原因——粉絲喜歡。喜歡這部作品,喜歡動畫里的角色。
這一點,從“凹凸世界”在B站的同人作品、LOFTER的話題參與量、抖音的話題播放量中可以找到佐證。

“凹凸世界”在LOFTER的話題有56.6萬人參與,話題瀏覽量達到了21.2億次。粉絲把自己創作的同人作品發布在話題下,和其他粉絲互動。這些同人作品,包括條漫、手繪圖等。熱度過萬、評論上百的帖子眾多。

LOFTER“凹凸世界”話題熱帖
在抖音,“凹凸世界”相關話題總播放量突破了27億;在B站同人創作也不可小覷,“凹凸世界”標簽的視頻播放量超100萬的有17條,播放量超13萬的有980條,粉絲參與度極高。


鼓勵同人創作
在動畫開播的前4年,也就是2012年,《凹凸世界》主要角色的人物設定圖就出現在了網上。同年10月,官方成立的貼吧“7doc”里,已經有大量《凹凸世界》的同人創作。2016年10月,動畫第一季播出后不久,七創社就在B站投稿了名為《凹凸世界MMD(模型全公開,一起來調教!)》的視頻,鼓勵粉絲去官方網站下載角色模型進行二次創作。
原創動畫《凹凸世界》第一季之所以能大火,與七創社鼓勵同人創作分不開:
動畫開播之前,《凹凸世界》的角色人設已經為這個IP贏得了一批粉絲。先火起來的人設和同人創作帶來的討論度,能直接提高原創動畫開播的關注度。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角色具有一切商品所具有的基本屬性( 即價值和使用價值) 。幾十年前,日本動漫業就發現,單純靠制作“動漫故事”及銷售所帶來的收入,遠不能支撐動漫業的發展需求。如何拉長其產業鏈條來獲得利潤?他們的解決方案,是“角色經濟”。
雖然2018年日本動畫商品化市場繼續走低,創11年內新低,但角色商品零售市場規模也有千億元人民幣(1萬億5330億日元)。

同人創作能提高動畫的熱度,體現出動畫的受歡迎程度,也能不斷地提升動畫及動畫角色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喜歡、認同、陪伴,這三點是二次元核心粉絲共性。購買動畫IP衍生品,通過付費為這部作品“打Call”,都是他們陪伴行為的一種表現。
所以,2017年下旬,動畫的第二季開播之前,七創社就開始在摩點眾籌嘗試驗證衍生品業務開發的價值。而這個項目開啟的核心原因,是“粉絲喊你出周邊了”。
始于粉絲的消費需求,這個眾籌項目給了七創社一個驚喜。
2017年10月30日,“《凹凸世界》感謝祭——周邊制作計劃開啟”這個眾籌項目,最終以13554人參與,3154943.9元眾籌金額,超1577.47%的完成率,完成眾籌。

在2017年,300萬元幾乎是一季優質原創動畫番劇的平臺采購支付版權費總和了,與之相對應,動畫劇集一個衍生品眾籌項目金額超過300萬元,也極為罕見。
正是這次眾籌,堅定了七創社要加大衍生品開發的信心。不久后,七創社天貓旗艦店開業了;2018年,七創社在距公司上海辦公室5公里的地方,租了一個倉庫收發衍生商品。
截至目前,官方周邊產品已涵蓋超過140個SPU,累計932個SKU。七創社也在公司內部,組建了設計團隊,由專人對接工廠生產,為產品品控打下了基礎。

唷!茶打造顛覆式IP玩法與熱門國創IP凹凸世界跨界合作
正是三年來,公司在衍生品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端的沉淀,“凹凸世界”IP內容的不斷更新,以及公司對同人創作做的服務支撐,才促成了今年下半年七創社衍生品銷售收入的增長。以“凹凸世界”為核心的衍生品銷售已經成為七創社的一條核心業務線。

要做“ACGN全產業鏈公司”
IP的積累是一個長期蓄力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每年一部番劇,一款手游。”對于“凹凸世界”這個IP的內容開發,七創社內部有著這樣一個計劃。而不管有無內容更新,IP相關的衍生品銷售,跨界聯動都在繼續推進。疫情過去后,每個月一次的粉絲見面會繼續。七創社的總部在上海,一樓是留給粉絲的活動區域。除了為玩家提供的游戲機等娛樂設施,還有拍照打卡的人形立牌、簽名墻,衍生品陳列柜等等。

一樓粉絲活動區域,粉絲正在涂鴉墻上留言
七創社認為,配合內容更新,線上和線下的內容和粉絲運營、衍生品銷售,能讓已經4歲的“凹凸世界”IP持續為公司創造價值,然后再持續反哺到更多差異化的原創項目中。
對于差異化,七創社給出的解釋非常明確——市場上沒有的,讓人眼前一亮的。
七創社說,未來,公司還將持續驗證ACGN產業模式,以動畫內容為基礎,做影視化、游戲化內容開發,輔以衍生品銷售和IP授權等多元化收益。這就是七創社一直致力于打造的,完整的產業鏈的一部分——內容衍生一體化與上下游聯合,把握時機、布局、迭代。
簡單來說,就是“ACGN全產業鏈公司”。要成為這樣的公司很難。這個標簽所涵蓋的公司業務,不僅僅是IP孵化(原創動畫、漫畫內容、手游),衍生開發(基于IP的衍生品的設計開發和銷售),線上線下模式運營,還要建立自有的變現渠道。
但如果做成了,公司就會進入一個良性的產業閉環。萬代南夢宮集團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
對七創社來說,在公司內部組建游戲研發、發行團隊是必須要做的事,成立五年,公司已在ACGN領域搭建完整的電子出版物矩陣(動畫、漫畫、游戲、大電影(籌備)等),穩健釋放產能。從動畫,漫畫,衍生品,游戲,跨界授權……在“凹凸世界”這個IP,驗證了七創社自建內容打通 ACGN 產業的模式,形成IP 授權、衍生品設計并銷售、品牌跨界聯動、大電影項目一體發展的模式。
回顧走過的這些年,七創社很慶幸一直堅持做精品原創、重粉絲運營這件事。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這個創業理念,已經滲透到公司內部。
“先是有能力的人,喜歡自己做的事,再對其投入絕對的熱情。這樣,做出來的產品才有靈氣,能打動人。”七創社告訴三文娛,現在,公司團隊的平均年齡在25歲上下。
永遠保持年輕、活力和激情,打造青少年的新文化符號和娛樂品牌。七創社的這個目標,正是萬代南夢宮的企業理念、文化建設以及集團的核心優勢 —— IP軸戰略,鼓勵員工將興趣變成熱愛,一起傳遞“夢想、娛樂、感動”。
IP軸戰略,就是圍繞IP開展的各種業務,包括游戲、周邊產品授權、玩具模型、電影等。而這,正是七創社在努力的方向。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